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制订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诊除儿科和妇产科外的急诊死亡病例263例,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史及死亡的原因等。结果:263例急诊死亡病例中,男性186例,女性77例,男女比2.42:1;死亡前四位年龄段是:≥70岁81例、46-60岁70例、31-45岁50例、61-70岁48例;前四位死因依次:猝死、各种创伤、心血管疾病、肿瘤;前四位死因职业分别是退休人员、农民、技术及建筑人群。结论:加强老年慢性病的管理和对高危因素进行健康教育的宣教和干预,特别是男性的健康教育,完善及提高急救队伍的水平,有效地降低急诊死亡率。
关键词: 急诊 死亡病例 回顾性分析 临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及突发性事件引起的猝死、各种创伤等对人类的威胁已成为:“最常见、最广泛的社会性灾害”,如何有效地干预和救治,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死亡病例263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死亡病例263例,资料记录完整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6例,女性77例,平均年龄59.18±1.29岁。
1.2 方法: 收集263例死亡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诊断、既往病史、入院状况及救治时间和死亡原因等情况。应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学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应用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死亡病例的性别与年龄构成分布
263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86例,占70.7 %;女性77例,占29.3%,男女之比为2.42:1;年龄段的顺位前四位:≧70岁段患者(30.8%)、46-60岁(26.6%)、31-45岁段(19.0%)及61-70岁(18.3%);这四个年龄段共死亡249例(94.7%)。见表1:
2.2死亡病例的职业构成分布
263例死亡病例中职业顺位前四位:退休人员89例(33.8%);农民82例(31.2%);技术人员34例(12.9%);建筑工人33例(12.6%)。见表2:
自由职业:指商人\个体户\或以个人专长为职业的人群等
2.3死亡病例的原因构成分布:
263例急诊死亡病例原因分析: 猝死65例(24.7%)、各种创伤62例(23.6%)、心血管疾病49例(18.6%)、肿瘤29例(11.0%)、脑血管疾病28例(10.6%)、呼吸系统疾病18例(6.8%)、消化系统疾病6例(2.3%)、中毒6( 2.3%)。见表4
2.4院前及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死因的构成分布:
院前与急诊抢救室死亡原因有差异:院前死亡主要以猝死和各种外伤为主;急诊抢救室死亡主要是各种创伤、心脑血管疾病,见表4
3讨论
急诊死亡病例涵盖了各年龄阶段,≧70岁以上死亡总数81例,45-60岁段70例,31-45岁段50例;与兰天明等的报道不同(1)。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2.42:1);与目前医学报道一致。目前的文献暂未见死亡病例的职业分析,本次职业分析显示:退休人员89例、农民82例、技术人员34例、建筑工人33例。综合提示各年龄阶层都存在高危因素,老年人及中青年的死亡占比例大,老年患者大多有慢性病的基础,中青年非正常死亡也不容忽视,提示社会加强规范的老年慢性病的管理,建立绿色通道积极控制原发病,降低病死率。农民、技术及建筑人员,他们往往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机会较少,并且生存的压力比较大,环境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社会应给与正确的心理指导,密切关注他们工作、生活环境的状态值,特别是男性目前仍然是社会和家庭的主体,承担的压力和风险更大,所以社会应高度重视医疗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加强普及医学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和意外的知识,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水平。
从急诊死亡病因谱来看,猝死为第一位,创伤致死率也较高,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从死亡的地点来看,院前死亡猝死和创伤为主要,急诊抢救室死亡以创伤和心血管疾病为主,与有关报道不一致(2、 3、 6)。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竞争和生存环境的日趋复杂,死亡疾病谱在发生变化,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5、6、8)。提示预防和减少猝死应该受到社会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在心跳呼吸骤停10分钟以内实施CPR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4)。因此加强向全民普及基础的急救知识的宣传和基本急救技术的培训,及早启动生存链—CPR,同时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的建立,真正实现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3)。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创伤越来越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干预,减少心源性死亡率。针对各种创伤发生率的特点,加强急诊创伤外科人才的培养和救治研究,创伤医疗和护理技术在新形势下尤显重要。
综上所述,老年和中青年人群是急诊死亡的高危人群,猝死、心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因此社会应加强高危人群和因素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同时提危急重症抢救的综合能力,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兰天明.急诊死亡263例病因分析,GuideofChinaMedicine,2011,9(3):21-24.
[2] 王莉.院前急救750例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26-1928.
[3] 卢迎芬,卢开林,李伟.院前急救死亡157例病例分析及病因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8):1328-1330.
