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内容的高度契合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825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后现代的视角展现了小说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主题内容的不确定决定了形式上的不确定,形式上的不确定又烘托出了主题内容的不确定。本文主要从叙事方式、主要人物关系和小说叙述者来分析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凸显了小说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契合。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形式与内容 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南方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所创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发表于1930年4月的《论坛》(Forum)杂志上,讲述了在南方杰弗生小镇上没落贵族之女艾米丽·格里尔森(Emily Grierson)由于身心备受南方清教传统的压抑和煎熬而最终导致变态杀人的触目惊心的故事。这篇小说写得精致、完美,犹如大理石上的雕刻图案,蕴含着值得永久纪念的神圣意味。而小说的诸多不确定性正是福克纳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体现的一大文风特点。
  二 主题的不确定性
  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后简称《献》)的主题的评论并没有其他方面多,可能是因为这个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无须赘述,但也是因为如此,对小说的种种探讨才让小说的主题显得那么的不确定。这篇小说是想表达现代商业文明经历内战后在南方的崛起和对南方的侵袭的必然趋势,还是要表达对南方逐渐没落而退出历史舞台的温婉叹息;是对艾米丽这个典型的南方淑女的挣扎堕落以致最后变态杀人表示批评,还是对其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而深表同情和悲哀,或是对她勇于跳出固有传统束缚的虽败犹荣的赞赏?艾米丽究竟是善是恶,是有罪还是无罪?对此,福克纳本人也没有给出最终的定论,而是把这个道德界定和价值判断的标尺留给了读者。作者也曾一再强调,“我在尽力讲关于人的故事,使用的只是我所了解的工具,即我所了解乡镇。不,我根本不是试图要——不是要写社会学,我只是试着写人,对我而言那才是最重要的。只是人类的心灵,不是观念。”(Faulkner,1965)。也许正是因为人心灵的复杂和多变才能把这无尽的不确定性留给我们来细细地回味和深深地体会。
  三 形式的不确定性
  1 叙事方式
  《献》采用的是非线性的环形叙事模式,时空的倒错达到了渲染独特历史情景和神秘性的目的,按照一种时与空并置的策略把艾米丽置身于多维空间中。小说的故事主要情节发展基本如下:
  第一节:艾米丽去世;沙多里斯上校为她免税;新代表团拜访艾米丽。
  第二节:撒石灰除臭味。
  第三节:遇到荷默;购买砒霜。
  第四节:牧师和堂姐妹相继造访,荷默消失。开办瓷器彩绘课,后又停办。
  第五节:艾米丽的葬礼,惊现事实真相——荷默已死。
  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并不像常规的时间顺序,而是时间上的跳跃和空间上的交错,让人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当还来不及熟悉这个事件,下一个事情已经发生了。整个小说并没有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清晰完整的故事脉络,给读者的感觉是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可当我们把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段一一拼接好时,艾米丽的一生便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她的古怪的性格,异常的行为,给人以反复无常、冷僻孤傲的感觉,这正是文章主题的不确定性而需要的表达形式,而不是作者随心所欲的涂鸦。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艾米丽的一生应该是这样:
