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的影子,图形在生活中是具体存在的。每种数学图形都代表现实中生活中一种具体事物。初中生要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数学图形的现形,通过生活中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即图形的全等来推广到三角形全等。
关键词:图形全等教学;三角形全等;生活化;策略
【情景再现】
教师:同学们看白板上的这几组图形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找同学回答。
学生1:第一组的两片枫叶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2:第二组的两个图形也是一样的。
学生3:第三组的两个图形是能夠完全重合的。
教师:“这三位同学说都对,非常好”。在座的其他同学也应该看出来的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那么形如这种关系的图形我们叫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图形的全等。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能否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完全相同的事物呢?
学生1:照镜子,镜子里的人与自己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2:人的两只手。
教师:同学的回答都很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同学们看一下脚,它们究竟什么相同呢?
学生1:他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教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图形。
【教学感悟】
这堂课虽然是在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的,教学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周边找到学习数学的存在感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全等形的兴趣
三角形全等是初中几个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教师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各种形状的图形和各个层面的图形,从认知层面了解这些形形色色的图形。从生活中找到图形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展开对图形的进一步的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对图形全等的进一步认识。
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图形认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例子、生活中有哪些完全一样的事物。让学生知道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对数学又一次产生新的兴趣。然后老师通过教学用的三角板,找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让学生了解一下三角形。通过图形全等的定义,拓展到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此时,同学们肯定会在脑海里从生活中找哪些是具体三角形的例子,从而说明三角形全等。
二、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5种,这里主要研究角边角和边角边两种方法的教学。
1. 角边角探究教学
举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碎玻璃问题”,例题:如图所示,某同学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仪器打碎成三块,现要去玻璃店配制一块完全一样的,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
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请其中一个小组说明带哪块玻璃去,为什么?最后老师通过三角尺将第三块玻璃的两边延长,交于一点,构成的新的玻璃与原来的那块玻璃是一模一样的。这时候问学生,第三块玻璃与原来的玻璃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呢。很显然学生会说,一条边,两个角。再仔细观察这两个角和这条边是什么位置关系呢?这两个角所夹的边。从而得出结论。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边角边探究教学
首先抛一个问题给学生,已知两条边和一个角能否画出与原来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呢?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动手操作,看看能否得到结论。换句话说这两边跟这个角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时,才能画出与原来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将这节课的重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完成。生活中可以用火柴棒摆出这两个三角形来。学生自己动手会发现两边及一角有多种可能的。但是有一种,当这个角为这两条边的夹角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出结论: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 借助生活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生活原型的再现,那么为什么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能力很强,生活能力很强,唯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坎坎坷坷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识的生活化会让学生觉得实际且简单,而书本上的知识却很枯燥乏味,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改要求,生活化教学因此得以提出,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大纲指导,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是知识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几何图形是数学里抽象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几何图形与生活完美的结合,和学生一起去发现并探索几何规律。尤其是图形的全等包括三角形的全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图形全等的过程中来发展数学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每个学生思考同样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收获不一样的答案,同一道题就会有不同种解法。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发现生活中相同的图形有许许多多。所以说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但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数学美的眼睛。而这一些都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激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把课本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周占锋.运用旋转性质实现图形全等变换的策略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7,24(04):5-6.[2017-09-25].
[2]田中华.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考试周刊,2015,(81):62.[2017-09-25].
[3]冯伟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48-49.[2017-09-25].
[4]贺晓非.新课程标准下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5.
[5]辛华.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认识全等三角形[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2014,(Z2):43-44.[2017-09-25].
[6]屈鹏飞.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7]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周丽鑫,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
关键词:图形全等教学;三角形全等;生活化;策略
【情景再现】
教师:同学们看白板上的这几组图形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找同学回答。
学生1:第一组的两片枫叶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2:第二组的两个图形也是一样的。
学生3:第三组的两个图形是能夠完全重合的。
教师:“这三位同学说都对,非常好”。在座的其他同学也应该看出来的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那么形如这种关系的图形我们叫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图形的全等。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能否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完全相同的事物呢?
学生1:照镜子,镜子里的人与自己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2:人的两只手。
教师:同学的回答都很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同学们看一下脚,它们究竟什么相同呢?
学生1:他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教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图形。
【教学感悟】
这堂课虽然是在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的,教学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周边找到学习数学的存在感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全等形的兴趣
三角形全等是初中几个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教师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各种形状的图形和各个层面的图形,从认知层面了解这些形形色色的图形。从生活中找到图形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展开对图形的进一步的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对图形全等的进一步认识。
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图形认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例子、生活中有哪些完全一样的事物。让学生知道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对数学又一次产生新的兴趣。然后老师通过教学用的三角板,找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让学生了解一下三角形。通过图形全等的定义,拓展到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此时,同学们肯定会在脑海里从生活中找哪些是具体三角形的例子,从而说明三角形全等。
二、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5种,这里主要研究角边角和边角边两种方法的教学。
1. 角边角探究教学
举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碎玻璃问题”,例题:如图所示,某同学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仪器打碎成三块,现要去玻璃店配制一块完全一样的,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
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请其中一个小组说明带哪块玻璃去,为什么?最后老师通过三角尺将第三块玻璃的两边延长,交于一点,构成的新的玻璃与原来的那块玻璃是一模一样的。这时候问学生,第三块玻璃与原来的玻璃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呢。很显然学生会说,一条边,两个角。再仔细观察这两个角和这条边是什么位置关系呢?这两个角所夹的边。从而得出结论。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边角边探究教学
首先抛一个问题给学生,已知两条边和一个角能否画出与原来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呢?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动手操作,看看能否得到结论。换句话说这两边跟这个角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时,才能画出与原来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将这节课的重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完成。生活中可以用火柴棒摆出这两个三角形来。学生自己动手会发现两边及一角有多种可能的。但是有一种,当这个角为这两条边的夹角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出结论: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 借助生活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生活原型的再现,那么为什么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能力很强,生活能力很强,唯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坎坎坷坷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识的生活化会让学生觉得实际且简单,而书本上的知识却很枯燥乏味,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改要求,生活化教学因此得以提出,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大纲指导,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是知识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几何图形是数学里抽象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几何图形与生活完美的结合,和学生一起去发现并探索几何规律。尤其是图形的全等包括三角形的全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图形全等的过程中来发展数学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每个学生思考同样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收获不一样的答案,同一道题就会有不同种解法。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发现生活中相同的图形有许许多多。所以说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但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数学美的眼睛。而这一些都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激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把课本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周占锋.运用旋转性质实现图形全等变换的策略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7,24(04):5-6.[2017-09-25].
[2]田中华.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考试周刊,2015,(81):62.[2017-09-25].
[3]冯伟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48-49.[2017-09-25].
[4]贺晓非.新课程标准下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5.
[5]辛华.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认识全等三角形[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2014,(Z2):43-44.[2017-09-25].
[6]屈鹏飞.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7]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周丽鑫,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