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绘本在小学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绘本对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透过绘本丰富的插图及故事情节能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意义。同时,绘本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知识,还能为学生提供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和丰富的词汇,协助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绘本的选择要基于教学内容,不可喧宾夺主


  英语绘本资源很多,来源于书籍或网络,也有自编的。在选择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易于理解的绘本。绘本运用于课堂还要考虑是否能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难点,要有针对性地使用。因此,在进行语音教学时,教师可先制定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如,(1)能掌握i-e的发音规则,即i-e在单词中发长音[ai]。(2)能读出符合i-e发音规则的单词。然后,教师在教学拓展环节时,可选择以i-e单词为主,创编而成的英文小故事。这样,在教学中又增加了一项学习策略目标,即初步感知、体验含i-e单词的英语绘本阅读。如下图。

二、绘本阅读步骤的设计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有序组织


  英语绘本阅读的步骤具体应依据课型和教学目标而定。小学英语语音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对此我设计了如下阅读步骤。(1)“Read the story and underline the words you can’t read or understand.”自己拼读故事,画出不懂或不会的地方,训练拼读能力,在随后的教学中解决拼读中存在的问题。(2)“Listen to the story and try to deal with your problems.”听故事,对照检验自己的拼读能力,试着解决自己在拼读过程中的问题。(3)“Read in a group and help each other to read well.”四人一组拼读故事,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在训练拼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全局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通过展示环节,各组拼读的积极性较高,同时各小组能真正帮助组内拼读有困难的学生,训练效果较好。这样的阅读步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拼读能力,而且帮助他们初步感知和領略了绘本阅读的技巧。

三、挖掘英语绘本深层次的寓意和内涵,为教育教学助力


  优秀的绘本应兼具趣味性和深远的寓意,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和意境能增进学生的英语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觉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课程设计的难点,尤其是语音课,这种教学内容本身就没有什么“人情味”。而绘本教学在语音课中的补充、实践就能很好地渗透其本身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即使教师挖掘、引导的时机不太能生成课堂的亮点,但至少能让学生从阅读理解中感受到绘本深层次的寓意和内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尝试,继续实践、探索,深度挖掘绘本中的深层寓意和内涵。
  总之,在运用英语绘本进行小学英语语音课教学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岳 舒)
其他文献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让学生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诵读就像丝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增强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今,诵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被置于重要地位,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德育,不仅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更是各学科都应当担负的重任。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也是如此。学习历史,除了以史为鉴,从中习得相关历史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能够在思想上,乃至人生价值观上得到一定的教育。因此,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就显得更有意义。一、借用相关历史歌曲,强化渗透爱国情感  历史上一些重大特定事件,往往都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虽然强调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前提是怎样通过对话来唤醒文本。如果不能达到有效唤醒文本的目的,即使有对话,也是学生单向的对话,没有情感交流,其效果必然差强人意。因此,阅读教学中,唤醒文本才是手段和目的。那么,如何通过唤醒文本彰显阅读对话的精彩呢?一、借助朗读,唤醒文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朗读是引导学生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现代高科技产品给幼儿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发现社会实践活动能带领幼儿走出家庭、学校,放下电子产品,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可以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一、更新活动组织形式  以往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最怕的就是幼儿乱跑。幼儿不能随便走随便看,抑制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大胆尝试改变活动组织形式。  1.小组外出
期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关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对此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流利”这两个要求,不难理解把握,但是“有感情”这个要求就很难准确把握和表达。由于小学生受生活阅历的影响,对某些课文中作者所隐藏的情感体悟没有那么深刻,从而导致朗读时感情欠缺,不到位,要么“唱读”,要么千“文”一“调”,要么拿腔拿调。这就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有
期刊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趣味的课堂,是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认知的课堂。而问题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那么,问题式教学应该怎样实施呢?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英语的学习,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探索式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呢?创设情境是重中之重。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去接触问题、发现问题
期刊
作业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师生在学习上的沟通“平台”。通过作业情况,教师能查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能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做出调整和回应。因此,将课堂教学和多元化的作业设计有机结合,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一、以“兴趣”激发情感,构建趣味型作业  缺乏兴趣作为内动力的作业形式阻碍了学生作业主动性的生成,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摒弃传统的机械的
期刊
课堂中的设问与理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设问是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基础,遴选教学重难点和关节点,设疑启思,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的反应、评价和处理。有效的课堂设问和理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有序有节、充满智慧。一、设问紧抓核心点,语言简练,指向明确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科学设问,首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
期刊
中学语文课堂的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结合课文设计的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的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因此,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创设生动而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好语文,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能力上迈出一大步。那么,怎样在中学语文课堂进行情境教学的设计呢?一、运用视听材料,创设教学情境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要注重教学互动,确立生本观念。教师要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应是师生自由和谐的互动,情感思维的碰撞与交融。只有师生平等团结,精诚合作,才能营造出别样的课堂。一、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可用直观、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知识的力量,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有目的的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