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渊洁童话中的生态意识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v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郑渊洁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重要的童话作家之一,其童话以新鲜热闹的阅读感受吸引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透过热闹的帷幕,发现郑渊洁童话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本文拟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思维生态四个方面,探析其童话中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郑渊洁 童话 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学科交叉的日益频繁,生态学已经广泛运用到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渗入人类社会的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呈现出浓重的人文色彩。生态意识作为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反映着人和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把自然、社会、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把人对自然的改造限制在地球生态条件所允许的限度之内。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郑渊洁有意将生态问题引入童话,敏锐地捕捉到生态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童话叙事向度——童话生态意识。生态意识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郑渊洁童话的生态意识除了相应地涉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之外,还关注到儿童的思维生态。
  一 自然生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保持着一种顺应和谐的关系。儒家强调秩序与自在之物达成一致;道家追求“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主张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禅宗追求万物同一,大千世界没有主客体之分。而科学技术的入侵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在享受它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它带来的自然生态失衡的困扰,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大气污染……郑渊洁以童话为阵地为儿童传递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文化。如《幻影号》中的神车幻影号来到地球的使命就是环保意识的凝练——阻止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阻止油井起火和阻止核污染及使用核武器。幻影号和皮皮鲁、苏宁的丝绸路之行,让小读者和他们一起目睹了砍伐森林、开垦荒地、过度放牧造成的气候恶劣以及沙暴浮尘相伴的严重后果,当小读者们看到这个千疮百孔险象环生的毒瘤般的地球,也不禁会从心底升起痛惜之心,然后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地球的主人翁意识。人类以地球的主宰者自居而对别的物种居高临下,这种错误的定位破坏着自然生态的平衡,人类对动物不仅进行身体的摧残还在精神上蔑视动物。面对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疯狂破坏,动物们也以自己的方式反击。动物们要成立动物联合国集体反抗人类的暴行。
  郑渊洁的童话生态意识表现得很巧妙,他在童话中跟随主人公去游历去感受,利用动物之口表达对人类的控诉,以此教育地球未来的主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他们认识到地球是万物生灵的共同栖居地,自然是创造生命的本原,人的生命应与自然的生命融为一体,人只有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找到一个安顿生命和精神的家园,才能如海德格尔所期望——诗意地栖居。
  二 社会生态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的生态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郑渊洁带着对成人和儿童的强烈责任感,将他所看到、感受到的社会现实问题用童话这一幻想艺术形式予以展现。如医院将交不出款的重病患者强行抬出病房、权势之人用钱买通法官造成冤案、揭示竞选前是人民公仆,选上后作威作福、愚弄百姓无不用其极的官场规则、追逐金钱而放逐灵魂的异化人性、感情受到打击而转变为杀人恶魔……从商界的尔虞我诈到文化界的勾心斗角再到政界的贪污腐败,甚至爱情的动机不纯、校园的成人化色彩、城乡的巨大差别等,郑渊洁都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张嘉骅提出智慧和勇气是批判精神的两大要素,郑渊洁正是用智慧和勇气写出一篇篇触动心灵、力透纸背的写真式童话力作。有人批判郑渊洁揭示了太多社会的黑暗面而破坏了童话的审美性,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只有揭示才让能人警醒,让人思考,这种批评是以责任感和爱为前提的,批判,“无非是为了从错误和不合理当中,瞻望正确与正义”。