  1885:艾米丽出生;
  1861-1865:美国内战,老沙多里斯上校指挥南方军队;
  1870:艾米丽的父亲在小镇上建好房子;
  1886:艾米丽的父亲去世,艾米丽30岁;
  1887:荷默出现,开始和艾米丽约会;
  1888:荷默消失,艾米丽的房子出现异味;
  1894:沙多里斯上校为艾米丽免税;
  1919:沙多里斯上校去世;
  1927-1928:代表团拜访艾米丽;
  1929-1930:艾米丽去世,享年74岁。
  作者在情节叙述上的时空交错性并不会真正影响读者对于艾米丽一生的了解,反而会激起读者探寻究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艾米丽悲剧的一生。
  2 主要人物关系——艾米丽和荷默
  很多情况下,大家认为艾米丽是一个敢于为爱情而冲破传统枷锁的勇者形象,因为艾米丽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顾小镇上人们的强烈反对,疯狂地爱上了一个北方佬并和其公开约会,希望能与之结婚,但是荷默却辜负了她。据说,荷默不是那种适合结婚的人,而且他喜欢男人。这把艾米丽的爱情推向了无尽的深渊。为了“留住”自己的爱情,艾米丽毒死荷默,并与其尸体同床共枕长达40年之久,直到她死去后,人们发现荷默的尸体才知道真相,而艾米丽也从一个纯洁忠贞的南方淑女彻底变成了一个变态杀人魔。这是一个抛开所有的外界束缚,一个为了爱情而疯狂的女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令人同情和惋惜的。
  但是,艾米丽和荷默之间的关系真的是爱情吗?由于父亲的高要求和高标准让原本有意追求艾米丽的青年都激流勇退了,以至于到了30岁艾米丽还是单身,甚至都不曾有和同龄异性接触的机会,这在早婚的时代里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就像文章中所说的,“即使她家有着疯癫的血液吧,如果真有一切机会摆在她面前,她也不至于断然放过。”而父亲的突然去世让艾米丽在经济、身心上都备感压力,她终于变得懂人情了。对艾米丽来说,她不会也不能离开小镇而生活,她是小镇的纪念碑,是小镇人们的理想、感情和精神的寄托。但小镇上却没有人愿意和一个身无分文、无依无靠、外表平平的丰碑似的大龄剩女恋爱结婚,因此艾米丽的爱情也就只能是守株待兔地等着小镇外的人。荷默适时地出现决定了他必然会是艾米丽第一个也必须是最后一个情人,换言之,即使不是荷默而是其他的外来适婚男青年都有可能会成为艾米丽的恋爱对象。因此,这种在对象的选择上受到严重限制的爱情就具有很明显的随意性和功利性,其出发点就是不纯粹的。荷默是一个交际能力很强的工头,“没有多少时间,全镇的人他都认识了”,这当中就包括艾米丽。对于艾米丽来说,她即使再怎么渴望爱情,也不会不顾淑女的矜持和家族的声誉去主动向一个拿日薪的北方佬示爱,所以他们的交往应该是荷默主动在先、艾米丽附和在后。在遭遇了一系列打击和重创后,再不谙世事的人也会变得明白些人情世故,艾米丽当然明白和荷默交往意味着什么:于私心上讲,荷默可能是她生命中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后一个能让她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所以她和荷默的交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她要向大家证明,格里尔森家族的人不是没人要的;而艾米丽也知道在小镇人们看来,如果他们分开了,答案就只有一个——荷默抛弃了艾米丽。因为如果是艾米丽看不上荷默就根本不会和一个身份地位不对等的北方佬有所发展;既然发展了,就说明艾米丽对荷默是有意的,而分开是高贵的格里尔森家族所不能允许的事情。书中,荷默是一个“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洪亮”的各方面条件和艾米丽相比要好得多的北方佬,因此艾米丽不顾小镇上人们的异样目光,顶住各方面的舆论压力租豪华马车和荷默驾车同游,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她十分清楚小镇上的人们会说什么、会怎么说,所以“她的头抬得高高的”。表面上看,是她对这些闲言闲语不屑一顾,但这正是内心的极度顾忌与心虚的表现。每次出游后,艾米丽都更加渴望荷默能留下来和她长久地在一起。这种功利性大过感情需求的关系能称之为爱情吗?