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烟火气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又高于生活,生活琐碎又漫长,充满了酸、甜、苦、涩,值得细细品味,只有艺术能够精准提炼生活中的滋味,并进行展现,所以,艺术是生活形态的表达。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生活的升华,反映着人们的生活,但艺术作品不是如化石一般需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劲风的吹拂与潮水的冲刷才能逐渐形成的产物,生活到艺术的演变需要艺术创作者。
艺术創作者是生活与艺术品的桥梁,艺术创作是展现生活事物的一种方法。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的编创与导演,编创是带着艺术眼光对事物形态的捕捉以及展现形式的构思与编排,导演是将编创成果传授给表演者,并对表演者二度创作所展现的艺术形态进行把控。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想要完成一个舞蹈作品的编创,要具备寻找创作原点的能力。
何为原点?原点即生活中的艺术根源、艺术表达的起源,简单来说就是舞蹈作品的主题选材。那么怎样寻找原点?原点如何形成舞蹈作品?这需要舞蹈编导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并明确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寻找创作原点
舞蹈编导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以及情感体会等多种方式发掘舞蹈作品的题材。视觉上,人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如流动的河水、巍峨的高山等,可以看到风霜雨雪,还可以看到四季变换;嗅觉上,可以闻到花儿的芬芳,可以闻到家庭生活中的饭菜幽香;听觉上,可以听到大自然的鸟虫争鸣、海浪的波涛汹涌等。
舞蹈编导可以亲自去经历和体会生活的美好,在生活中挖掘艺术灵感,进而开展艺术创作。
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生活即艺术,人们只要用心感受,用心去发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都是艺术。生活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源泉,所以,观察生活是舞蹈编导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其进行艺术创作的关键。
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舞蹈的编创无论是对生活场景的真实呈现,还是对于生活的内心感悟,都不是凭空捏造的。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有其现实生活原型,其创作原点绝不是将生活场景全部搬运至舞台上,而是提取其中的关键点进行编创。
提取关键点进行创作体现了透过生活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舞蹈编导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活的琐碎事物中寻找题材,利用舞蹈进行展现。舞蹈作品可以有多种展现手法,正面的宣扬、倡导;反面的暗喻、反讽等,其都是在弘扬某种精神、传递某种力量,或者展现某种情感。
例如,广东省东莞市舞蹈家协会的刘影和仇华松创编的舞蹈《生命的空间》,讲述的是在地震中,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用自己的身躯为学生架起生命的空间。舞蹈作品展现了人民教师谭千秋在地震中用双臂撑住课桌,使4名躲在课桌下的学生获得生还机会而自己却失去生命的感人事迹。编导以此为创作原点,在作品一开头就呈现了作品主题,一名男演员四肢撑于地面,两名女演员蜷缩一团,躲避在其身下,使观众理解作品的主题。不仅如此,整个舞蹈中使用了大量的展开双臂、延长肢体线条的舞蹈动作,队形也多以黄金三角位进行调度,同时作品中三人的角色塑造与人物关系处理也非常巧妙,在情绪表达与肢体展现的双重配合下,将作品的氛围推到极致。作品以人们的顽强精神为创作灵感,挖掘了令人感动的教师事迹,意在讴歌真实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奉献精神。这就是舞蹈编导根据真实生活提取的创作原点。
二、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创作的升华
艺术作品之所以高于生活是因为其本身是生活原型的加工与升华后的再现。舞蹈编导在生活中提取了创作原点后,不能毫无处理地将其搬上舞台,那样的舞蹈作品无论是观赏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有所欠缺。
优秀的舞蹈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及矛盾冲突性,而非生活事物中琐碎细节的单纯演绎。舞蹈编导需要将创作原点进行打磨、加工,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形成明确的舞蹈结构,设置完善的舞蹈框架,利用编舞技法进行舞蹈形式的加工,创作出符合主题的舞蹈动作,并配合音乐、服装道具、舞美设计等完美呈现舞蹈作品。
