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巧设问题以及引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在探索中发散思维。说明了教学不是一板一眼,而是需要营造一种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教学 历史与社会 创新思维
一、前言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性人才,所以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当前的主要教育目标。历史与社会学科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要求,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完全是照搬课本内容,缺乏自己的想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动手、参观的机会。比如:在讲述中国人类起源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影片,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就会自然联想起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状况。牛顿因为苹果掉落砸在头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轻松愉悦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形象性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质疑设问,启迪创新思维
人教版七下《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word教案,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是通过比较传说故事及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考证与推测,了解传说故事体现出的史料价值。二是理解古老的神话传说也是先民精神世界的体现和文化成就的反映。三是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炎帝和黄帝的故事,了解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人文初祖的原因。四是通过学习大禹治水的传说,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与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能力目标学科王能正确对待神话传说,从神话故事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史料。知识目标学科王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禅让制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办法。大禹治水。学科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證,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复习导入回忆在文字产生前,我们可以通过文物及传说来了解以前的历史。设问:我们该怎么对待传说呢?它是否可信?学生稍加讨论之后,教师可说:相信我们通过第三课的学习会得到更满意的答案的。学科王英雄史迹活动:可先通过各种途径开个故事会,你知道的有哪些远古的传说?你知道他们所反映的是那个历史时期?通过这引起学生的兴趣。
(3)巧设问题,激发创新火花
学习来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产生疑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培养。南宋著名学者陆九渊就曾言,“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可见问题意识对于思维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中的《人猿相揖别》这一课文时,该课文内容所讲述的是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在现在的我国云南元谋县,在这个地方科学家发现了远古人类所使用的石器和炭屑,以及他们的牙齿,这群远古人类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由于无法直观地看到当时元谋人的生存环境等,会角色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枯燥无味。“元谋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这一定论是本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们认识学习《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的知识只需要上课听讲、记笔记,就可以将这一学科学好,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们失去了学习兴趣。但是我们知道由于证据有限,目前对于“元谋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这一说法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于是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元谋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吗?”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很多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一说法到底是不是正确。如果是正确的,那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正确的,教材的内容不就是错误的吗?我们一直以来以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也是错误的吗?这时候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为他们播放了这样一个视频,视频中描述的是,1989年在龙骨坡发现巫山人的牙齿化石,而该化石距今已有201万年左右。看完视频学生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那教材内所说的内容不就是错的吗?对于学生这一疑问,教师不能给予肯定的回答,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文化,“课本内容有没有错不要紧,关键在于我们要知道人类的认知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维不能一直局限于课本中,要敢于去想象,打破常规。”
(4)引导实践,创设创新的平台
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一座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思考探索,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适当地“放”,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尝试,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结
总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丰富、愉悦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教学 历史与社会 创新思维
一、前言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性人才,所以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当前的主要教育目标。历史与社会学科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要求,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完全是照搬课本内容,缺乏自己的想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动手、参观的机会。比如:在讲述中国人类起源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影片,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就会自然联想起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状况。牛顿因为苹果掉落砸在头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轻松愉悦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形象性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质疑设问,启迪创新思维
人教版七下《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word教案,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是通过比较传说故事及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考证与推测,了解传说故事体现出的史料价值。二是理解古老的神话传说也是先民精神世界的体现和文化成就的反映。三是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炎帝和黄帝的故事,了解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人文初祖的原因。四是通过学习大禹治水的传说,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与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能力目标学科王能正确对待神话传说,从神话故事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史料。知识目标学科王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禅让制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办法。大禹治水。学科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證,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复习导入回忆在文字产生前,我们可以通过文物及传说来了解以前的历史。设问:我们该怎么对待传说呢?它是否可信?学生稍加讨论之后,教师可说:相信我们通过第三课的学习会得到更满意的答案的。学科王英雄史迹活动:可先通过各种途径开个故事会,你知道的有哪些远古的传说?你知道他们所反映的是那个历史时期?通过这引起学生的兴趣。
(3)巧设问题,激发创新火花
学习来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产生疑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培养。南宋著名学者陆九渊就曾言,“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可见问题意识对于思维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中的《人猿相揖别》这一课文时,该课文内容所讲述的是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在现在的我国云南元谋县,在这个地方科学家发现了远古人类所使用的石器和炭屑,以及他们的牙齿,这群远古人类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由于无法直观地看到当时元谋人的生存环境等,会角色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枯燥无味。“元谋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这一定论是本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们认识学习《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的知识只需要上课听讲、记笔记,就可以将这一学科学好,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们失去了学习兴趣。但是我们知道由于证据有限,目前对于“元谋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这一说法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于是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元谋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吗?”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很多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一说法到底是不是正确。如果是正确的,那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正确的,教材的内容不就是错误的吗?我们一直以来以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也是错误的吗?这时候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为他们播放了这样一个视频,视频中描述的是,1989年在龙骨坡发现巫山人的牙齿化石,而该化石距今已有201万年左右。看完视频学生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那教材内所说的内容不就是错的吗?对于学生这一疑问,教师不能给予肯定的回答,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文化,“课本内容有没有错不要紧,关键在于我们要知道人类的认知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维不能一直局限于课本中,要敢于去想象,打破常规。”
(4)引导实践,创设创新的平台
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一座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思考探索,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适当地“放”,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尝试,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结
总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丰富、愉悦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