  对现实问题的审视、反思与揭露剖析,郑渊洁采用的是批判的眼光加反讽的笔调。批判性是通过设置超人化的顽童对世俗的代言人进行愚弄实现的。如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蛇王阿奔等,这些顽童是真善美的化身,是社会生态的维护者,他们勇敢、善良、临危不惧,敢于挑战国家的最高职权,破除一切陈规陋俗,宣扬善良正义。他们往往具有特殊功能,或借助神奇媒介而具有奇异功能,使成人追名逐利时丑态百出,最终受到相应的惩罚。如蛇王阿奔搅乱传统课堂实现儿童的天性回归,惩治绑架者喝污水、转移绑架者的银行存款……以讽刺、夸张的笔调揭示异化现实的荒诞性。如不不市长规定反义词对调使用、成人与儿童用语对调、反季节穿着的限制等所造成的滑稽效果……在滑稽中实现了反讽,使儿童在轻松愉悦的阅读后掩卷沉思,认清社会现实。顽童弥补了童话的审美性,也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抚平了社会毒瘤带来的阅读缺憾,反讽带来了阅读的愉悦,这种阅读感受引领着儿童维护社会生态。
  三 精神生态
  外在的自然、社会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源于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态的污染,外在与内在互相影响、相互蔓延。生活水平与人的精神生态成反比。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得越快,生活节奏就越快,人们的疲劳感也就越强,而安然自得也就渐行渐远了。忙成为口头禅,繁忙的人们没有时间思考生活、感受生活,没有时间关心他人,人们越来越孤立化、边缘化,人性在孤寂中渐渐扭曲,内心冷漠伴随着自信丧失,文化上的传统尺度也渐渐丢失,人类得了精神真空病。在这样一个纷繁的现代社会中,渗透着沉郁的现代情绪。皮皮鲁时刻感觉到自己的孤独,可这种孤独是被人漠视的,当他掉进动物园的虎山水池子里时,发现老虎和他同样处在存在的疏离化中,寂寞的儿童和动物一样孤独,无处倾诉,人虎互诉衷肠,可全社会的人们反而高喊着救救孩子的口号实施了所谓的营救,成人只注重肉体的营救而无视精神的荒谬行为,让“皮皮鲁想不通,在他孤独寂寞的时候,没人来救他。当他找到了知音时,大家却来‘救’他了。”郑渊洁的笔触探寻了儿童的精神世界,层层揭露出城市的高楼大厦对人心的阻隔,钢筋水泥也砌起了人心的城墙,甚至儿童本应在无忧无虑中畅享温情的,却也感染了城市的精神真空病,习以为常、病在其中的成人们对此熟视无睹,只有当儿童的肉身受到侵害时他们才表现出应有的紧张,他们将肉体与精神分离的状态决定儿童其精神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性的阴暗是现代社会精神病症的又一突出表现。经济的发达刺激着人们内心对享乐的渴望,物欲、利益强烈地挑拨着人们内心的欲念。郑渊洁在童话中塑造了一批如苍蝇嗜血般追逐名利、一切向钱看的腐化人性的典型。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人性感情被冻结,功利主义恣意横虐,到处充斥着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的扭曲价值观,在这个肮脏的铁屋子中,人们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孤独地筑建自己的内心空间。郑渊洁的童话打破童话的纯美,将人类的生存现状,包括人类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环境极度的恶化状况展示出来,希望能召唤儿童这一具有可塑性、发展性的新群体,加入到重建人类和谐生活境况的队伍中,打破孤独的藩篱,消除人与人灵魂的相隔,慰藉人类干枯的灵魂。
  四 思维生态
  儿童的思维具有成熟的渐进性,童话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元素,郑渊洁借助童话帮助儿童剔除权威意识,根植民主理念。
  如果说文学是生活的反光镜,那么童话就是生活的聚光镜,郑渊洁借童话的聚光镜将家长对儿童的殖民统治放大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论是自己的虚荣心使然还是对孩子真心的爱都成为约束孩子的牢。如皮皮鲁的父母为了让皮皮鲁和鲁西西专心学习,苦心经营,严防死守,杜绝掉一切可以让他分心的因素,哪怕是丢弃他的心爱之物——金鱼、鸽子、小白鼠。为防止鲁西西学坏,他们粗鲁地搜查鲁西西的房间、暗中跟踪鲁西西、审问鲁西西、用目光搜寻女儿的房间……感同身受的儿童读者在阅读中像照镜子一样反观到自身的现实生活,实现了自我心灵的补偿,在阅读中宣泄了郁积在心的情感负荷,自然爱不释手。
  郑渊洁童话将儿童内心渴望民主平等的愿望也像显微镜一样无限放大了。20世纪30年代,鲁迅就曾告诫人们,孩子有他自己的、与成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要成人理解、尊重孩子。父母对于孩子,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郑渊洁的童话是对鲁迅这一精神的传承。他在童话中给孩子们开设了特别法庭,让孩子随意地指控父母的不合理行为,以轻松愉快的笔调传达了孩子们希望和爸爸妈妈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说话的心声。他严肃地指控:父母师长没有随意干涉、冤屈孩子的权利。
