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信息化和交际多模态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数字化时代提出的一种新要求,也已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主导模式。本文以江苏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开展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多模态信息获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在总体上提升其英语综合水平。
【关键词】多模态;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蓓(1979.03-),女,汉族,江苏启东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英语语言文学;陆晓华(1978.03-),男,江苏启东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民航英语应用、航空器维护。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一般立项项目“新媒介时代独立学院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南航金城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D-07)。
引言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与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进入了新媒介时代,一种全新的多模态表达形式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图像、颜色、声音、动画等这些人们传统习惯中被认为是副语言的符号在现代社会交流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文字符号一起形成了一种更为广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意义的构建。多模态话语的发展对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读写能力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全方面发展人才的需求。新伦敦小组成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新要求,即从传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转变成现代的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区域一体化、多元化和技术化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一、多模态与多元读写能力
1.多模态与多元读写能力的内涵。多模态指在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不同符号模态的混合体,也可以表示不同的符号资源被调动起来,在一个特定的文本中共同构建意义的各种方式。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模态的产生顺应时代的发展,多模态的交际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多元读写能力这个概念最早是1994年9月由英国的Norman Fairclough, Gunther Kress, 美国的James Gee 和澳大利亚的Mary Kalantzis等11名语言学家组成的“新伦敦小组”成员提出的。他们认为,多元读写教学法是以设计构建意义为教学理念,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和读写多模态意义的能力。国内外学者认为:多元读写能力既包含传统的语言读写能力,又涉及人们通过多模态接受系统而进行的有效交际。此外,它也是运用多种媒体、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最新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人与人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有着紧密的关系。
2.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研究。新伦敦小组于1996年提出的“多元读写教学法”,拓展了传统读写教学法的内涵和范围,并指出了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的新思路。Spiliotopoulos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理解各种模态的语篇能力、解读各种符号和图像意义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时能增强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Cameron 研究了全球化给语言教学带来的各种影响。国内在理论层面上展开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研究有:胡壮麟探讨了多元识读的涵义;朱永生介绍了国外多元读写实践项目,为国内外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张德禄提出了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建构多元读寫能力培养模式。实践层面上的研究有:韦琴红、张义君分别通过多元识读教学实践,考察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的运用情况和影响因素;孙先洪等提出了建构基于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框架的ESP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拓展ESP英语学习的时空。然而,目前国内在探讨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多元读写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考察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的现状如何?
多元读写教学模式能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水平是否随着多元读写能力的增强而有所提高?
2.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的受试对象均为江苏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确保研究对象的可比性,本研究确定实验组(50人),控制组(50人)均为平行班。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和新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比较接近,两项变量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组学生在英语综合成绩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为了对比研究教学效果,实验组采用多元读写教学模式,控制组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3.研究工具。本文的研究工具有两种:实验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表和实验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测试。
(1)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表。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对多元读写能力的了解程度和所持的看法、多元读写能力的具体评估、学生多元读写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学习兴趣的评估。自我评估表在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利用课前时间发放给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学生填完后当场收回。评估表的题目采用了里克特五级量表,每题给出很好、较好、一般、不好、差(或者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5个备选答案,每个选项对应的分值分别是5、4、3、2和1。要求受试者在匿名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选出相应的答案。
为了保证受试的自我评估能够包含研究者要求的基本内容,研究者在评估表中做了以下说明: 学生对多元读写能力的了解程度和所持的看法的评估主要包括:1)了解多元读写能力的含义;2)对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具备清晰的认识。
(2)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测试。本研究对两次英语水平测试(大一新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和第二学期期末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分数统计,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程度以及多元读写能力的提高程度。作为测量学生英语成绩的工具分别是2015年9月的新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卷和2016年6月的大学英语期末测试卷,题型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相同,满分为100分。
4.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填写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表,学生两次英语综合水平测试以及开放式问题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研究使用SPSS 20.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实验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变化情况,以及探讨多元读写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中的有效性。