[4] 刘丹. 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的现状分析及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0):944-945.
[5] 胡明军,徐如祥,姜晓丹,等. 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与预后关联分析(附1107例报告)[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3):276-279.
﹝6﹞王海燕.1052 例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
[7]郑俊.676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 11): 3499 - 3500.
关键词: 急诊 死亡病例 回顾性分析 临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及突发性事件引起的猝死、各种创伤等对人类的威胁已成为:“最常见、最广泛的社会性灾害”,如何有效地干预和救治,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死亡病例263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死亡病例263例,资料记录完整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6例,女性77例,平均年龄59.18±1.29岁。
1.2 方法: 收集263例死亡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诊断、既往病史、入院状况及救治时间和死亡原因等情况。应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学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应用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死亡病例的性别与年龄构成分布
263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86例,占70.7 %;女性77例,占29.3%,男女之比为2.42:1;年龄段的顺位前四位:≧70岁段患者(30.8%)、46-60岁(26.6%)、31-45岁段(19.0%)及61-70岁(18.3%);这四个年龄段共死亡249例(94.7%)。见表1:
2.2死亡病例的职业构成分布
263例死亡病例中职业顺位前四位:退休人员89例(33.8%);农民82例(31.2%);技术人员34例(12.9%);建筑工人33例(12.6%)。见表2:
自由职业:指商人\个体户\或以个人专长为职业的人群等
2.3死亡病例的原因构成分布:
263例急诊死亡病例原因分析: 猝死65例(24.7%)、各种创伤62例(23.6%)、心血管疾病49例(18.6%)、肿瘤29例(11.0%)、脑血管疾病28例(10.6%)、呼吸系统疾病18例(6.8%)、消化系统疾病6例(2.3%)、中毒6( 2.3%)。见表4
2.4院前及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死因的构成分布:
院前与急诊抢救室死亡原因有差异:院前死亡主要以猝死和各种外伤为主;急诊抢救室死亡主要是各种创伤、心脑血管疾病,见表4
3讨论
急诊死亡病例涵盖了各年龄阶段,≧70岁以上死亡总数81例,45-60岁段70例,31-45岁段50例;与兰天明等的报道不同(1)。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2.42:1);与目前医学报道一致。目前的文献暂未见死亡病例的职业分析,本次职业分析显示:退休人员89例、农民82例、技术人员34例、建筑工人33例。综合提示各年龄阶层都存在高危因素,老年人及中青年的死亡占比例大,老年患者大多有慢性病的基础,中青年非正常死亡也不容忽视,提示社会加强规范的老年慢性病的管理,建立绿色通道积极控制原发病,降低病死率。农民、技术及建筑人员,他们往往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机会较少,并且生存的压力比较大,环境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社会应给与正确的心理指导,密切关注他们工作、生活环境的状态值,特别是男性目前仍然是社会和家庭的主体,承担的压力和风险更大,所以社会应高度重视医疗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加强普及医学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和意外的知识,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水平。
从急诊死亡病因谱来看,猝死为第一位,创伤致死率也较高,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从死亡的地点来看,院前死亡猝死和创伤为主要,急诊抢救室死亡以创伤和心血管疾病为主,与有关报道不一致(2、 3、 6)。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竞争和生存环境的日趋复杂,死亡疾病谱在发生变化,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5、6、8)。提示预防和减少猝死应该受到社会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在心跳呼吸骤停10分钟以内实施CPR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4)。因此加强向全民普及基础的急救知识的宣传和基本急救技术的培训,及早启动生存链—CPR,同时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的建立,真正实现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3)。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创伤越来越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干预,减少心源性死亡率。针对各种创伤发生率的特点,加强急诊创伤外科人才的培养和救治研究,创伤医疗和护理技术在新形势下尤显重要。
综上所述,老年和中青年人群是急诊死亡的高危人群,猝死、心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因此社会应加强高危人群和因素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同时提危急重症抢救的综合能力,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兰天明.急诊死亡263例病因分析,GuideofChinaMedicine,2011,9(3):21-24.
[2] 王莉.院前急救750例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26-1928.
[3] 卢迎芬,卢开林,李伟.院前急救死亡157例病例分析及病因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8):1328-1330.
[4] 刘丹. 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的现状分析及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0):944-945.
[5] 胡明军,徐如祥,姜晓丹,等. 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与预后关联分析(附1107例报告)[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3):276-279.
﹝6﹞王海燕.1052 例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
[7]郑俊.676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 11): 3499 - 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