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鼓吹乐是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器乐合奏形式,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种之一。鲁西南鼓吹乐的特有乐器是铜杆唢呐,因而它也是山东鼓吹乐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主要依托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而生存。本文分析考察鲁西南鼓吹乐在婚嫁仪式中的功能变迁,展现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演变轨迹,从而,为保护鲁西南鼓吹乐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鲁西南鼓吹乐;功能变迁;历史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婚嫁仪式中的鲁西南鼓吹乐无论在曲目上还是调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以前的吹打乐队也在人数、乐器、曲目上做出了改变,增添了许多潮流元素,比如改编一些流行曲目,甚至有些鼓吹乐队班社中加入了一些流行的管弦乐器。虽然鲁西南鼓吹乐屡屡创新,但作为其生存土壤的婚嫁仪式并未发生太多变化,依然遵循着固有的传统。
一、婚嫁仪式中鲁西南鼓吹乐的现状
现代的婚礼一般都比较简单,删去了许多繁文缛节,而只对必要礼数有所保留,过去两天的仪式也浓缩为一天。现代婚礼前,主事人家一般不直接找鼓吹班社,而是聘用服务周全、对婚礼设计独特的婚庆公司。以往传统婚嫁仪式中的重头戏被婚庆公司抢去不少风头,但是,在整个婚嫁仪式过程中,鼓吹乐也是少不了的。
在婚礼进行的那一天,一大清早,主事人家会在房顶上安一个大功率喇叭,开始放《百鸟朝凤》和一些流行歌曲。已不再是以往的鼓吹乐班社的即兴表演。到了8点左右开始迎亲时,鼓吹乐班社才开着汽车赶来。
迎亲,讲究的人家会在道路的两旁摆放许多双响炮和烟花,随着接亲的轿车徐徐开出村外,鼓吹乐班社在车子后面与烟花齐鸣。到了村外便不再吹奏,全部都上车踏上迎亲的路途,一般吹奏《抬花轿》。
披红,鼓吹乐班社在披红的村子外面和新郎一块下车,跟随新郎去亲戚的门口披红,吹奏《五字开门》。
接亲,到新娘家接亲的一路上,鼓吹乐班社不是主角,而是婚庆公司的礼炮,一般有两门礼炮在一辆汽车上装载着,开在最前面,边走边放,颇为壮观。到了新娘家里,鼓吹乐班社开始跟随新郎拜见新娘家的亲人,然而也只是吹奏一小段时间,随着新郎进入新娘的家,鼓吹乐班社便和一起来的人喝茶,吃一些甜点。这时一般吹奏《婚礼曲》等。
拜堂,将新娘接到家中,有专门的婚庆公司的婚礼司仪专门主持,而非原来的每个院的主事人。这时鼓吹乐班社吹奏一些流行歌曲和传统曲目。鼓吹乐与鞭炮齐鸣,人们熙熙攘攘,这也是鼓吹乐最后的表演了。
到了晚上,娱乐节目也不是鼓吹乐的合奏,而是搭台唱戏或者是请来一个歌舞团。最近几年请歌舞团的唱歌的比较多,并且效果比较好,而搭台唱戏则效果反之,很少有去听戏的,去的大多数都是上年纪的老人。现代生活中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喜欢电子琴、电吉他等新型乐器,这些流行乐器的出现也给鼓吹乐班社带来较大的压力。
时过境迁,在现代化社会里,鲁西南鼓吹乐褪去昔日的繁华,为新的潮流所淹没。不同年代婚嫁仪式中所表现出来的鲁西南鼓吹乐的功能及其作用,或许能够让我们看到它的发展轨迹,推测它的变迁的方向,以使它能够恢复往日的光彩。鲁西南鼓吹乐在婚嫁仪式中有为新人祈福、迎福纳吉的作用,始终围绕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这些美好的主题而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嘉祥县这个民风古朴的地方,憨厚老实的农民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而在婚嫁仪式中,这嘹亮欢快的鼓吹乐彻底的表达出他们的心声,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祝愿。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婚姻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富有现代气息。婚嫁仪式中的鼓吹乐将何去何从?通过上文对婚嫁仪式中鲁西南鼓吹乐不同时代变迁的分析,我坚信前方的路是光明的,鲁西南鼓吹乐班是应仪式而生,也将会应仪式而长!
