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插图,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既贴近生活实际又不乏童真童趣,且富有中国气息,但插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还未被充分开发及有效运用。课堂中,插图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章主要从巧用插图、描述插图、想象插图、命名插图、创作插图几个方面,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谈谈高年级课文插图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部编版;插图教学资源;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29 文章編号:1674-120X(2020)36-0025-02
  图文并茂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明显特点,课文中的插图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那么,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就不应该被遗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插图这一教学资源的重要价值,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部编版五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插图教学资源,从而优化教学课堂。
  一、巧用插图,整体感知
  相比文字,色彩明丽的插图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到了高年级,学生不仅只对漂亮的画面和明丽的色彩产生兴趣,对画面所描绘的内容也有了观察和分析的兴趣。因此,在新授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1]
  例如,教授《景阳冈》时,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先读读课后的“资料袋”,特别是关于人物的插图。通过对插图的阅读,学生对《水浒传》和书中的人物也就有了初步的认识。紧接着教师出示武松举起“梢棒”向猛虎劈去,“梢棒”却打在树上断成两截的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武松在与猛虎搏斗时,碰到紧张、危急时刻,武松是如何应对的,初步感受武松打虎时那一系列的动作。这样学生对武松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就有了更深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又如,《四季之美》这篇课文的四幅扇面插图分别展现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的美丽景色。教师在教学时,可巧借这四幅插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先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课文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展开论述的,那作者会分别写些什么呢?紧接着让学生对照插图验证自己的猜测,看看插图中四季的美都有什么,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四季的美又分别是什么。这样的插图导入,能初步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二、描述插图,感受意境
  小学生对抽象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诗词小古文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往往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理解古诗描写的意境,这样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似懂非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描述插图内容,进而感受课文所描写的意境。
  例如,教授《村晚》时,让学生体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乐趣。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描述那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感受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用插图来激发学生的表述欲望,还是很有成效的。有的学生这样描述:“绿草、碧水、青山、落日,好一派农村美景。在这里,稚嫩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着笛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有的学生这样描述:“近处,有几只野鸭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悠闲散步,那‘嘎嘎嘎’的歌声真是嘹亮啊;远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放牛回家的孩子,欣赏着这怡人的景色,也随性地躺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因此,描述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又如,教授《田园四时杂兴》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描绘初夏时节村庄繁忙的景象,如农民们白天在田里锄草,晚上回来又继续搓麻线。远处,一棵茂盛的桑树下,孩子们不是在躲猫猫,不是在吃西瓜,而是在那边学着大人们种瓜的样子,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对插图这样一描述,学生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生活气息以及古代乡村中的儿童情趣。
  三、想象插图,锻炼口语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2]因此,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适当引导,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插图“补白”,使静止的画面活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教授《自相矛盾》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学习任务:借助插图,想象插图中卖者和围观者对话的场景。通过对插图中卖者和围观者神态、语言、动作的想象,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比如,图中卖者那自吹自擂、得意忘形的模样;围观者质问卖者的神态、动作,以及卖者“弗能应”后那哑口无言的尴尬模样。让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补白”,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加凸显了故事主题。
  又如,教授《景阳冈》,让学生完成梳理武松打虎的经过并详细复述这一学习任务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结合插图,感受武松打虎的气势,再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进行默读,梳理武松打虎的过程。学生可以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武松赤手空拳打猛虎,他当时的神情、心理是怎样的呢?老虎是如何反扑挣扎的?武松将老虎打倒在地后,又会想什么、做什么?