  在郑渊洁童话对儿童生活的无限放大中,终于将问题挖掘出来,并在实际行动中趋于平衡。当家长的奴役方式最终以失败告终,皮皮鲁仍然偷偷养警犬福尔摩斯,鲁西西仍然隐瞒了罐头小人的秘密,家长们终于幡然醒悟:孩子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世界,应该尊重孩子的意志和兴趣,给予孩子保守秘密的自由和权力,而夺去孩子们正当的爱好,无异于夺走他们对父母的爱;粗暴地干预孩子的“秘密”,只能导致孩子对父母更大的欺瞒。当成人放弃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放下家长的威严,和孩子们朋友式地相处,理解的桥梁便自然通向了孩子的心门。在成人和儿童的天平趋向平衡时,小读者们在憧憬与向往中实现了自我激情的宣泄。
  郑渊洁不仅关注儿童思维中的民主理念,也关注儿童思维的和谐性。他通过童话向儿童灌输绿色环保的意识,也注重儿童的逆向思维的培训。如战争维护人类数量的生态平衡、为电影等提供素材的理论,放射性治疗用于杀人和救人的双向性,石油带来财富也带来灾难的认知……作者机动灵活地普及科学知识,同时也展示了思维的多元化、发散性,叙述中的反向推理,宜于打破大脑的惯性思维,教会孩子们逆向思维,有助于保持大脑的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郑渊洁尽管进行着童话的创作,却始终立足现实,以发散性的思维全方位的观察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有着强烈的和谐意识,当目睹了人类自然生态的惨遭破坏、社会生态的严重失衡、人的内在精神生态的贫瘠,甚至意识到保持儿童大脑的平衡性的重要性时,关注儿童的思维意识,他试图在童话中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读他的童话,表面得到的是娱乐和游戏,深入背后,却在潜移默化中构建着自己内在的和谐生态意识。
  注:本文系伊犁师范学院重点项目“郑渊洁童话研究”(2011YNZDoo1)。
  参考文献:
  [1] 郑渊洁:《皮皮鲁总动员》(全五十四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2] [美]爱德华·W·萨义德,李自修译:《世界 文本 批评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3] [美]埃里希·弗罗姆,郭乙瑶、宋晓萍译:《被遗忘的语言:梦、童话和神话分析导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4] [英]彼得·亨特:《理解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5] [日]柄谷行人,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6] [美]蒂姆·莫里斯,张浩月译:《你只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7] [英]E·M·福斯特,冯涛译:《小说面面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8] [加拿大]佩里·诺德曼、梅维丝·雷默合,陈中美译:《儿童文学的乐趣》,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9] 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 马力主编:《建构与解构:一个文学史现象——20世纪90年代两岸童话范式转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
  翟晓甜,女,1982—,江苏宿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工作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高静,女,1980—,甘肃天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医教育、中医文献,工作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浩瀚的小说文本中,存在两种虚构:对现实的虚构和对虚空的虚构。而富有“野心”的小说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觉得现实虚构还不足以表现小说的魅力和心灵的丰富意旨,他们要进行一种彻底意义的修改,在虚空虚构中感受完美与力量。宗利华的小小说《感觉一只青蛙》恰是如此。  关键词:虚构 虚空 力量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获得与现实的同构性,延缓边缘化趋势,小说曾大规模复制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毕淑敏的“阿里”系列作品《昆仑殇》《补天石》和《阿里》入手,叩问严酷昆仑的生存境遇,在理性与感情的冲突中审视生命的尊严和人性的美好,从而思考作家的创作意图,解读作家对人生存状态的深度关怀。  关键词:毕淑敏 严酷 崇高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代文坛众多的女性作家中,带着浓郁高原情结从昆仑山走来的毕淑敏很是特别。她珍视自己经历的苦难,用自己青春独
期刊
