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创新模式“ 自主探究学习 ”。“ 自主探究学习 ” 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密切联系起来。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的“ 自主探究学习 ”。
1 “ 自主探究学习 ”的内涵
所谓“ 自主探究学习 ”,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问题作引导,使学生自己设计与完成实验,并收集、 分析、 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的兴趣、 习惯和学习能力。
2 “ 自主探究学习 ”的实践
分层指导, 灵活训练。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上, 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开展思维加工, 才能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 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 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新学的知识, 然后, 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 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的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 对于上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的知识的基础上, 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 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 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层各自练习, 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产生原则,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开放性原则的主要举措, 是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的有效方法。
下面是《苯 》的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的一次实践活动。
2.1 课题引入与问题提出
首先介绍有关苯的发现史资料,并给出有关苯的相对分子量: 78和碳的百分含量: 92 . 3%。请学生计算得出苯的分子式: C6H6。从碳、氢原子比值看,苯是一种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烃。通过前面烯烃、炔烃两类不饱和烃的学习 ,利用不饱和度的知识,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进行讨论,写出苯的一些可能的结构简式。在这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针对提出的各种假设和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让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2.2 引导学生设计与实验探究
学生由于受到前面所学知识的影响,写出的可能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假如苯分子中含有这样的官能团,那么苯应该具有哪些性质呢? 应该与烯烃、炔烃相似的化学性质。那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又会怎样呢? 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乙烯、乙炔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那又该怎样用实验来验证苯是否具有这样的结构呢?由此学生设计出这样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写出的苯的结构是否正确: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各加入1mL苯,振荡。学生分组进行以上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2.3 启发引导与分析归纳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此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推测的可能结构是错误的,苯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这样,就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到新的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去了。
2.4 小结
通过计算、讨论与实验,学生自己得出苯的分子结构。在教学中,由于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己分析和归纳,亲身体验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为学生的今后的学习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有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4 “自主探究学习”的思考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中心,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教师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 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不怕学生出错,也允许学生出错。并应尽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培养,可以缩短时间,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会持续增长。
1 “ 自主探究学习 ”的内涵
所谓“ 自主探究学习 ”,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问题作引导,使学生自己设计与完成实验,并收集、 分析、 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的兴趣、 习惯和学习能力。
2 “ 自主探究学习 ”的实践
分层指导, 灵活训练。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上, 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开展思维加工, 才能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 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 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新学的知识, 然后, 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 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的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 对于上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的知识的基础上, 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 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 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层各自练习, 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产生原则,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开放性原则的主要举措, 是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的有效方法。
下面是《苯 》的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的一次实践活动。
2.1 课题引入与问题提出
首先介绍有关苯的发现史资料,并给出有关苯的相对分子量: 78和碳的百分含量: 92 . 3%。请学生计算得出苯的分子式: C6H6。从碳、氢原子比值看,苯是一种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烃。通过前面烯烃、炔烃两类不饱和烃的学习 ,利用不饱和度的知识,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进行讨论,写出苯的一些可能的结构简式。在这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针对提出的各种假设和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让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2.2 引导学生设计与实验探究
学生由于受到前面所学知识的影响,写出的可能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假如苯分子中含有这样的官能团,那么苯应该具有哪些性质呢? 应该与烯烃、炔烃相似的化学性质。那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又会怎样呢? 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乙烯、乙炔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那又该怎样用实验来验证苯是否具有这样的结构呢?由此学生设计出这样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写出的苯的结构是否正确: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各加入1mL苯,振荡。学生分组进行以上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2.3 启发引导与分析归纳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此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推测的可能结构是错误的,苯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这样,就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到新的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去了。
2.4 小结
通过计算、讨论与实验,学生自己得出苯的分子结构。在教学中,由于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己分析和归纳,亲身体验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为学生的今后的学习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有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4 “自主探究学习”的思考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中心,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教师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 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不怕学生出错,也允许学生出错。并应尽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培养,可以缩短时间,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会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