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封建统治者通过公开的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分科举人的制度,二是科举考试的制度(这是科举制度的主要方面)。
科举制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为当权的封建统治者招揽一些人才,使一些下层地主和社会知识分子能够参与到政权中来,为封建统治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又成为笼络士子的重要手段,起稳定统治的作用,能扩大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对于广大士子来说,这是取得社会地位和跻进仕官之道的重要途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自隋朝以科目取士以来,科举制度便得以确立于中国社会并渐趋完备周密,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考试结合用人的制度。由于古代的教育制度总是与当时的仕进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制定教育文化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提供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学校文化教育制度的发展。
对于科举制度,应承认它是中国地主阶级在其长期封建统治中行之有效的、对其有利的一种考试和用人制度。科举制度确实为地主阶级提供过相当一部分的官僚和知识分子,有些家世贫寒的知识分子确是攀援着科举的道路而上升入统治阶层,甚至成为地主阶级中的著名政治代表人物的。但也应该看到,由科举制度形成的当时对人才的培养方法及科举制度对人才的了解使用,确实是很表面、很不健全的。但由于地主阶级并无能力找出另外一套较之科举制度更为有效、适用的考取人才的制度,即使弊端日曝,仍在封建社会后期基本维持着。
与此相关,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伴生品,封建社会的文化专制也通过教育、考试的不断强化,全力维持着封建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教育制度反映在文化上,则表现为文化专制的不断强化。
由于全国统一和经济的发展,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唐代在中央有国子学、太学等,在地方有州学、县学和乡学等。唐代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著作如“五经”等,由此统一的教科书成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方面专制的有力工具。故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科举选官,对唐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宋代学校教育制度更为完备,中央仍以太学和国子学为最重要,地方的州、县学也很兴盛。由于报考科举的条件放宽,出现了私人讲学的书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所学的内容仅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在当时,是为应科举而兴学重教,“劝之以学,诱之以禄”、“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就反映了文化专制对封建统治的辅助作用。
元朝的学校教育也可以求仕入官,但对中国传统的儒术不太重视。虽然封建文化继续发展,但由于时间短暂而又繁杂,通过科举入官的人较少,故这一时期由科举导致文化专制的影响较小。
明朝中央有国子监,地方亦有府、州、县学。各级学校教育,都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由于科举上考试用八股文,故学校的校规更为严格,绝对禁止学生对人对事持有自己的见解,对违犯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加以严惩。它表明在专制制度支配下,科举教育的职能不是培养人才,而是禁锢思想、塑造奴才。如朱元璋大兴文字狱,对知识界滥施淫威,这仅是思想文化专制的一个侧面,而文化专制又是政治上君主专制的重要补充和必然结局。
清朝的学校与科举基本承袭明朝的制度,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在清初仍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文字狱,很是不得人心。其目的是强化专制统治,但并没有全面扼杀学术和思想,也没有使清王朝的统治强化到可以免于灭亡的程度,其作用只能是暂时的、局部的,其更是封建制度日趋没落的明证和反映。
总结历史,是为了以古鉴今。据上分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为扩大其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一个必要手段和措施,科举选官的目的和标准决定了它必然会衍生出文化专制,而文化专制的不断强化,则必然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使中国一步步地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及科技的发展,形成了“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科举制的废除,是历史的必然;采用适应现代化社会政治文化需要的新的选材和教育制度是历史的使然;与世界同步,同国际接轨,制定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和用人制度,是每一个爱国、明智的中国公民当然的选择与努力方向。
(作者单位:056300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
科举制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为当权的封建统治者招揽一些人才,使一些下层地主和社会知识分子能够参与到政权中来,为封建统治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又成为笼络士子的重要手段,起稳定统治的作用,能扩大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对于广大士子来说,这是取得社会地位和跻进仕官之道的重要途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自隋朝以科目取士以来,科举制度便得以确立于中国社会并渐趋完备周密,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考试结合用人的制度。由于古代的教育制度总是与当时的仕进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制定教育文化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提供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学校文化教育制度的发展。
对于科举制度,应承认它是中国地主阶级在其长期封建统治中行之有效的、对其有利的一种考试和用人制度。科举制度确实为地主阶级提供过相当一部分的官僚和知识分子,有些家世贫寒的知识分子确是攀援着科举的道路而上升入统治阶层,甚至成为地主阶级中的著名政治代表人物的。但也应该看到,由科举制度形成的当时对人才的培养方法及科举制度对人才的了解使用,确实是很表面、很不健全的。但由于地主阶级并无能力找出另外一套较之科举制度更为有效、适用的考取人才的制度,即使弊端日曝,仍在封建社会后期基本维持着。
与此相关,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伴生品,封建社会的文化专制也通过教育、考试的不断强化,全力维持着封建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教育制度反映在文化上,则表现为文化专制的不断强化。
由于全国统一和经济的发展,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唐代在中央有国子学、太学等,在地方有州学、县学和乡学等。唐代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著作如“五经”等,由此统一的教科书成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方面专制的有力工具。故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科举选官,对唐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宋代学校教育制度更为完备,中央仍以太学和国子学为最重要,地方的州、县学也很兴盛。由于报考科举的条件放宽,出现了私人讲学的书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所学的内容仅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在当时,是为应科举而兴学重教,“劝之以学,诱之以禄”、“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就反映了文化专制对封建统治的辅助作用。
元朝的学校教育也可以求仕入官,但对中国传统的儒术不太重视。虽然封建文化继续发展,但由于时间短暂而又繁杂,通过科举入官的人较少,故这一时期由科举导致文化专制的影响较小。
明朝中央有国子监,地方亦有府、州、县学。各级学校教育,都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由于科举上考试用八股文,故学校的校规更为严格,绝对禁止学生对人对事持有自己的见解,对违犯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加以严惩。它表明在专制制度支配下,科举教育的职能不是培养人才,而是禁锢思想、塑造奴才。如朱元璋大兴文字狱,对知识界滥施淫威,这仅是思想文化专制的一个侧面,而文化专制又是政治上君主专制的重要补充和必然结局。
清朝的学校与科举基本承袭明朝的制度,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在清初仍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文字狱,很是不得人心。其目的是强化专制统治,但并没有全面扼杀学术和思想,也没有使清王朝的统治强化到可以免于灭亡的程度,其作用只能是暂时的、局部的,其更是封建制度日趋没落的明证和反映。
总结历史,是为了以古鉴今。据上分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为扩大其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一个必要手段和措施,科举选官的目的和标准决定了它必然会衍生出文化专制,而文化专制的不断强化,则必然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使中国一步步地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及科技的发展,形成了“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科举制的废除,是历史的必然;采用适应现代化社会政治文化需要的新的选材和教育制度是历史的使然;与世界同步,同国际接轨,制定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和用人制度,是每一个爱国、明智的中国公民当然的选择与努力方向。
(作者单位:056300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