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Latte,好时光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上海喝的第一杯Latte就是在马勒。甜甜的奶香,静静的下午,早春的微凉,一切都恰到好处。
  之后的整个春天便经常约朋友去,形成了到马勒喝下午茶的习惯。忙到不胜其烦,随手抄本书,几个人从办公室溜出来,一脚跨进马勒别墅,所有尘嚣登时隔绝,时间变慢,连阳光都仿佛凝滞了。
  最喜欢坐在草坪的白色椅子上。光顾马勒的人不多,我们去的时候,椅子大多空着。春天的阳光总是温煦的,晒得人直想入梦。逢着下雨,便移到室内,室内也好,宽大的沙发叫人坐下去就再不想起来。
  当然,还有Latte。
  有句话说“Latte是女人咖啡”,不懂为什么Latte就配女人。在法语中它是条板木、直军刀的意思,只是到了意大利语中,她又摇身一变,成了“牛奶”。是不是因为这种多变,听起来很像女人?不管怎么说,Latte被女人宠爱这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喜欢看着waiter在吧台后面为我们调制Latte。一小杯意式浓缩咖啡缓缓倒入蒸奶中,用细长的棒子搅匀,再覆盖上一层轻盈的奶泡,未及饮用,便先飘出香来,比Cappuccino更温和、淡雅。所以,但凡坐在室内,我总提议坐在靠近吧台的那张大沙发里,静静享受这一刻。
  听说马勒别墅的掌故,是一个夏天的夜晚。“1926年的上海,马勒的小女儿梦中走进一座宛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房子,醒来画在纸上。多年的闯荡让马勒早已不会轻易感动了,这次却被女儿的瑰丽的梦感动,他决心要实现女儿的愿望,便以女儿的画为蓝本,历时十年建造了一幢拥有大小106间房间的住宅,而且每一个房间的款式都不同。挪威式的尖塔,哥特式的尖顶,和中国式的琉璃瓦。高低不一的塔尖构造了神秘奇妙的轮廓。”这个故事从一个设计师嘴里说出来,别有一番味道。那个夜晚,我们说的话不多,waiter给我的Latte里加了点酒,那种微醺的味道,至今依然记得。
  后来,要好的女友在马勒举办婚礼。那天,亲朋好友上上下下逛了个遍,调皮的孩子们无数次在楼梯上迷路。想起那个设计师告诉过我,这别墅的内部是为了纪念马勒先生早年的船上生活,楼梯错综复杂,所有楼梯都是三层,越往上越窄。孩子们不厌其烦地反复验证这一规律,就好像当年马勒先生的小女儿那样。在穿梭的孩子中间,新娘小心地护着婚纱,面上的笑容完美。
  女人结婚前多年的准备,就为了出嫁这一刻如童话般美丽。虽然她们比任何人都明白接踵而来的仍旧是庸庸碌碌的生活。女友那天宛若开到盛时的花朵,十多年的朋友了,看到这种惊人的艳丽我竟然潸然泪落。
  女友婚后帮夫创业,聚会便很少来。难得见面,来了也是稍坐即走。以后的聚会人也就越来越少。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去马勒。现在我从市中心搬到浦东,去马勒的机会少之又少。人也比以前更忙,连咖啡馆也鲜有光顾。只是偶尔经过陕西南路的时候,我还是会远远望马勒一眼,心底浮出些Latte的香甜。
其他文献
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即什么是小资。小资这个词,虽然天天在报刊上满天飞舞,但哪怕最新的《辞海》也没有将它收入。我们无法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按我的理解,小资应该是一种生活和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为小资者小有财富,不至于为明天的早餐发愁;小有名气,用来满足可爱的虚荣心;悠闲有时间,才能进行各种充满闲情逸致的活动。这样,所谓小资的职业,它应该具备的元素是:   1、 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但不致于暴富
期刊
草根与主流  文/一楼    感动并不是来自不见人间烟火的高档社区,而是来自不断被人忽略的“草根本色”。  生活在一个繁华喧嚣的大都市,感动并不是来自不见人间烟火的高档社区,也不是来自衣着鲜亮的“主流”人士,而是来自不断被人忽略的“草根本色”——那种无需遮掩浑然天成的气质,那种贴近泥土跟大地的气质。像布衣诗人杜甫居寒屋而吟诵楚辞。  草根本色并不排斥英雄主义。就像05赛季欧洲冠军杯上英格兰球队利物
期刊
