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kjhnng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临床常规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4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和HBeAg转阴率、Child-Pugh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年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HBV-DNA、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1例死亡。结论: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单用对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两药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decompensated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defovir and lamivudine i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 Methods: This study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 2011 February ~2012 year in July 90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underwent routine clinical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4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defovir dipivoxil, 45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adefovir and lamivudine, observa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ndices, serum HBV-DNA and HBeAg negative rate, Child-Pugh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after 1 year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ndexes were improved, the treatment group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P < 0.05); the serum HBV-DNA, HBeAg nega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HBeAg/ anti -HBeAg seroconvers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hild-Pugh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wo group patients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no death in 1 cases. Conclusion: adefovir Dipivoxil and Ramiv orders with have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on hepatitis and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with stronger two drug combination antiviral effec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high safety, which deserves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adefovir dipivoxil; Lamivudine;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hepatitis B; curative effect;
  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为核苷酸类代表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应用存在耐药和病毒变异以及停药后复发等问题,由此,本研究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療2011年2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45例患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于2011年2月~2012年7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均符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05版)中相关的诊断标准[1],Child-PughB、C级,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乏力、恶心、纳差、腹胀、双下肢浮肿、腹部膨隆以及脱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门脉高压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7.6±5.5岁;治疗组45例中男34例,女性11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8.7±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且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HBeAg和HBsAg阳性;Child-Pugh评分≥7分;HBV-DNA定量≥100copies/ml;依从性较高[2]。
  1.2.2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类型感染;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胆汁淤积和酒精性肝硬化等肝病;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20%或TBIL>171umol/L;近期应用过抗病毒药物。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胸腺肽、谷胱甘肽、人血白蛋白、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常规的保肝、调节免疫、抗纤维化以及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10mg/d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100mg/d拉米夫定,持续用药1年。
  1.4 观察指标
  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TBIL、ALB)、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血清学指标(HBV-DNA、HBeAg转阴率和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详见表1。
  2.2 血清学指标分析
  治疗组血清HBV-DNA、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和Child-Pugh评分改善情况分析( )
  2.3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1例死亡,安全性高。
  3 讨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为肝炎终末期,并发症多,如果早期未应用抗病毒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约为14%,其中大部分患者HBV处于高复制状态并伴有肝细胞炎症坏死[3]。有专家指出为了抑制HBV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和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要早期给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HBV-DNA阳性、ALT升高等临床指标均提倡采用抗病毒治疗,且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HBV复制,进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达到延缓或者减少肝移植的需求,也是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4]。
  有临床研究报道[5]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但是干扰素治疗HBV感染疗效不佳,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使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等5中药物,在确定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药,同时还要考虑到循证医学、经济因素、安全性等。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类似于安慰剂,长期用药则会耐药或者病毒变异,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阿德福韦酯对病毒的变异株具有抑制加强作用,可普遍应用于对拉米夫定耐药或者不敏感患者[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HBV-DNA、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評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1例死亡。
  综上所述,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单用对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两药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莫国生,吴子龙,张金龙等.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1年的疗效评价[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2):129-131.
  [2] 贾红宇,卢微,郑临等.拉米夫定单药及其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84-87.
  [3] 张礼周,孙廷强,闫杰等.拉米夫定和(或)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3年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06(3):231-234.
  [4] 宋伟泉,徐尧江,张要栋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二年疗效比较[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05(3):137-141.
  [5] 王郁杰,秦宝山,王志凌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J].重庆医学,2013,42(18):2137-2138.
  [6] 李宏文,徐玉琴.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硬度指标的影响[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05(3):165-16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对西药药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其应用合理性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实施管理后的1200张西药药剂处方,另外选取同期实施管理前的1200张西药药剂处方,对其管理前后的西药用药合理性对比。结果:和管理前相比,管理后西药药剂处方临床应用合理性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有效管理,对于西药药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性以及提高临床用
期刊
摘 要:目的:对非洲疟疾患者血液指标进行检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入住非洲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医院接受检查的非洲疟疾患者50例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RBC、WBC 、Hb、RDW 、PLT和TCH血液指标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BC、HB和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期刊
摘 要:目的:比较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为22例,治愈率为73.3%,对照组患者治愈为11例,治愈率为36
期刊
摘 要:目的: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探讨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唇裂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全部患儿术前肌注阿托品,入室后肌注氯胺酮5mg/kg,开放静脉通路,常规行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呼气末CO2浓度(PETCO2)监测。术中吸入1%~3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氢氯噻嗪和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与危害性,强化疾病宣传教育,提高疾病控制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脂代谢、微血管损害程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DM+HP患者的体重指数为(26.35±3.49)kg/m2,显著大于DM组(P<0.01);DM+HP患者的血压(158.73±17.24)/(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TBL(Team Based Leaning,即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育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1班的45名同学开展TBL教学模式,将其视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同年级2012级2班的48名同学,予以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及理论考核的方式,比较两组不同模式教育下的教学效果。结果:①经自主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所实施的教学模式在巩固所学知识、理解知
期刊
摘 要: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I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谷胱甘肽、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及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r、BUN、UA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BUN、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单纯低温造成的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细胞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自2011-2014年,每年选取异常凝集标本随时进行实验,将其置于25℃的环境中进行加温处理,对比两种温度的检测结果,同时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保存实验结果,到2014年综合分析。结果:20例标本放置于15℃的室温环境中,均出现冷凝集现象;随后将其置于25℃的温水浴中加温10min后,冷凝集现象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增强CT和常规方法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检查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断,实验组采用增强CT诊断,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增强CT诊断效果理想,20例早期肺癌得到確诊,肺癌确诊率为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