二、鲁西南鼓吹乐变迁的动力机制
人类学家始终关注社会变迁的主题。鲁西南鼓吹乐的时空的变迁包含了历史的线索,但变迁的因果关系及其速度不是本文所特别注意的。鼓吹乐最早为统治者所用于祭祀礼仪中,在这神圣的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阶段可谓是娱神阶段。再向后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娱神的功能稍微减弱,娱人的功能增加,鼓吹乐作为统治者的嘉奖来赐予有功之人。再后来鼓吹乐传入民间,它的古朴喜庆的风格曲调,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爱,并且与各地的民俗相互吸收、融入,成为活在民间的瑰宝。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形形色色的婚礼不断出现,呈多样性发展,对于鲁西南鼓吹乐这种传统曲目的要求也大为减少。但同时人们的思想解放,眼界开阔,这也给鲁西南鼓吹乐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重新活跃在舞台上的新契机。
新曲目和新乐器的融入吸纳。新中国成立时期,鲁西南鼓吹乐的曲目基本上是传统曲目,并没有较大的创新。这个时期的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虽说是铲除了封建迷信,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是保留着封建思想的残余。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文化和思想不断涌现,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以前的封建礼数的束缚也逐渐减弱。鼓吹乐也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是流行音乐的冲击,现代流行音乐广泛传唱与大街小巷,甚至连牙牙学语的小孩也能够哼几句《最炫民族风》等。当然,鲁西南鼓吹乐也能够将这些新的音乐符号具有创新手段的更好的融入到鼓吹乐之中,使得这一古老的传统曲目也能够焕发新的气息,新的活力。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请的一个鼓吹乐班社,在闲暇之余吹奏一些《月亮之上》等一些流行音乐,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年轻的乐师的改编。
女性演奏者的加入。在解放初期,人们的思想保守,在鲁西南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没有女性角色的出现。当然鲁西南鼓吹乐也逃不脱这一思想的束缚,并且这一时期的这个行业不仅传男不传女,也是传内不传外。进入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虽然有的行业对女性仍保留歧视,但大部分行业都会有女性的切入。鲁西南鼓吹乐也打破这种桎梏,开始招收女性乐师。如今在嘉祥县地区,基本上每一个鼓吹乐班社都会有一名女性,她们大部分負责敲击铜钹,对笙的吹奏大部分还是男性。 三、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与思考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民间存在的一些口头传授,行为传承的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这些宝贵的财富应该能够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保护。
1.植根民间乐土,礼乐的回归
文化要想更好的活着,必须要有营养的供给,而对于鲁西南鼓吹乐的供给自然来自民间民俗。任何文化的兴盛,都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才能够走向复兴。鲁西南鼓吹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曲目丰富、技艺高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最重要的是它能够作为仪式用乐,与社会生活、当地习俗紧密联系,这是鲁西南鼓吹乐能够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的源头所在。嘉祥县这个地区受礼数的制约比较严重,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所以,鲁西南鼓吹乐必须与当地的礼俗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中依然发挥其他乐曲不能够替代的礼乐的作用。只有这样,它才能够赢得更加广泛的民众基础,其养料供给才能够更宽阔,其生命力必然更加长久旺盛。