例如,现代舞《中国妈妈》是舞蹈表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必须观摩与分析的一部经典舞蹈作品,由青年艺术家王舸、韩真编创。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婴的故事,其创作主题围绕母爱进行,舞蹈通过人们对日本人的憎恨与母爱的伟大制造矛盾冲突,反映了中国人民宽容、善良的优良品德以及中国母亲的爱。舞蹈编导通过对我国历史文化的挖掘而确定编创原点,然后利用舞蹈加工手段进行表现。例如,初见日本弃婴时,所有舞蹈演员手指向前方冲进舞台,身体姿态是屈背含胸,利用低二度空间的流动步伐配合呐喊声,呈现中国人民在经历战争后见到日本人的悲愤情绪;舞蹈演员将日本弃婴团团围住,有人想要保护日本弃婴,但又被同伴制止,队形反复散开又聚集,表现了内心的挣扎。但最终母爱胜过一切,舞蹈演员将日本弃婴高高举起,然后抱在怀里。这些情景是编导根据创作原点进行加工、处理的结果。舞蹈编导将创作原点通过舞蹈动作与队形的美化,配合音乐等技术手段给观者带来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这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升华。
三、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生活与艺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但两者又大不相同。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的景象,但又是生活情境的升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就是现象与本质、形式与核心的关系。艺术本身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创造艺术的过程,从生活中挖掘的创作原点赋予艺术价值,使艺术作品更具有观赏性、视觉冲击力。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形成需要编导深入体验生活,挖掘创作原点,激发舞蹈创作灵感。当代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张继钢在“起手就在巅峰上——当代文艺创新与实践系列谈”讲座中指出:舞蹈创作的核心是挖掘创意。所谓起手,就是对题材的选择以及编创手法的酝酿。所谓巅峰,就是让舞蹈创作的加工形式充满新意。这里的创意就是舞蹈编导在创作作品前的原点探索,以及原点提炼后的表现手法。
四、结语
一个好的原点提炼是创作一个优秀舞蹈作品的基础,将创作原点通过特有技术进行加工、升华是呈现一个舞蹈作品的必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舞蹈编导要在生活中寻找创作原点,在艺术创作中展现生活。舞蹈是对生活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它以生活劳动为基础,由舞蹈编导进行艺术加工,再通过舞蹈演员的呈现,使其变成具有美感的艺术形象,这正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体现。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作者简介:贾苈力(1993-),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生活的升华,反映着人们的生活,但艺术作品不是如化石一般需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劲风的吹拂与潮水的冲刷才能逐渐形成的产物,生活到艺术的演变需要艺术创作者。
艺术創作者是生活与艺术品的桥梁,艺术创作是展现生活事物的一种方法。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的编创与导演,编创是带着艺术眼光对事物形态的捕捉以及展现形式的构思与编排,导演是将编创成果传授给表演者,并对表演者二度创作所展现的艺术形态进行把控。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想要完成一个舞蹈作品的编创,要具备寻找创作原点的能力。
何为原点?原点即生活中的艺术根源、艺术表达的起源,简单来说就是舞蹈作品的主题选材。那么怎样寻找原点?原点如何形成舞蹈作品?这需要舞蹈编导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并明确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寻找创作原点
舞蹈编导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以及情感体会等多种方式发掘舞蹈作品的题材。视觉上,人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如流动的河水、巍峨的高山等,可以看到风霜雨雪,还可以看到四季变换;嗅觉上,可以闻到花儿的芬芳,可以闻到家庭生活中的饭菜幽香;听觉上,可以听到大自然的鸟虫争鸣、海浪的波涛汹涌等。
舞蹈编导可以亲自去经历和体会生活的美好,在生活中挖掘艺术灵感,进而开展艺术创作。
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生活即艺术,人们只要用心感受,用心去发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都是艺术。生活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源泉,所以,观察生活是舞蹈编导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其进行艺术创作的关键。
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舞蹈的编创无论是对生活场景的真实呈现,还是对于生活的内心感悟,都不是凭空捏造的。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有其现实生活原型,其创作原点绝不是将生活场景全部搬运至舞台上,而是提取其中的关键点进行编创。