笔者担任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后把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表发放给两组受试填写,填完后当场收回。实验组发放评估表50份,收回有效评估表49份,回收率98%;控制组发放评估表50份,收回有效评估表45份,回收率90%。笔者选取该校2015级非英语专业大一两个平行班的100名学生,包括实验组50人和控制组50人,进行了为期一学年(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的教学实验。笔者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受试进行了英语综合水平测试,并对其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比试验后两组受试在实施一个学年的不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后的英语学习效果,并考察英语水平和多元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
5.教学实施过程。为了对比研究教学效果,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控制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包括新课导入、课堂知识点讲解以及课后习题讲练等,教师授课时配以恰当的身势、手势、眼神、及表情等以辅助英语教学。
实验组的授课方式是笔者以新伦敦小组提出的“设计构建意义”作为教学理念,采取多元读写教学法,对实验组开展多元化、生动化及立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该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
1.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结果。在实验前的自我评估中,两组受试对多元读写能力的了解程度和所持看法的自我评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后的统计结果表明两组受试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实验前,两组学生对多元读写能力的含义和对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并不十分清楚。而试验后实验组的学生普遍理解了多元读写能力的含义,并对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而控制组在试验后对多元读写能力的含义的了解程度和所持看法的自我评估与实验前没有显著差异。
实验前两组受试的多元读写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学习兴趣的自我评估没有明显差异,但实验后两组受试的自我评估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认为,他们提高了在信息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多元读写教学模式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热情,提升了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而控制组学生在英语學习中仍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没有明显提高。
2.英语综合水平测试结果。前测实验组的平均分为73.12,控制组为74.28,控制组比实验组的平均分高1.16分,P= 0.286 > 0.05,表明两个受试组在本教学实验开始之前,在英语综合水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后测实验组的平均分为81.16,控制组为76.32,实验组比控制组的平均分高4.84分,P= 0.017< 0.05,说明经过一学年的不同英语教学模式的学习后,两组受试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提高程度明显高于控制组,两组在英语综合水平上呈显著性差异。
四、结论
多模态语境下的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是数字化时代对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提出的一种新要求,也是英语教学实践的一个新尝试,为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多元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的英语综合测试成绩和控制班相比有明显提升。实施该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其多模态读写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增强了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主题式课堂、PPT课件制作和展示等给予了学生多元读写能力提升的平台,今后,英语教学还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静.大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探究——基于PPT课堂展示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6(1):106-111.
[2]蒋婷婷.多模态语境下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实证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5-109.
[3]Baldry,A.
【关键词】多模态;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蓓(1979.03-),女,汉族,江苏启东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英语语言文学;陆晓华(1978.03-),男,江苏启东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民航英语应用、航空器维护。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一般立项项目“新媒介时代独立学院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南航金城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D-07)。
引言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与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进入了新媒介时代,一种全新的多模态表达形式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图像、颜色、声音、动画等这些人们传统习惯中被认为是副语言的符号在现代社会交流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文字符号一起形成了一种更为广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意义的构建。多模态话语的发展对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读写能力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全方面发展人才的需求。新伦敦小组成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新要求,即从传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转变成现代的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区域一体化、多元化和技术化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一、多模态与多元读写能力
1.多模态与多元读写能力的内涵。多模态指在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不同符号模态的混合体,也可以表示不同的符号资源被调动起来,在一个特定的文本中共同构建意义的各种方式。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模态的产生顺应时代的发展,多模态的交际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多元读写能力这个概念最早是1994年9月由英国的Norman Fairclough, Gunther Kress, 美国的James Gee 和澳大利亚的Mary Kalantzis等11名语言学家组成的“新伦敦小组”成员提出的。他们认为,多元读写教学法是以设计构建意义为教学理念,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和读写多模态意义的能力。国内外学者认为:多元读写能力既包含传统的语言读写能力,又涉及人们通过多模态接受系统而进行的有效交际。此外,它也是运用多种媒体、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最新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人与人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有着紧密的关系。
2.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研究。新伦敦小组于1996年提出的“多元读写教学法”,拓展了传统读写教学法的内涵和范围,并指出了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的新思路。Spiliotopoulos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理解各种模态的语篇能力、解读各种符号和图像意义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时能增强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Cameron 研究了全球化给语言教学带来的各种影响。国内在理论层面上展开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研究有:胡壮麟探讨了多元识读的涵义;朱永生介绍了国外多元读写实践项目,为国内外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张德禄提出了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建构多元读寫能力培养模式。实践层面上的研究有:韦琴红、张义君分别通过多元识读教学实践,考察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的运用情况和影响因素;孙先洪等提出了建构基于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框架的ESP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拓展ESP英语学习的时空。然而,目前国内在探讨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多元读写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考察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的现状如何?