摘要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学一直以最有力的方式支撑着每一次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老舍以客观的角度、理性的思考和真实的叙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启蒙者形象,为中国早期的启蒙文化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指引和推动作用。本文从老舍小说中启蒙者的形象类型和塑造艺术两个方面来解析老舍小说中的启蒙者形象。  关键词:老舍 启蒙者 启蒙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引
期刊
摘要 美国年轻作家保罗·哈丁的处女作《修补匠》出人意料地荣获了2010年普利策小说奖,引起了世界文坛对哈丁和他的这部作品的广泛关注。本文着力于分析小说《修补匠》中的独具匠心之处,针对小说的构架、题目、情感表达、文学价值的体现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读者阅读、鉴赏这部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罗·哈丁 《修补匠》 小说 独特 文学 描写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2010年普
期刊
摘要 《紫色》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该书以书信的形式和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刻画了一群处在社会最底层、在父权制度和种族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描写了她们如何在女性主义的影响下,解放思想,经过顽强抗争,努力找寻并确立了自己女性身份的过程。通过描述主人公茜丽对身份追求从而达到平等生活的过程,艾丽丝·沃克指出了黑人女性的独立之路,即:只有在经济和精神双重独立下,黑人妇女才能和男人平
期刊
摘要 《浮世畸零人》(Ben,in the World)是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的续集,继续讲述了有“返祖现象”的班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下无家可归的悲惨结局。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异化造成的人性异化、消费异化、艺术异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警示人们要用伦理来规范科技发展,同时重视人文精神,寻找人类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科技异化 诗意的栖居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起步较晚,且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重重阻碍,但在中国儿童作家与其他文学作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如今,中国的当代儿童文学已经越来越成熟,形成了两种作品类别,共同促进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在此,本文将从两种不同类别的儿童文学作品入手,探究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特征。  关键词:中国 当代儿童文学作品 文化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加拿大著名诗人、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曾经有过作为殖民地“他者”的经历,在其四部主要小说《经过斯洛特》《身着狮皮》《英国病人》和《阿尼尔的鬼魂》中,翁达杰表达了他对身处社会边缘的“他者”的人文关怀。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关于“他者”的理论,探讨翁达杰如何在其作品中将官方历史上未曾记载的“他者”置于小说的中心,剖析“他者”的内心困惑与痛苦,并帮助他们“疗伤”。  关键词:迈克尔·翁达杰 “他者
期刊
摘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盲刺客》因其新颖的构思于2000年获得布克奖。本文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解读了作品中三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并探索女性自我意识成长这一小说主题,分析主人公艾丽丝从自我意识的缺失到自我意识的觉醒,最终走出生存困境,寻找真正自我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盲刺客》 女性 自我意识 权力话语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 《公主向前走》与传统童话有很多不同之处,不同于以往的童话故事:白马王子挺身救出公主之后两人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相反,维多利亚公主和王子的婚姻生活并不如童话般美满,却似平凡夫妻般面临爱情和婚姻的困境;王子亦非完美,他也有自卑和懦弱的一面,跟每个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男子一样;公主也并非娇贵、脆弱,她坚强、勇敢,甚至超过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女子。他们的身上具有现代反童话的特性。对这一特性的描写使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