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重要课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开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起学习的动力,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新课标教科书在每一课巧妙的设置了引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上)《西周兴亡》一课就有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立,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学生齐读或作为教师教学导入语。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新课标教材辅栏设置的读读、议议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如:《春秋争霸》一课中辅栏中议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地引入对该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不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作正面引导和鼓励即可。
  在新课标下,教材只是种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质疑问难,促进积极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历史认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权威。如讲述《张骞通西域》一课后学生问:“匈奴人采用了那些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张骞为他们效力?”讲《秦末农民起义》时有学生问:吴广是怎样被杀害的?是谁杀害的?甚至还有学生质疑教科书上的内容,如讲夏朝的建立者是谁时,竟有学生问我:老师,夏朝的建立者真的是禹吗?我看应该是他的儿子启才对。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的质疑,形成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和习惯,逐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为了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真实的李鸿章。我设计了一个“李鸿章,爱国者或卖国贼?”的课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撰写简单人物评传。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一个课题结束的时候,学习小组提交了一份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观点清楚的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就连以前最不爱背书的学生也忙前忙后地收集起了资料,在辩论赛上,大家在为辩手们的精彩表现喝彩之余,自己也无形中接触到了大量鲜活的例子,从而比较前面地了解到了真实的李鸿章,而且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及团体意识也都有所增强。初次尝到胜利的果实后,我又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秦始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或是失败了?”的辩论赛,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针对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台独”和台湾归属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着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开展了“台湾—想说分手也很难”的时事开讲活动。
  五、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和公孙贾的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上我知道了我的这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总之,新课标下的教学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努力思索新思路、新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尽可能多多启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单一的教材中走出来,把历史学活学好。
其他文献
审美能力像推理能力和道德观念一样,是需要唤起、引导和培养的。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唤起、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可以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应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与表现方面  正确的观察及表现方法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试想,如果学生连起码的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都没有掌握,那他们又如何去领会事物或者艺术品的美呢?美
期刊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团体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精神面貌和生命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校季运动会,在隆重的运动会开幕式上,往往少不了由数千名学生进行的大型团体操表演。历时数月排练而成的团体操,是运动与艺术的结晶,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力量的震撼,催人奋进。  一、团体操排练,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生活在90年代的学生多半缺乏磨难教育,团体操的
期刊
摘要: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现状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背景,本文提出构建一种全新的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平台,它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过程性教学评价工作变得更便捷、更全面、更科学。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过程性评价;评价系统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发展现状  多年来,尽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仍然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其主要原因有:(1)教无定法。即使教学内
期刊
幼师生以“说、唱、弹、跳、画”为主修内容,对历史学习普遍不重视,教学效果不佳一直令从事幼师历史教学的同仁头疼。笔者曾想尽办法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效果都十分有限。直到学校开展一场“衣之变迁,回顾中国”的服饰大赛,现场鲜明深刻的历史印象和热烈的氛围引发了我对幼师历史教学途径的一些新思考。  这次服饰大赛以“穿在身上的历史”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废弃报纸等材料制成服装,演绎建国六十年来的沧桑巨
期刊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乞丐,行乞的方式很特别,身上带一块石头,走到富翁家,对富翁说:“我想做一锅石头汤喝”。富翁很奇怪:“石头怎样做汤喝?”乞丐讲:“做汤得有一口锅吧。”富翁拿来了锅。乞丐讲:“做汤得放点儿水吧。”富翁舀来了水。乞丐讲:“还得放点儿油、盐、味精……”富翁一一满足了乞丐的要求,最后,乞丐喝到了鲜美可口的石头汤。  从故事的表面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于用计谋的乞丐,他似乎设计了一个圈套
期刊
摘要:宋朝教育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由此得出“因材施教”,即注重个体差异教学,而今注重差异教育,已成为教育界日益重视和提倡的教育理念,这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这一理念的延续和发展。本文就是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让差异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资源的这一观点,旨在激发教师正确对待学生差异,顺应学生差异,挖掘学生差异,从而有效地利用差异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个体差异    
期刊
摘要:《PhotoShop》课程是目前部分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文从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任务驱动法教学,阐述了青岛高新职业学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PhotoShop;教学改革;任务驱动式    一、PhotoSho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PhotoShop图片处理与制作作为一种“技能”
期刊
有人将教师工作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这并不夸张,而且恰如其分。而在神圣的教师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这个称号便是作为班主任的无尚光荣。  班主任真正的乐趣是育人的乐趣,与孩子每天心灵接触过程的乐趣。  “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以前,你自己是否造就成了一个人?你自己是否是人们心中的模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物质上的爱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由于职业教育的方向应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就决定了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素质、提高职业技能是有别于普通高中或高校教学的重要参考指标。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工作角色为出发来创设工作情境,通过在工作情境中完成任务来习得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在这个背
期刊
首先我要说的是本文不是某一具体的教学法,而是对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我对于教育的总的观点。  知识是什么?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显而易见,这是人们都轻易感觉到的。知识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相互间有错综复杂关系,且有内在联系的系统。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在不断的生成,不断地在以自己的客观规律生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一样事物,但是又绝不仅仅是一样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