关注学生主体 引导自主学习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可见,作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必须遵循这一“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一、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亲自实践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徒劳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来体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和教师沟通,在教师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魏书生曾说过:“民主是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自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只有平等的进行教学,我们才会发现教学中的失误,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多商量商量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教学方法,多让他们提一提意见,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大胆质疑,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在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切忌动不动就训斥、挖苦、打击。在与他们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知”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条件,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适宜“气候”和“土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成为
  学生积极自主探求、自由发挥个性的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柱。
  
  二、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建构和优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合作学习使教学各要素之间组织结构更合理,如教师权威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不再看学生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争辩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特别要鼓励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合作交流。同时在合作交流中,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出和帮助。
  但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合作的目的不仅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而且在解决问题中要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走向社会,与别人合作,这样的个性有很多独立的成分。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而且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若在教学中一味的合作,不讲原则地过多地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另外要注意,交流的问题要有价值,时间要到位,思维的火花要点燃,次数要适当,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三、激发学生质疑,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敢问、好问、善问的习惯。在教学中注意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大胆发问,独立思考的能力。我采用了选评“问题专家”的奖励办法,让学生学会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一种事物、一个道理。教师应以学生为友,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意见,创设能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乐趣。
  在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解疑,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人人解疑”的欲望。当然,学生的提问难免是五花八门的,我们教师切不可用简单粗暴的话来扼杀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如“你提的这个问题连小学生也懂了,你还不懂!”、“这个问题刚才有人解答了,你怎么没听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从中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投以赞扬的目光、热情的鼓励,同时,要耐心细致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明白应该怎样提问题,提些什么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城县临城镇中学)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和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掘教材的心理教育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抓住课堂上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使英语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阵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里说的语感,就是通过朗读获得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一般来说也是强的,特别是凡朗读正确流畅的,其作文语句一般也是通顺,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改变知识结构,要求教师改变能力结构,要求教师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要能够合作,要善于综合,要努力开发,要乐于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 要求    河北省将在今年的秋季对高中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怎样应对从内容到形式、从表面到实质的改变,尽早的适应新的教学并尽快进入角色,笔者在此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认识,
期刊
本期,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笔者作为数学组评委之一,听完这些课后,感觉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课堂答问时,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或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或缄默不语,沉默是金;或不善加引导,拨云解惑;或喝彩连天,掌声雷动,捧杀学生;或扼杀创新,排除“另类”。对此,我想就学生课堂答问的处理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正确描述思维过
期刊
课程的实施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新变化,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相应的转变。     一、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新课程强调,教学与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离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现代教师应由居高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是认识能力的总体,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其核心是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是那些不直接参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以及强化作用的心理素质,是促进人追求知识、献身事业和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外部动力,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一、适时调控学生情感,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是
期刊
洪仁玕是太平军中唯一一位受过洗礼的基督教徒。他初次接触基督教是源于洪秀全。洪仁玕是拜上帝教的首批信徒。一八四三年七月七日,洪秀全把洪仁玕召到冯云山课徒的学塾中,对他们讲述了自己从一部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中领悟的道理。洪仁玕“如梦初觉,如醉初醒”,感动得热泪纵横。他与冯云山一起表示皈依上帝,当场接受了洪秀全施行的洗礼。如果说这是洪仁玕间接接受基督教教义的话,那么一八四七年三月,洪仁玕随同洪秀全到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有的学生底子差,不想学,不会学,可在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下又不得不学,这种长期的压抑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又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结果形成教师天天教,学生不爱学、不会学,教学质量上不去不说,也使很多教师感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教育旗帜。积极主动、科学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教育界人士的神圣使命,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初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认知、智力、意志、道德等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各方面都不成熟,需要成人的疏导和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而这时因学习的压力,大
期刊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学会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小朋友们认识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