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三学生没有高一高二学生活跃,课堂所学又往往是反复的复习,没什么新意,所以课堂往往显得刻板、死气,怎样让风平浪静的课堂变得波涛汹涌呢?作者在高三教学过程中尝试进行了问题教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三学习 问题教学
我所教的是复读班的学生,他们做的题目更多,思考也更多,所以无论课内课外他们都会提出很多问题,包括学习、生活方方面面。我发现经常提问的同学思维敏捷,成绩有明显的进步,也不像一般复习生那样,整天一副忧郁的模样,反而显得很自信。于是我就想让更多的同学尝试问题学习,即寻找发现问题,积累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得更好、更开心。经过实践,同学们不但很感兴趣,而且原本辛苦的高三学习也变得轻松愉悦了。
一、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经过高三一年系统的复习,很多同学都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复读对他们来说则意味着做更多的练习,对题目挖得更深,可是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依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只要提出问题,无论多么简单,都反映他们某一个知识点上有漏洞,有时候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会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这是他勇于挑战的表现,也是他由易题逐渐向难题挑战的信心所在,要特别肯定他、鼓励他。当提问的风气覆盖到全班的时候,我就随时随地地知道哪些同学在学什么,学得怎么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从借助外援到内部消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做法是学生质疑,老师答疑;而我的做法是发现问题时先由学生内部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也要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想法,然后我帮助整理。这种教学一反传统的灌输,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我这样也验证了这一点。而且这样做最起码有三点好处:第一,合作解决问题把一个人的问题几个人的解答变成了大家的收获,人人得益;第二,质疑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且让他们有了信心,说到底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第三,从简单到深刻,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比如有人问:“岳飞的词作有什么特点?”原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要熟悉岳飞的词作就能回答;如果再做一点延伸,提问:“同时期还有哪些作家的作品有这样的特点?”这样学生知道的就不只是岳飞,还会知道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作家的词作及其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展思维了,思考的空间也就更广了。当我从幕前走到台后,把问题和学生推向大舞台,学生就没有退路了,他们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解决问题。他们从不敢接受到迎难而上;从无路可走到势如破竹,这个过程是他们挑战自我、重塑信心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会思考、提高能力的过程。其实当学生有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时候,老师也要随时做好补充的准备,所以说这种学习方式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较高要求,所以说:教学相长。
三、鼓励多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问题只有一种解答,语文学习不同于数理化学习,很多问题从不同的侧面思考,结果是不一样的。教学《淮阴侯列传》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韩信不能忍受南昌亭长“不为具食”之辱,却能忍受街头“俯出胯下”之奇耻大辱?有学生说,南昌亭长是他的朋友,却在他困难的时候置他于不顾,不是真正的朋友所为,所以他不能忍受,离开了他;而街头受辱,如果不忍很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也有学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从不能忍小忍之事到能忍奇耻大辱,正是他成长的标志,也是他能成大事的原因。还有学生说,韩信不忍朋友的“不为具食”,说明他有骨气;能钻胯下,正是他非同凡人的一面,你看他接受漂母的帮助时,一句掷地有声的“吾必有以重报”,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哪儿值得和那些街头小混混争一时之雄呢。这些解答你能轻易地否定一个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正是学生所欠缺的能力,语文教学千万不能把学生教成离了标准答案就不知道怎么办的书呆子。当然这也不是说语文学习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解答都可以。比如说教授《渔父》一文时,我为屈原设计了几条出路:(1)另就高枝:离开楚国,寻找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一样实现人生抱负;(2)著书立说:像司马迁那样,忍辱负重,不问政事,通过文字向世人表明心迹,一样能流传千古;(3)出世隐居:像陶渊明那样,寄情山水,独善其身,笑对人间百态;(4)同流合污:既然改变不了周围环境,就像渔父所说的那样“与世推移”,既能保全自己,又能享受荣华富贵。全班同学经过热烈的讨论明白了,屈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有选择死这条路,因为屈原一生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辅佐使楚国重整雄风,重新强大起来,当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楚国国都时,屈原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了,他对前途感到彻底绝望,此时的他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所以屈原的路只有一条。发散性思维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当然,像这样的讨论,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性格,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我们的课本有很多篇目都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探究,如果老师有意识地这样做了,学生的思维就肯定不一般。
四、更深入的提问,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当问题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主动性更强,求知欲望更高。于是我就经常有针对性地自带一些问题走进课堂。我带的问题往往有些难度,需要学生做更全面或更深入的思考,比如:“诗歌鉴赏和散文阅读中往往会问某些写景句子的艺术特色,请问这种题目该从哪些角度回答?试举例说明。”“文言文阅读中往往会遇到陌生的文言词语,请问该怎么推断含义?”这些问题有时候是前一天就已经布置的,有些是当堂布置当堂解决的,学生要有综合知识和应急能力。这是对他们的能力挑战,也是“炼真金”的时候,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从这些问题中积累解题思路和技巧。当然,为了不致“黔驴技穷”,我也不断更新“问题库”,所以说这一年我比别人思考得更多,积累得也更多。要特别感谢我的学生们,因为这一年我们在一种平等互助的气氛下取得了双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三学习 问题教学
