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下对主体性的阐释要求我们直面现代性的问题,必须将主体性奠基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并使之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最为直接的思想前提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主体性;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
伴随着死亡、黄昏等字眼,主体性理论在20世界哲学中遭受到了空前的批判和反省。这种批判与反省的结果就是一方面作为普遍性的和永恒的主体性被消解,关注当下的、个体的自我主体性,另一方面作为极端化的以“自我作为理论认识的中心,而且把它作为社会政治行动和相互作用的中心”的个体主义和以“人类中心论的、‘自我学的’和‘占有性的’内涵”的现代主体同样也应当遭到反驳。主体性的黄昏只不过是告别旧式主体性,走向新型主体性,从而迎来“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国内学者对于主体性的关注已久,一方面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文本的深入耕犁,另一方面也是面对现代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与反思所做的回应。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将主体性或者概括为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等,或者概括为自主性、主观性、创造性等。在西方学术界对于主体性已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反思,这种概念的界定近乎一种文字游戏。因此,对于主体性“是什么”抽象属性的探讨必须转向对主体性的现实生成的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言,“结果若无通向它的道路是没有生命力的”。
一、近代哲学对主体性问题的阐释所面临的理论困境
近代哲学对于主体阐释的基础是抽象的、单个的主体,而忽视了主体、意识存在的前提条件。黑格尔对康德批判的后果表明,真理之为真理,不是静止不变的、绝对的,它是认识意识发展的一个阶段。真理的确定性的判定标准不是先验的,而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的。主体不再是先验的主体,而是一个由潜能到现实的辩证发展着的主体。各种不同层次上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过是总体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而已,它的最高统一在绝对精神那里达到了终点。黑格尔仍然没能解决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同一性问题,而“只是把这一个问题偷换成它的主观思维如何‘想到’客观存在的问题” 。“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而黑格尔不把主观性和人格看作主体的谓语,反而把这些谓语弄成某种独立的东西,然后神秘地把这些谓语变成这些谓语的主体”。
所以,无论仅仅是单纯地从认识论的角度,或者从主体具体地历史的存在角度,都面临着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重要的是如何使二者统一起来,在对事物的历史的考察中理解事物本身,同时又理解历史。这一问题在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批判中才得以解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于主体性问题作了科学而系统地阐释。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科学阐释
(一)哲学新视域下的实践主体性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论述,“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经常被用来引证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 “主体性是人对世界包括人自身的实践性改造,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特性,是高扬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世界改造意义的特性”。 可以说,这种理解方式是从第一条中的“从主体出发”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倒退,将二者杂糅在一起的产物,所谓从“主体出发”在对主体性的阐释中无非仍然落脚在人的类本质上。这种理解方式既无法突出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从根本上更无法将马克思与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区别开来。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新视域,突出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在实践中产生的主体性“不再是什么人的本质和逻辑主体性,而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主体性了”。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主体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开始,对分工和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意识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在《形态》中,马克思理论的直接出发点是生产。社会物质生产不仅生产一种物,一种劳动的产品,而且还生产以主体性所处的社会关系为逻辑起点,马克思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从起初的价值观诉求转向了一种历史观认识。在对主体性思想的逻辑展幵中,马克思不仅实现了其研究起点的转变,即从主体性的内在价值到外在关系的转变。同时,对主体性的研究也从个体和类深入到人类社会生产过程的内部,对主体性的研究从人的类本质最终上升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生产所决定的人类历史的逻辑和从经济力量颠倒地决定人与社会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情境两方面阐释了主体性。
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着“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因此,生产什么和怎么生产这样一种生产的能力最终决定了人的历史性存在,而人类的历史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又决定着社会存在。正是人在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历史地制约人。因此,“当马克思用历史性解释原则去理解人时,他所理解的人不再是抽象的人, 而是现实的人”。自主活动是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已经能够看到的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可能性是以否行的形式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自身的性质无法实现颠倒的主体的在此颠倒,“过去由物质决定的个人生产方式由物质决定的消灭,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消灭,这种对立连同它的统一也同时被消灭”。因此,主体为了能够获得自由自主的活动,只能通过“自由人的联合”重新驾驭之前那些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才能消灭奴役性的分工。
三、历史唯物主义对主体性问题的科学阐释的当代启示
自20世纪以来,作为现代性标志的主体性由于现代性问题的暴露而不断地被消解、取消。就现代主体性问题与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表现出的同质性而言,对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研究仍然未被时代所超越。
在当代中国,主体性的存在与发展有着人的依赖关系与物的依赖关系并存的特有局面,主体性表现为物的依赖关系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双重境遇。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当代中国人的主体性发展已经表现为一种商品生产活动。主体性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一种能力的片面化,人的能力的发展被分工的需要所限制,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因此,对当代中国人的主体性现实而言,要超越主体性困境,就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原则。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对物的依赖表现为一种自觉的依赖,人们通过联合的方式占有物。主体性不仅通过物来确证,而且通过物有效的实现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在以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建设中,唯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本原则,才能进一步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体性发展的内在矛盾,最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多尔迈著,万俊人等译, 主体性的黄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第1页.
[2] 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3]萧前 杨耕,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第197页.
[4]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92页.