2.鲁西南鼓吹乐自身的规范,政府的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各个地方兴起大肆发觉自己地区的民间文化,于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台前,以完成政府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策略。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关注的同时,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也就出现了。鲁西南鼓吹乐在这方面也应该加强规范,我们提倡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不能够抛弃传统的技艺。另外,政府在鲁西南鼓吹乐的保护中也应该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促使鲁西南鼓吹乐保护工作的顺利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收入成为传承鲁西南鼓吹乐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增加这些艺人的补贴,以弥补他们微薄的收入,这样能够较好的引导年轻人来传承鲁西南鼓吹乐。
3.海纳百川,鲁西南鼓吹乐的创新
鲁西南鼓吹乐的创新必须要能够奏出时代感,而不是墨守成规、不求变化,现代的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新鲜的、不拘一格的个性创造。所以,在鲁西南鼓吹乐中也应该能够体现出海纳百川的气势,在面对流行音乐、流行乐器的挑战时,能够在充分发掘继承传统的情况下,去吸收、去融合这些新生代音乐的力量。这种创新的前提是必须立足于自己的传统,这些传统曲目和调式是鲁西南鼓吹乐的精华,是永远都不能够抛弃的,而对于那些摇滚、爵士、蓝调等音乐的吸收只是起到一个扩充作用。除此之外,对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也是鲁西南鼓吹乐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一些音响、电脑等高科技的应用更加普及。总之,鲁西南鼓吹乐的创新还是在生活中,对于生活,对于实践的理解才是创新之源泉。
这些年来,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涌现出来,不同的文化在一起碰撞、交流,相互融合。鲁西南鼓吹乐也不例外,在现代化的潮流中不断改变着自己,努力适应着人们的生活。透过这种历时的变迁,我们能够大致的看出鲁西南鼓吹乐的变化,它是活在民间的瑰宝,它见证的是厚重的历史,述说着的是人们朴实的生活。
鲁西南鼓吹乐是深深扎根在礼俗中的传统音乐,所以,保护礼俗的延续也就是保护这种传统音乐的传承。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维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看到的鲁西南鼓吹乐并不是一个凝滞的状态,其相互融合的礼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深入乡村,我们就会发现乡村的变化无处不在,传统的延续与变化在每一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这种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冲击并非突然的,而是一种渐变的过程。鲁西南鼓吹乐是活着的传统,但是最近几年也流露出一股新生的朝气,我相信它一定能够长久的活躍在民间这片沃土。
关键词:鲁西南鼓吹乐;功能变迁;历史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婚嫁仪式中的鲁西南鼓吹乐无论在曲目上还是调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以前的吹打乐队也在人数、乐器、曲目上做出了改变,增添了许多潮流元素,比如改编一些流行曲目,甚至有些鼓吹乐队班社中加入了一些流行的管弦乐器。虽然鲁西南鼓吹乐屡屡创新,但作为其生存土壤的婚嫁仪式并未发生太多变化,依然遵循着固有的传统。
一、婚嫁仪式中鲁西南鼓吹乐的现状
现代的婚礼一般都比较简单,删去了许多繁文缛节,而只对必要礼数有所保留,过去两天的仪式也浓缩为一天。现代婚礼前,主事人家一般不直接找鼓吹班社,而是聘用服务周全、对婚礼设计独特的婚庆公司。以往传统婚嫁仪式中的重头戏被婚庆公司抢去不少风头,但是,在整个婚嫁仪式过程中,鼓吹乐也是少不了的。
在婚礼进行的那一天,一大清早,主事人家会在房顶上安一个大功率喇叭,开始放《百鸟朝凤》和一些流行歌曲。已不再是以往的鼓吹乐班社的即兴表演。到了8点左右开始迎亲时,鼓吹乐班社才开着汽车赶来。
迎亲,讲究的人家会在道路的两旁摆放许多双响炮和烟花,随着接亲的轿车徐徐开出村外,鼓吹乐班社在车子后面与烟花齐鸣。到了村外便不再吹奏,全部都上车踏上迎亲的路途,一般吹奏《抬花轿》。
披红,鼓吹乐班社在披红的村子外面和新郎一块下车,跟随新郎去亲戚的门口披红,吹奏《五字开门》。
接亲,到新娘家接亲的一路上,鼓吹乐班社不是主角,而是婚庆公司的礼炮,一般有两门礼炮在一辆汽车上装载着,开在最前面,边走边放,颇为壮观。到了新娘家里,鼓吹乐班社开始跟随新郎拜见新娘家的亲人,然而也只是吹奏一小段时间,随着新郎进入新娘的家,鼓吹乐班社便和一起来的人喝茶,吃一些甜点。这时一般吹奏《婚礼曲》等。
拜堂,将新娘接到家中,有专门的婚庆公司的婚礼司仪专门主持,而非原来的每个院的主事人。这时鼓吹乐班社吹奏一些流行歌曲和传统曲目。鼓吹乐与鞭炮齐鸣,人们熙熙攘攘,这也是鼓吹乐最后的表演了。