多元读写教学模式能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水平是否随着多元读写能力的增强而有所提高?
2.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的受试对象均为江苏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确保研究对象的可比性,本研究确定实验组(50人),控制组(50人)均为平行班。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和新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比较接近,两项变量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组学生在英语综合成绩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为了对比研究教学效果,实验组采用多元读写教学模式,控制组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3.研究工具。本文的研究工具有两种:实验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表和实验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测试。
(1)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表。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对多元读写能力的了解程度和所持的看法、多元读写能力的具体评估、学生多元读写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学习兴趣的评估。自我评估表在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利用课前时间发放给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学生填完后当场收回。评估表的题目采用了里克特五级量表,每题给出很好、较好、一般、不好、差(或者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5个备选答案,每个选项对应的分值分别是5、4、3、2和1。要求受试者在匿名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选出相应的答案。
为了保证受试的自我评估能够包含研究者要求的基本内容,研究者在评估表中做了以下说明: 学生对多元读写能力的了解程度和所持的看法的评估主要包括:1)了解多元读写能力的含义;2)对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具备清晰的认识。
(2)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测试。本研究对两次英语水平测试(大一新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和第二学期期末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分数统计,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程度以及多元读写能力的提高程度。作为测量学生英语成绩的工具分别是2015年9月的新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卷和2016年6月的大学英语期末测试卷,题型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相同,满分为100分。
4.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填写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表,学生两次英语综合水平测试以及开放式问题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研究使用SPSS 20.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实验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变化情况,以及探讨多元读写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中的有效性。
笔者担任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后把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表发放给两组受试填写,填完后当场收回。实验组发放评估表50份,收回有效评估表49份,回收率98%;控制组发放评估表50份,收回有效评估表45份,回收率90%。笔者选取该校2015级非英语专业大一两个平行班的100名学生,包括实验组50人和控制组50人,进行了为期一学年(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的教学实验。笔者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受试进行了英语综合水平测试,并对其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比试验后两组受试在实施一个学年的不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后的英语学习效果,并考察英语水平和多元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
5.教学实施过程。为了对比研究教学效果,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控制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包括新课导入、课堂知识点讲解以及课后习题讲练等,教师授课时配以恰当的身势、手势、眼神、及表情等以辅助英语教学。
实验组的授课方式是笔者以新伦敦小组提出的“设计构建意义”作为教学理念,采取多元读写教学法,对实验组开展多元化、生动化及立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该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
1.多元读写能力自我评估结果。在实验前的自我评估中,两组受试对多元读写能力的了解程度和所持看法的自我评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后的统计结果表明两组受试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实验前,两组学生对多元读写能力的含义和对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并不十分清楚。而试验后实验组的学生普遍理解了多元读写能力的含义,并对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而控制组在试验后对多元读写能力的含义的了解程度和所持看法的自我评估与实验前没有显著差异。
实验前两组受试的多元读写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学习兴趣的自我评估没有明显差异,但实验后两组受试的自我评估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认为,他们提高了在信息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多元读写教学模式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热情,提升了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而控制组学生在英语學习中仍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没有明显提高。
2.英语综合水平测试结果。前测实验组的平均分为73.12,控制组为74.28,控制组比实验组的平均分高1.16分,P= 0.286 > 0.05,表明两个受试组在本教学实验开始之前,在英语综合水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后测实验组的平均分为81.16,控制组为76.32,实验组比控制组的平均分高4.84分,P= 0.017< 0.05,说明经过一学年的不同英语教学模式的学习后,两组受试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提高程度明显高于控制组,两组在英语综合水平上呈显著性差异。
四、结论
多模态语境下的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是数字化时代对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提出的一种新要求,也是英语教学实践的一个新尝试,为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多元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的英语综合测试成绩和控制班相比有明显提升。实施该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其多模态读写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增强了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主题式课堂、PPT课件制作和展示等给予了学生多元读写能力提升的平台,今后,英语教学还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静.大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探究——基于PPT课堂展示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6(1):106-111.
[2]蒋婷婷.多模态语境下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实证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5-109.
[3]Baldr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