[5] 刘福森,从本体论到生存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第25页.
【关键词】: 主体性;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
伴随着死亡、黄昏等字眼,主体性理论在20世界哲学中遭受到了空前的批判和反省。这种批判与反省的结果就是一方面作为普遍性的和永恒的主体性被消解,关注当下的、个体的自我主体性,另一方面作为极端化的以“自我作为理论认识的中心,而且把它作为社会政治行动和相互作用的中心”的个体主义和以“人类中心论的、‘自我学的’和‘占有性的’内涵”的现代主体同样也应当遭到反驳。主体性的黄昏只不过是告别旧式主体性,走向新型主体性,从而迎来“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国内学者对于主体性的关注已久,一方面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文本的深入耕犁,另一方面也是面对现代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与反思所做的回应。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将主体性或者概括为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等,或者概括为自主性、主观性、创造性等。在西方学术界对于主体性已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反思,这种概念的界定近乎一种文字游戏。因此,对于主体性“是什么”抽象属性的探讨必须转向对主体性的现实生成的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言,“结果若无通向它的道路是没有生命力的”。
一、近代哲学对主体性问题的阐释所面临的理论困境
近代哲学对于主体阐释的基础是抽象的、单个的主体,而忽视了主体、意识存在的前提条件。黑格尔对康德批判的后果表明,真理之为真理,不是静止不变的、绝对的,它是认识意识发展的一个阶段。真理的确定性的判定标准不是先验的,而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的。主体不再是先验的主体,而是一个由潜能到现实的辩证发展着的主体。各种不同层次上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过是总体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而已,它的最高统一在绝对精神那里达到了终点。黑格尔仍然没能解决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同一性问题,而“只是把这一个问题偷换成它的主观思维如何‘想到’客观存在的问题” 。“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而黑格尔不把主观性和人格看作主体的谓语,反而把这些谓语弄成某种独立的东西,然后神秘地把这些谓语变成这些谓语的主体”。
所以,无论仅仅是单纯地从认识论的角度,或者从主体具体地历史的存在角度,都面临着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重要的是如何使二者统一起来,在对事物的历史的考察中理解事物本身,同时又理解历史。这一问题在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批判中才得以解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于主体性问题作了科学而系统地阐释。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科学阐释
(一)哲学新视域下的实践主体性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论述,“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经常被用来引证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 “主体性是人对世界包括人自身的实践性改造,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特性,是高扬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世界改造意义的特性”。 可以说,这种理解方式是从第一条中的“从主体出发”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倒退,将二者杂糅在一起的产物,所谓从“主体出发”在对主体性的阐释中无非仍然落脚在人的类本质上。这种理解方式既无法突出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从根本上更无法将马克思与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区别开来。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新视域,突出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在实践中产生的主体性“不再是什么人的本质和逻辑主体性,而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主体性了”。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主体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开始,对分工和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意识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在《形态》中,马克思理论的直接出发点是生产。社会物质生产不仅生产一种物,一种劳动的产品,而且还生产以主体性所处的社会关系为逻辑起点,马克思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从起初的价值观诉求转向了一种历史观认识。在对主体性思想的逻辑展幵中,马克思不仅实现了其研究起点的转变,即从主体性的内在价值到外在关系的转变。同时,对主体性的研究也从个体和类深入到人类社会生产过程的内部,对主体性的研究从人的类本质最终上升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生产所决定的人类历史的逻辑和从经济力量颠倒地决定人与社会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情境两方面阐释了主体性。
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着“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因此,生产什么和怎么生产这样一种生产的能力最终决定了人的历史性存在,而人类的历史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又决定着社会存在。正是人在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历史地制约人。因此,“当马克思用历史性解释原则去理解人时,他所理解的人不再是抽象的人, 而是现实的人”。自主活动是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已经能够看到的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可能性是以否行的形式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自身的性质无法实现颠倒的主体的在此颠倒,“过去由物质决定的个人生产方式由物质决定的消灭,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消灭,这种对立连同它的统一也同时被消灭”。因此,主体为了能够获得自由自主的活动,只能通过“自由人的联合”重新驾驭之前那些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才能消灭奴役性的分工。
三、历史唯物主义对主体性问题的科学阐释的当代启示
自20世纪以来,作为现代性标志的主体性由于现代性问题的暴露而不断地被消解、取消。就现代主体性问题与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表现出的同质性而言,对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研究仍然未被时代所超越。
在当代中国,主体性的存在与发展有着人的依赖关系与物的依赖关系并存的特有局面,主体性表现为物的依赖关系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双重境遇。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当代中国人的主体性发展已经表现为一种商品生产活动。主体性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一种能力的片面化,人的能力的发展被分工的需要所限制,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因此,对当代中国人的主体性现实而言,要超越主体性困境,就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原则。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对物的依赖表现为一种自觉的依赖,人们通过联合的方式占有物。主体性不仅通过物来确证,而且通过物有效的实现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在以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建设中,唯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本原则,才能进一步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体性发展的内在矛盾,最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多尔迈著,万俊人等译, 主体性的黄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第1页.
[2] 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3]萧前 杨耕,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第197页.
[4]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92页.
[5] 刘福森,从本体论到生存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