像荷默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不知道呢?他能清楚地感受到艾米丽积极热情和彷徨焦急的心态;但他也明白和艾米丽在一起就意味着要一辈子接受小镇人们的异样目光,要承受无穷无尽的闲言闲语,而这对于像现代工业文明放荡不羁、蒸蒸日上发展的荷默来讲是不可能接受的。也许荷默对艾米丽有过真感情,也许只是为了消磨在小镇上无聊的时间而和她约会,但不论是哪种,在他意识到这些后,所谓的感情也荡然无存了。因此,小镇上的人们在酒吧听到荷默说他“无意成家”和“喜欢男人”极有可能只是个烟雾弹,他希望艾米丽能明白这种委婉的拒绝。因为这个小镇不是他的归宿,他也不会因为一个艾米丽就此结束他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可能存在的同性恋倾向。但这个残酷的答案无异于把艾米丽彻底地推入了无尽的深渊,她那刚刚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心瞬间变得绝望麻木。因为她不会也不允许荷默离开小镇,她也不能让荷默为她留下。为了祭奠她还来不及体味的爱情,为了慰藉心灵上的形单影只,为了以后能让死一般的日子平添一丝的安慰,她别无选择地毒死荷默,让他永远地留在身边。应该说,艾米丽对荷默的感情还来不及从功利性的需求变成真正的爱情前就已经转化成浓浓的恨,这朵玫瑰花蕾还没来及成形就凋谢了。或者也可以说,艾米丽和荷默之间的感情可能理性大过感性。   3 小说的叙述者
  福克纳的作品经常给人以不确定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称代词的模糊性。在《献》中则表现为小说叙述者的不确定以及交替重复出现,而这正是福克纳在叙述方面的高超技巧的体现。整个小说是以指称模糊的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展开的,而其中又掺杂着“他们”。我们是谁?他们又是谁?是作者,还是小镇上的居民,或者两者兼有?笔者认为,这是作者透过小镇上的居民来讲述了艾米丽跌宕起伏的一生。作者对艾米丽有其自身的感情在里面,A Rose for Emily就是作者同情艾米丽无法避免的爱情悲剧而献上的一朵玫瑰来聊以自慰。小镇上的居民掌握着和艾米丽相关的大量信息。四处弥漫的流言蜚语就是小镇的居民对艾米丽的事情添油加醋或者以讹传讹一番后才出现的。这说明,小镇的居民对艾米丽的事情有着主观意愿的倾向性,这些复杂的感情糅合在一起实在是难分彼此。因此这种描写是带着某种程度上的主观的感情和个体的倾向的,不像是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那样客观冷静地进行观察和叙述,这样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跟随着小说复杂重叠的叙述者来体会艾米丽的悲剧一生。
  四 结语
  小说的标题A Rose for Emily依然透露出了很多不确定性。玫瑰是给艾米丽的,但这朵玫瑰意味着什么?爱情,同情,悲哀,讽刺,敬畏,还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命运之路?是谁给艾米丽的这朵玫瑰?是作者,艾米丽本人,艾米丽的父亲,小镇上的人们,或者是还来不及送出这朵玫瑰的荷默?可能这朵玫瑰是作者送给艾米丽的,表达了他对艾米丽注定悲剧的爱情的一种同情和敬畏;或者是艾米丽自己送给自己的,为了某种偏执的,不肯消失的心理安慰;或者是艾米丽的父亲为了提醒艾米丽作为贵族淑女,身份、名誉要比一切都重要;或者是小镇的人们为了纪念一个丰碑的倒下的下意识的行为;或者真的是荷默想送而又未送出去的?这一切都像是艾米丽本人一样存在着复杂的不确定性,似乎是想让艾米丽这朵生前扭曲枯萎的玫瑰去世后能得到些许的安慰。本文通过对叙事方式、主要人物关系和小说叙述者这三方面表达形式上的分析,充分展示了福克纳在写作手段上高超的驾驭能力。小说表达形式上的不确定是为了凸显主题的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而小说主题的不确定又决定了其写作形式上的不确定,从而体现了该小说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契合。
  参考文献:
  [1] William Faulkner.Faulkner in the University:Class confer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57-1958[A].Frederick L.Gwynn and Joseph L.Blootner,New York:Random House,1965.