我所教的是复读班的学生,他们做的题目更多,思考也更多,所以无论课内课外他们都会提出很多问题,包括学习、生活方方面面。我发现经常提问的同学思维敏捷,成绩有明显的进步,也不像一般复习生那样,整天一副忧郁的模样,反而显得很自信。于是我就想让更多的同学尝试问题学习,即寻找发现问题,积累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得更好、更开心。经过实践,同学们不但很感兴趣,而且原本辛苦的高三学习也变得轻松愉悦了。
一、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经过高三一年系统的复习,很多同学都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复读对他们来说则意味着做更多的练习,对题目挖得更深,可是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依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只要提出问题,无论多么简单,都反映他们某一个知识点上有漏洞,有时候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会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这是他勇于挑战的表现,也是他由易题逐渐向难题挑战的信心所在,要特别肯定他、鼓励他。当提问的风气覆盖到全班的时候,我就随时随地地知道哪些同学在学什么,学得怎么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从借助外援到内部消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做法是学生质疑,老师答疑;而我的做法是发现问题时先由学生内部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也要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想法,然后我帮助整理。这种教学一反传统的灌输,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我这样也验证了这一点。而且这样做最起码有三点好处:第一,合作解决问题把一个人的问题几个人的解答变成了大家的收获,人人得益;第二,质疑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且让他们有了信心,说到底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第三,从简单到深刻,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比如有人问:“岳飞的词作有什么特点?”原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要熟悉岳飞的词作就能回答;如果再做一点延伸,提问:“同时期还有哪些作家的作品有这样的特点?”这样学生知道的就不只是岳飞,还会知道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作家的词作及其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展思维了,思考的空间也就更广了。当我从幕前走到台后,把问题和学生推向大舞台,学生就没有退路了,他们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解决问题。他们从不敢接受到迎难而上;从无路可走到势如破竹,这个过程是他们挑战自我、重塑信心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会思考、提高能力的过程。其实当学生有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时候,老师也要随时做好补充的准备,所以说这种学习方式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较高要求,所以说:教学相长。
三、鼓励多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问题只有一种解答,语文学习不同于数理化学习,很多问题从不同的侧面思考,结果是不一样的。教学《淮阴侯列传》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韩信不能忍受南昌亭长“不为具食”之辱,却能忍受街头“俯出胯下”之奇耻大辱?有学生说,南昌亭长是他的朋友,却在他困难的时候置他于不顾,不是真正的朋友所为,所以他不能忍受,离开了他;而街头受辱,如果不忍很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也有学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从不能忍小忍之事到能忍奇耻大辱,正是他成长的标志,也是他能成大事的原因。还有学生说,韩信不忍朋友的“不为具食”,说明他有骨气;能钻胯下,正是他非同凡人的一面,你看他接受漂母的帮助时,一句掷地有声的“吾必有以重报”,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哪儿值得和那些街头小混混争一时之雄呢。这些解答你能轻易地否定一个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正是学生所欠缺的能力,语文教学千万不能把学生教成离了标准答案就不知道怎么办的书呆子。当然这也不是说语文学习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解答都可以。比如说教授《渔父》一文时,我为屈原设计了几条出路:(1)另就高枝:离开楚国,寻找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一样实现人生抱负;(2)著书立说:像司马迁那样,忍辱负重,不问政事,通过文字向世人表明心迹,一样能流传千古;(3)出世隐居:像陶渊明那样,寄情山水,独善其身,笑对人间百态;(4)同流合污:既然改变不了周围环境,就像渔父所说的那样“与世推移”,既能保全自己,又能享受荣华富贵。全班同学经过热烈的讨论明白了,屈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有选择死这条路,因为屈原一生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辅佐使楚国重整雄风,重新强大起来,当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楚国国都时,屈原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了,他对前途感到彻底绝望,此时的他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所以屈原的路只有一条。发散性思维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当然,像这样的讨论,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性格,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我们的课本有很多篇目都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探究,如果老师有意识地这样做了,学生的思维就肯定不一般。
四、更深入的提问,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当问题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主动性更强,求知欲望更高。于是我就经常有针对性地自带一些问题走进课堂。我带的问题往往有些难度,需要学生做更全面或更深入的思考,比如:“诗歌鉴赏和散文阅读中往往会问某些写景句子的艺术特色,请问这种题目该从哪些角度回答?试举例说明。”“文言文阅读中往往会遇到陌生的文言词语,请问该怎么推断含义?”这些问题有时候是前一天就已经布置的,有些是当堂布置当堂解决的,学生要有综合知识和应急能力。这是对他们的能力挑战,也是“炼真金”的时候,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从这些问题中积累解题思路和技巧。当然,为了不致“黔驴技穷”,我也不断更新“问题库”,所以说这一年我比别人思考得更多,积累得也更多。要特别感谢我的学生们,因为这一年我们在一种平等互助的气氛下取得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