如果李毅当作家  千里光    深圳健力宝队李毅的一句“我的护球像亨利吧?”引来了火山爆发般的“全民骂李毅”运动,以致“今天你骂李毅了吗?”都快成了球迷间的一句日常问候语。人们把他比作“芙蓉姐姐”,因为他过于自恋,皮太厚,甚至有点恬不知耻了。  其实,这么骂李毅多少有点不公,因为不管怎么说,他在那场对韩国水原三星的比赛中有不俗的表现,在前面的奔跑争抢还有点管用。只是他一激动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自比
期刊
不喜欢有心人  双板桥    夜来翻看熊召政的《张居正》,里面有则故事让人寻思。  说的是明朝有个叫高拱的宰相,权倾天下。一日,有巴结者送上一江南绝色,白皙水灵,袅袅婷婷,十分可人。自来老牛喜嫩草,宰相老爷也不例外。眼见秀色待餐,登时心旌摇荡,春心大发。碍于初次相见,饱学鸿儒得先来点雅的,便让姑娘拈指琵琶,抚琴助兴。一曲终了,便有温语交流:  “这曲子叫啥名字?”  “回老爷,叫《锁南枝》,是一支
期刊
他们,因一些客观因素从熟悉的环境嫁接到上海,换了土壤、空气和水分,成为新移民。  他们在上海,事业或大或小,物质和可支配的权利或多或少,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在这个城市如鱼得水,伸缩自如,滋润自在。  如果说“刚性嫁接”到上海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才能完成,那么在上海“柔性生存”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一种悟性,一种对这个城市文化的认可和全情融入……    有一种诱惑名叫上海  文/沙然  田先生,上海
期刊
最后的香樟花园  文□肖默    婚纱,结婚照,彩车,酒店,蛋糕,蜜月。   好几个星期我都被笼罩在一片祝福声和忙乱的选择中。决定嫁给那个工程师是因为我累了。   我们结婚吧。我知道没有时间等待爱情。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宁可嫁给爱自己的人也不去追寻没有结果的风花雪月。当戒指轻轻套在无名指上时,我舒了口气,好像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使命等待宣判。   深秋是个发生浪漫爱情故事的好季节。因为有高大梧桐掉
期刊
徐来文化记者。《中国文化地图》系列丛书作者之一。著名博客写手。    国学坐上商务舱    “国学”毫无疑问是2005年中国文化生活中最具有分量的一个词。从5月底人民大学校长身体力行,为即将开办的“国学院”大作招生广告开始,穿越了“儒学大师郑家栋涉嫌偷渡事件”,在“七月流火”、“脊续”两个点上作了些语词之争,然后沿着“科举百年”的大好机会顺流直下,经历了全球华人祭孔之盛事后,终于在年底终结于“国学
期刊
张爱玲有个著名的理论:"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话,摆在当下也非常适用。这是个造星的年代。写本书可以红,唱首歌可以红,参加个比赛也可以红。出名,似乎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不留神,网上写点啥、贴点啥,也可以红透大半个中国。这样看来,本文的主人公的成功就显得不那么轻松,而且名气也没到众所皆知的地步。不过,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没出道就搞得海内外关注,已经是太意外的惊喜了。  
期刊
在上海小街小巷生活过的人,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泡开水。“泡开水”就是去老虎灶买熟水。现在老虎灶已经没了踪影,曾经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已经渐渐淡出,那老虎灶边的温暖时光也只留在人们记忆中。  上海老虎灶的产生同上海人的居住条件、燃具条件密不可分。  有人考证,老虎灶诞生于上海小刀会起义时,百姓为避战火纷纷往城外租界跑。当时煤气还不普及,用煤球炉已属上乘了,人们多数用旧式灶,用木柴作燃
期刊
极爱吃糖。大白兔、太妃、喔喔、金丝猴、阿尔卑斯,即使是水果糖,一入口便有无穷的滋味。  小的时候,家境不宽裕,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从亲戚家吃到几颗糖。此时家里也会备上好些糖果,但那是给客人预备的,多是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我和弟弟只能眼巴巴馋着,央求好久待母亲心软她才要我们背过身去,然后魔术般地变出几粒糖果一解我们肚里的馋虫。红红绿绿的糖果搁在嘴里,舍不得咬碎,只是在腮帮子里含着,小心翼翼吮,浓浓稠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