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引入生活元素,使学生在感性场景中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文章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设生活化探究情境、搭建课外拓展活动来绽放生活化教学魅力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活元素;转变观念;生活情境;拓展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8-0093-01
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理论知识点的讲述不再是教学重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数学教学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要通过生活元素在数学课堂的运用,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对生活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師认为现阶段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培养数学理论基础,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相似的数学问题时无从下手,或者解题中出现很多问题,不利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生活元素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环境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优化数学学习途径,进一步提高数学探究水平。教师要明确自身在生活化数学课堂中的位置,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挖掘和知识点有紧密联系的生活元素,并将其高效融入数学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要明确生活素材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在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引出生活中运用到称重的场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接着,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薯片和印有标签的盒装肉带入课堂,这两种物品分别用克和千克体现,教师借着这两个物品向学生讲解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升,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及时帮助解决。最后,学生利用1000克=1千克的数量关系学会了转化技巧,很好地完成了预期学习目标。同时,因为生活素材的应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加深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中涌现,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而情境教学法作为其中作用较为明显的一种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它能以数学知识点为基础,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帮助创建相应的学习情境,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创建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贴近生活的学习氛围。生活化情境的创建对教师教学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素材,保证情境创建的有效性,让学生转变对数学学习的刻板观念,在情境中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使用生活化情境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超市的场景,给出一些商品和对应价格,完成生活化情境的创建。接着,教师给每个学生一张不同的购物清单,让学生利用之前学习的加减乘除相关知识计算消费金额。这对初学加减法应用题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是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实际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将生活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不仅促进了对加减乘除知识的理解,也为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好了准备。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局限在课堂中,教师要适当拓展教学途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实践完善数学综合能力,巩固数学基础。教师要合理开展课外教学活动,设计与知识点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素材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数学学习的魅力,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习会更加主动,也更容易接受生活素材的帮助,更加高效地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将课内外资源整合起来,完成知识的梳理。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生活元素的应用效果。在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一个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计算学校五边形花坛的面积。这个花坛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计算它的面积。在活动的驱使下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被点燃,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不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很好地完成了活动任务。
综上所述,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符合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需求,能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标。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活元素,使教学紧扣学生的生活情况,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更好地参与数学活动,有效建构知识,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
[1]徐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2012(06).
[2]孔涛涛.浅议如何密切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J].数学教学通讯,2014(13).
关键词:生活元素;转变观念;生活情境;拓展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8-0093-01
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理论知识点的讲述不再是教学重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数学教学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要通过生活元素在数学课堂的运用,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对生活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绽放生活化教学魅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師认为现阶段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培养数学理论基础,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相似的数学问题时无从下手,或者解题中出现很多问题,不利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生活元素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环境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优化数学学习途径,进一步提高数学探究水平。教师要明确自身在生活化数学课堂中的位置,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挖掘和知识点有紧密联系的生活元素,并将其高效融入数学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要明确生活素材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在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引出生活中运用到称重的场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接着,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薯片和印有标签的盒装肉带入课堂,这两种物品分别用克和千克体现,教师借着这两个物品向学生讲解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升,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及时帮助解决。最后,学生利用1000克=1千克的数量关系学会了转化技巧,很好地完成了预期学习目标。同时,因为生活素材的应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加深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创设生活化探究情境,绽放生活化教学魅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中涌现,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而情境教学法作为其中作用较为明显的一种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它能以数学知识点为基础,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帮助创建相应的学习情境,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创建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贴近生活的学习氛围。生活化情境的创建对教师教学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素材,保证情境创建的有效性,让学生转变对数学学习的刻板观念,在情境中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使用生活化情境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超市的场景,给出一些商品和对应价格,完成生活化情境的创建。接着,教师给每个学生一张不同的购物清单,让学生利用之前学习的加减乘除相关知识计算消费金额。这对初学加减法应用题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是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实际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将生活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不仅促进了对加减乘除知识的理解,也为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搭建课外拓展活动,绽放生活化教学魅力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局限在课堂中,教师要适当拓展教学途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实践完善数学综合能力,巩固数学基础。教师要合理开展课外教学活动,设计与知识点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素材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数学学习的魅力,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习会更加主动,也更容易接受生活素材的帮助,更加高效地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将课内外资源整合起来,完成知识的梳理。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生活元素的应用效果。在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一个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计算学校五边形花坛的面积。这个花坛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计算它的面积。在活动的驱使下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被点燃,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不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很好地完成了活动任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符合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需求,能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标。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活元素,使教学紧扣学生的生活情况,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更好地参与数学活动,有效建构知识,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2012(06).
[2]孔涛涛.浅议如何密切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J].数学教学通讯,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