  [2] 曹江淼:《叙述艺术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
  [3] 程锡麟:《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在哪里?——〈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策略分析》,《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
  [4] 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 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骚动的灵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8] 庄国卫:《对艾米丽悲剧命运的后现代阐释——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作者简介:崔瑾英,女,1980—,吉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词汇学、英语教学法,工作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主要从毕淑敏的“阿里”系列作品《昆仑殇》《补天石》和《阿里》入手,叩问严酷昆仑的生存境遇,在理性与感情的冲突中审视生命的尊严和人性的美好,从而思考作家的创作意图,解读作家对人生存状态的深度关怀。  关键词:毕淑敏 严酷 崇高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代文坛众多的女性作家中,带着浓郁高原情结从昆仑山走来的毕淑敏很是特别。她珍视自己经历的苦难,用自己青春独
期刊
摘要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学一直以最有力的方式支撑着每一次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老舍以客观的角度、理性的思考和真实的叙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启蒙者形象,为中国早期的启蒙文化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指引和推动作用。本文从老舍小说中启蒙者的形象类型和塑造艺术两个方面来解析老舍小说中的启蒙者形象。  关键词:老舍 启蒙者 启蒙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引
期刊
摘要 美国年轻作家保罗·哈丁的处女作《修补匠》出人意料地荣获了2010年普利策小说奖,引起了世界文坛对哈丁和他的这部作品的广泛关注。本文着力于分析小说《修补匠》中的独具匠心之处,针对小说的构架、题目、情感表达、文学价值的体现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读者阅读、鉴赏这部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罗·哈丁 《修补匠》 小说 独特 文学 描写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2010年普
期刊
摘要 《紫色》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该书以书信的形式和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刻画了一群处在社会最底层、在父权制度和种族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描写了她们如何在女性主义的影响下,解放思想,经过顽强抗争,努力找寻并确立了自己女性身份的过程。通过描述主人公茜丽对身份追求从而达到平等生活的过程,艾丽丝·沃克指出了黑人女性的独立之路,即:只有在经济和精神双重独立下,黑人妇女才能和男人平
期刊
摘要 《浮世畸零人》(Ben,in the World)是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的续集,继续讲述了有“返祖现象”的班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下无家可归的悲惨结局。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异化造成的人性异化、消费异化、艺术异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警示人们要用伦理来规范科技发展,同时重视人文精神,寻找人类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科技异化 诗意的栖居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起步较晚,且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重重阻碍,但在中国儿童作家与其他文学作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如今,中国的当代儿童文学已经越来越成熟,形成了两种作品类别,共同促进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在此,本文将从两种不同类别的儿童文学作品入手,探究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特征。  关键词:中国 当代儿童文学作品 文化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加拿大著名诗人、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曾经有过作为殖民地“他者”的经历,在其四部主要小说《经过斯洛特》《身着狮皮》《英国病人》和《阿尼尔的鬼魂》中,翁达杰表达了他对身处社会边缘的“他者”的人文关怀。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关于“他者”的理论,探讨翁达杰如何在其作品中将官方历史上未曾记载的“他者”置于小说的中心,剖析“他者”的内心困惑与痛苦,并帮助他们“疗伤”。  关键词:迈克尔·翁达杰 “他者
期刊
摘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盲刺客》因其新颖的构思于2000年获得布克奖。本文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解读了作品中三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并探索女性自我意识成长这一小说主题,分析主人公艾丽丝从自我意识的缺失到自我意识的觉醒,最终走出生存困境,寻找真正自我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盲刺客》 女性 自我意识 权力话语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 《公主向前走》与传统童话有很多不同之处,不同于以往的童话故事:白马王子挺身救出公主之后两人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相反,维多利亚公主和王子的婚姻生活并不如童话般美满,却似平凡夫妻般面临爱情和婚姻的困境;王子亦非完美,他也有自卑和懦弱的一面,跟每个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男子一样;公主也并非娇贵、脆弱,她坚强、勇敢,甚至超过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女子。他们的身上具有现代反童话的特性。对这一特性的描写使读
期刊
摘要 郑渊洁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重要的童话作家之一,其童话以新鲜热闹的阅读感受吸引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透过热闹的帷幕,发现郑渊洁童话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本文拟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思维生态四个方面,探析其童话中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郑渊洁 童话 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学科交叉的日益频繁,生态学已经广泛运用到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