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夸美纽斯创立现代教学理论以来,围绕着教学是以训练人的心理官能为主,还是培养陶冶人的科学技能为主;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自然而然地培养人的智力,还是强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在培养智力中传授知识,虽然经数百年的争论而无结果。但是,人们至少得出一个共同的看法,既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应该是统一的。
教育教学重在人才培养,无疑应该重视人的智力因素的发展,但又不可忽略人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为一个人的成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取决于学生能力的高低之外,还与他的性格、情感、动机、意志、气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他的个性差异。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理需要,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是处于核心的、主导的地位。
一、需要的实质
1.什么是需要
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是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原动力。从反映论的观点看,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体验。它是一种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那么,需要具有什么特性呢?
(1)需要具有对象性。人的任何需要都指向一定对象,包括物质性的东西,也包括精神性的内容。
(2)需要具有与个性生存的相关性。个性生存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以需要为必要条件,如儿童以游戏娱乐为需要,青少年以学习为需要,成年人以工作、劳动为需要。
(3)需要具有人类的共同性与个性差异性。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活动需要是人类的共同需要,但每个人的内部生理、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条件不同,需要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4)需要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的需要也逐渐复杂化、多样化。
2.需要的产生
由需要的特征得知,需要的产生与个体当时的若干因素有关:
(1)生理状态。由生理状态产生的需要只是低级的需要。
(2)自然情景与社会因素。自然情景与社会因素容易诱发需要的产生并增加需要的强度。
(3)个人的认识水平。人的思想,特别是判断、想象能力对需要欲望的产生起着刺激作用。
二、激励过程
1.什么是激励
激励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课题。广而言之,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激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
(1)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激化(或增强、或减弱)人的行为。
(2)从内部状态看,激励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出来,处在激活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量。
(3)从心理行为过程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2.需要与激励的关系
从激励过程分析看,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需要得到满足是激励得到完成并从而产生新的需要。由此可见,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出发点、基础和最基本的原因。在我们教学中,激励无论是从目标导向,还是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看,它都是整个学习行为的动力系统。从学习过程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看,需要是一切非智力因素,包括性格、情感、动机和意志的基础,而激发又是需要赖以满足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调动一切可行的激励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推动其实现满足,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上的作用。
3.激励原则和方法
(1)从原则上说,学习需要的激励应注意处理好个体需要与集体需要的关系。一方面满足集体需要应兼顾个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个体的需要不应该妨碍和干扰集体需要。
(2)从方法上看,激励无非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在教学上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激励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满足其学习的需要。目前,我们在教学中用得较多的激励方法有:一是目标激励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用“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二是奖惩激励法,制定学习上的奖惩措施,如实行奖学金制度等,以此推动学生学习;三是竞赛与评比激励法,开展各科学习竞赛与评比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榜样激励法,树立学科能手、学习标兵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上进心,自觉把学习搞好。
总之,教学上遵循科学的规律,深入分析需要在非智力因素中地位和作用,正确运用激励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也是很有必要的。
教育教学重在人才培养,无疑应该重视人的智力因素的发展,但又不可忽略人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为一个人的成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取决于学生能力的高低之外,还与他的性格、情感、动机、意志、气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他的个性差异。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理需要,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是处于核心的、主导的地位。
一、需要的实质
1.什么是需要
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是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原动力。从反映论的观点看,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体验。它是一种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那么,需要具有什么特性呢?
(1)需要具有对象性。人的任何需要都指向一定对象,包括物质性的东西,也包括精神性的内容。
(2)需要具有与个性生存的相关性。个性生存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以需要为必要条件,如儿童以游戏娱乐为需要,青少年以学习为需要,成年人以工作、劳动为需要。
(3)需要具有人类的共同性与个性差异性。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活动需要是人类的共同需要,但每个人的内部生理、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条件不同,需要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4)需要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的需要也逐渐复杂化、多样化。
2.需要的产生
由需要的特征得知,需要的产生与个体当时的若干因素有关:
(1)生理状态。由生理状态产生的需要只是低级的需要。
(2)自然情景与社会因素。自然情景与社会因素容易诱发需要的产生并增加需要的强度。
(3)个人的认识水平。人的思想,特别是判断、想象能力对需要欲望的产生起着刺激作用。
二、激励过程
1.什么是激励
激励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课题。广而言之,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激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
(1)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激化(或增强、或减弱)人的行为。
(2)从内部状态看,激励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出来,处在激活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量。
(3)从心理行为过程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2.需要与激励的关系
从激励过程分析看,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需要得到满足是激励得到完成并从而产生新的需要。由此可见,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出发点、基础和最基本的原因。在我们教学中,激励无论是从目标导向,还是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看,它都是整个学习行为的动力系统。从学习过程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看,需要是一切非智力因素,包括性格、情感、动机和意志的基础,而激发又是需要赖以满足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调动一切可行的激励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推动其实现满足,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上的作用。
3.激励原则和方法
(1)从原则上说,学习需要的激励应注意处理好个体需要与集体需要的关系。一方面满足集体需要应兼顾个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个体的需要不应该妨碍和干扰集体需要。
(2)从方法上看,激励无非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在教学上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激励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满足其学习的需要。目前,我们在教学中用得较多的激励方法有:一是目标激励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用“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二是奖惩激励法,制定学习上的奖惩措施,如实行奖学金制度等,以此推动学生学习;三是竞赛与评比激励法,开展各科学习竞赛与评比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榜样激励法,树立学科能手、学习标兵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上进心,自觉把学习搞好。
总之,教学上遵循科学的规律,深入分析需要在非智力因素中地位和作用,正确运用激励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