到了晚上,娱乐节目也不是鼓吹乐的合奏,而是搭台唱戏或者是请来一个歌舞团。最近几年请歌舞团的唱歌的比较多,并且效果比较好,而搭台唱戏则效果反之,很少有去听戏的,去的大多数都是上年纪的老人。现代生活中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喜欢电子琴、电吉他等新型乐器,这些流行乐器的出现也给鼓吹乐班社带来较大的压力。
时过境迁,在现代化社会里,鲁西南鼓吹乐褪去昔日的繁华,为新的潮流所淹没。不同年代婚嫁仪式中所表现出来的鲁西南鼓吹乐的功能及其作用,或许能够让我们看到它的发展轨迹,推测它的变迁的方向,以使它能够恢复往日的光彩。鲁西南鼓吹乐在婚嫁仪式中有为新人祈福、迎福纳吉的作用,始终围绕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这些美好的主题而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嘉祥县这个民风古朴的地方,憨厚老实的农民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而在婚嫁仪式中,这嘹亮欢快的鼓吹乐彻底的表达出他们的心声,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祝愿。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婚姻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富有现代气息。婚嫁仪式中的鼓吹乐将何去何从?通过上文对婚嫁仪式中鲁西南鼓吹乐不同时代变迁的分析,我坚信前方的路是光明的,鲁西南鼓吹乐班是应仪式而生,也将会应仪式而长!
二、鲁西南鼓吹乐变迁的动力机制
人类学家始终关注社会变迁的主题。鲁西南鼓吹乐的时空的变迁包含了历史的线索,但变迁的因果关系及其速度不是本文所特别注意的。鼓吹乐最早为统治者所用于祭祀礼仪中,在这神圣的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阶段可谓是娱神阶段。再向后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娱神的功能稍微减弱,娱人的功能增加,鼓吹乐作为统治者的嘉奖来赐予有功之人。再后来鼓吹乐传入民间,它的古朴喜庆的风格曲调,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爱,并且与各地的民俗相互吸收、融入,成为活在民间的瑰宝。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形形色色的婚礼不断出现,呈多样性发展,对于鲁西南鼓吹乐这种传统曲目的要求也大为减少。但同时人们的思想解放,眼界开阔,这也给鲁西南鼓吹乐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重新活跃在舞台上的新契机。
新曲目和新乐器的融入吸纳。新中国成立时期,鲁西南鼓吹乐的曲目基本上是传统曲目,并没有较大的创新。这个时期的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虽说是铲除了封建迷信,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是保留着封建思想的残余。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文化和思想不断涌现,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以前的封建礼数的束缚也逐渐减弱。鼓吹乐也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是流行音乐的冲击,现代流行音乐广泛传唱与大街小巷,甚至连牙牙学语的小孩也能够哼几句《最炫民族风》等。当然,鲁西南鼓吹乐也能够将这些新的音乐符号具有创新手段的更好的融入到鼓吹乐之中,使得这一古老的传统曲目也能够焕发新的气息,新的活力。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请的一个鼓吹乐班社,在闲暇之余吹奏一些《月亮之上》等一些流行音乐,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年轻的乐师的改编。
女性演奏者的加入。在解放初期,人们的思想保守,在鲁西南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没有女性角色的出现。当然鲁西南鼓吹乐也逃不脱这一思想的束缚,并且这一时期的这个行业不仅传男不传女,也是传内不传外。进入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虽然有的行业对女性仍保留歧视,但大部分行业都会有女性的切入。鲁西南鼓吹乐也打破这种桎梏,开始招收女性乐师。如今在嘉祥县地区,基本上每一个鼓吹乐班社都会有一名女性,她们大部分負责敲击铜钹,对笙的吹奏大部分还是男性。 三、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与思考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民间存在的一些口头传授,行为传承的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这些宝贵的财富应该能够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保护。