提取关键点进行创作体现了透过生活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舞蹈编导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活的琐碎事物中寻找题材,利用舞蹈进行展现。舞蹈作品可以有多种展现手法,正面的宣扬、倡导;反面的暗喻、反讽等,其都是在弘扬某种精神、传递某种力量,或者展现某种情感。
例如,广东省东莞市舞蹈家协会的刘影和仇华松创编的舞蹈《生命的空间》,讲述的是在地震中,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用自己的身躯为学生架起生命的空间。舞蹈作品展现了人民教师谭千秋在地震中用双臂撑住课桌,使4名躲在课桌下的学生获得生还机会而自己却失去生命的感人事迹。编导以此为创作原点,在作品一开头就呈现了作品主题,一名男演员四肢撑于地面,两名女演员蜷缩一团,躲避在其身下,使观众理解作品的主题。不仅如此,整个舞蹈中使用了大量的展开双臂、延长肢体线条的舞蹈动作,队形也多以黄金三角位进行调度,同时作品中三人的角色塑造与人物关系处理也非常巧妙,在情绪表达与肢体展现的双重配合下,将作品的氛围推到极致。作品以人们的顽强精神为创作灵感,挖掘了令人感动的教师事迹,意在讴歌真实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奉献精神。这就是舞蹈编导根据真实生活提取的创作原点。
二、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创作的升华
艺术作品之所以高于生活是因为其本身是生活原型的加工与升华后的再现。舞蹈编导在生活中提取了创作原点后,不能毫无处理地将其搬上舞台,那样的舞蹈作品无论是观赏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有所欠缺。
优秀的舞蹈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及矛盾冲突性,而非生活事物中琐碎细节的单纯演绎。舞蹈编导需要将创作原点进行打磨、加工,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形成明确的舞蹈结构,设置完善的舞蹈框架,利用编舞技法进行舞蹈形式的加工,创作出符合主题的舞蹈动作,并配合音乐、服装道具、舞美设计等完美呈现舞蹈作品。
例如,现代舞《中国妈妈》是舞蹈表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必须观摩与分析的一部经典舞蹈作品,由青年艺术家王舸、韩真编创。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婴的故事,其创作主题围绕母爱进行,舞蹈通过人们对日本人的憎恨与母爱的伟大制造矛盾冲突,反映了中国人民宽容、善良的优良品德以及中国母亲的爱。舞蹈编导通过对我国历史文化的挖掘而确定编创原点,然后利用舞蹈加工手段进行表现。例如,初见日本弃婴时,所有舞蹈演员手指向前方冲进舞台,身体姿态是屈背含胸,利用低二度空间的流动步伐配合呐喊声,呈现中国人民在经历战争后见到日本人的悲愤情绪;舞蹈演员将日本弃婴团团围住,有人想要保护日本弃婴,但又被同伴制止,队形反复散开又聚集,表现了内心的挣扎。但最终母爱胜过一切,舞蹈演员将日本弃婴高高举起,然后抱在怀里。这些情景是编导根据创作原点进行加工、处理的结果。舞蹈编导将创作原点通过舞蹈动作与队形的美化,配合音乐等技术手段给观者带来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这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升华。
三、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生活与艺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但两者又大不相同。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的景象,但又是生活情境的升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就是现象与本质、形式与核心的关系。艺术本身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创造艺术的过程,从生活中挖掘的创作原点赋予艺术价值,使艺术作品更具有观赏性、视觉冲击力。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形成需要编导深入体验生活,挖掘创作原点,激发舞蹈创作灵感。当代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张继钢在“起手就在巅峰上——当代文艺创新与实践系列谈”讲座中指出:舞蹈创作的核心是挖掘创意。所谓起手,就是对题材的选择以及编创手法的酝酿。所谓巅峰,就是让舞蹈创作的加工形式充满新意。这里的创意就是舞蹈编导在创作作品前的原点探索,以及原点提炼后的表现手法。
四、结语
一个好的原点提炼是创作一个优秀舞蹈作品的基础,将创作原点通过特有技术进行加工、升华是呈现一个舞蹈作品的必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舞蹈编导要在生活中寻找创作原点,在艺术创作中展现生活。舞蹈是对生活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它以生活劳动为基础,由舞蹈编导进行艺术加工,再通过舞蹈演员的呈现,使其变成具有美感的艺术形象,这正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体现。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作者简介:贾苈力(1993-),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舞蹈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