1.植根民间乐土,礼乐的回归
文化要想更好的活着,必须要有营养的供给,而对于鲁西南鼓吹乐的供给自然来自民间民俗。任何文化的兴盛,都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才能够走向复兴。鲁西南鼓吹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曲目丰富、技艺高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最重要的是它能够作为仪式用乐,与社会生活、当地习俗紧密联系,这是鲁西南鼓吹乐能够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的源头所在。嘉祥县这个地区受礼数的制约比较严重,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所以,鲁西南鼓吹乐必须与当地的礼俗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中依然发挥其他乐曲不能够替代的礼乐的作用。只有这样,它才能够赢得更加广泛的民众基础,其养料供给才能够更宽阔,其生命力必然更加长久旺盛。
2.鲁西南鼓吹乐自身的规范,政府的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各个地方兴起大肆发觉自己地区的民间文化,于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台前,以完成政府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策略。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关注的同时,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也就出现了。鲁西南鼓吹乐在这方面也应该加强规范,我们提倡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不能够抛弃传统的技艺。另外,政府在鲁西南鼓吹乐的保护中也应该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促使鲁西南鼓吹乐保护工作的顺利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收入成为传承鲁西南鼓吹乐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增加这些艺人的补贴,以弥补他们微薄的收入,这样能够较好的引导年轻人来传承鲁西南鼓吹乐。
3.海纳百川,鲁西南鼓吹乐的创新
鲁西南鼓吹乐的创新必须要能够奏出时代感,而不是墨守成规、不求变化,现代的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新鲜的、不拘一格的个性创造。所以,在鲁西南鼓吹乐中也应该能够体现出海纳百川的气势,在面对流行音乐、流行乐器的挑战时,能够在充分发掘继承传统的情况下,去吸收、去融合这些新生代音乐的力量。这种创新的前提是必须立足于自己的传统,这些传统曲目和调式是鲁西南鼓吹乐的精华,是永远都不能够抛弃的,而对于那些摇滚、爵士、蓝调等音乐的吸收只是起到一个扩充作用。除此之外,对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也是鲁西南鼓吹乐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一些音响、电脑等高科技的应用更加普及。总之,鲁西南鼓吹乐的创新还是在生活中,对于生活,对于实践的理解才是创新之源泉。
这些年来,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涌现出来,不同的文化在一起碰撞、交流,相互融合。鲁西南鼓吹乐也不例外,在现代化的潮流中不断改变着自己,努力适应着人们的生活。透过这种历时的变迁,我们能够大致的看出鲁西南鼓吹乐的变化,它是活在民间的瑰宝,它见证的是厚重的历史,述说着的是人们朴实的生活。
鲁西南鼓吹乐是深深扎根在礼俗中的传统音乐,所以,保护礼俗的延续也就是保护这种传统音乐的传承。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维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看到的鲁西南鼓吹乐并不是一个凝滞的状态,其相互融合的礼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深入乡村,我们就会发现乡村的变化无处不在,传统的延续与变化在每一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这种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冲击并非突然的,而是一种渐变的过程。鲁西南鼓吹乐是活着的传统,但是最近几年也流露出一股新生的朝气,我相信它一定能够长久的活躍在民间这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