  再如,《军神》这一篇课文中的插图描绘的是刘伯承端坐在椅子上,沃克医生正打开他右眼上的绷带为他检查伤势。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想象:他神情凝重、眉头紧锁,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他那惊讶、充满震撼的目光又在诉说什么呢?在检查伤势时,面对刘伯承的一系列反应,沃克医生又是什么样的反应?通过对插图合理的想象,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对人物内心的体会,另一方面学生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讲《军神》这个故事,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命名插图,图文结合
  教材中的插图栩栩如生,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观察图画,也可通过图画理解文字,做到图画与文字的融合,这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教授《白鹭》时,教师让学生理解白鹭那“韵在骨子里”的诗意,可出示这样的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第6至第8自然段,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为每一幅图起一个名字。通过观察插图并品味文字,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小组汇报时,有的认为:“第一幅图,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不躁,静静地等鱼儿过来,悠然地在水中‘垂钓’,所以命名为《白鹭垂钓图》。”有的认为:“第二幅图,清晨,白鹭静静地站在那里,或许是在期待远方的风景,或许是在思念久别的朋友,或许是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所以给插图命名为《白鹭瞭望图》。第三幅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翩翩起舞,好像一位美丽的仙子,所以取名为《白鹭起舞图》。”有的认为:“这第三幅图让我想到了《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因此,我给插图命名为《黄昏低飞》。”
  名字,往往能传达意韵,一个好的名字不仅可以恰到好处地表达情感,也可以引起遐想。因此,在课堂中结合插图教学资源,适时地给插图命名,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文本与插图的有机结合,让一幅幅插图在学生的对话中“活起来”。
  五、创作插图,助力阅读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提道:“图画的作用,绝非简单的对文字的说明,而是为了激发想象力,丰富意境的。”因此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创作插图来帮助他们阅读。
  小学高年级学生刚刚开始阅读古典长篇小说,缺乏阅读经验,阅读整本古典名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教师秉承着有效开发插图教学资源的原则,可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画《西游记》人物谱,从整体上感知全书的人物形象;画“西游路线图”,体会取经路上的各种艰辛;绘制《西游记》“装备”图,从装备的角度深入体会《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通过给《西游记》绘制插图,学生紧紧围绕着插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例如,整理《西游记》中人物的装备信息,紧接着评选装备之最,感受装备的神奇。通过自身对插图的绘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想法:“老师,如果把孙悟空的金箍棒给猪八戒,把九齿钉耙给孙悟空,你觉得可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展开了讨论。后来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得出结论:装备与人物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效地开发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可以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终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础。[3]
  又如,《牛郎织女》(一)这篇课文中有两幅插图,分别呈现出牛郎童年时与老牛相依为命、成年后经老牛指点与织女相识两个重要的场景。《牛郎织女》(二)这篇课文中根据情节发展安排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插图,展示了故事结局。教学时,教师可抓住整个《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让学生交流讨论如何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并通过给连环画配文的方式,练习缩写故事。学生主要围绕“牛郎凄苦的身世”“牛郎用心照看老牛”“牛郎得老牛相助,与织女喜结良缘”“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两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等主要情节进行插图的创作。师生合作创作插图,然后在班级图书角分组展示,这也大大激起了他们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课文插图不是摆设,即使到高年级,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插图教学资源,尽可能地挖掘它的价值,发挥它的作用。通过有效地利用插图、描绘插图、想象插图和鼓励学生给插图命名、创作插图,可以让小小的插图在语文课堂中呈现大大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许金涛.让插图点亮课堂——略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中插图的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4(11):42-43.
  [2]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应主动探索有效的课下作业模式,在形式、兴趣上去吸引学生,让生活的体验成为学习的资源,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下作业最终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关键词:课下作业;学生发展;积极性;兴趣;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30-01  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
摘 要: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师要创设精彩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调动参与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 ;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艺术以及语言艺术展现教学风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精彩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师以引导为主,提倡“自主、合作
摘 要:在学校开展的“自主自能、合作共进”的教学研究中,教师们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在探索中,教师们参考了柏拉图、陶行知、洛克等多位教育家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并把它们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教学方法实现了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再到“授之以欲”的转变,使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自主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而初中班主任则是要善于观察学生和了解学生,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班集体,并且要努力制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文章就初中生的集体特点和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
摘 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要求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亟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教学场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文章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电工基础”课程为例,从课程背景目标、资源、结构形式、实施方案、评价等方面结合特种作业低压电工操作证,以及机场助航灯光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提出了一种“课、证、岗一体,理实多课程融合”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关键词
摘 要:课文是范例,课文是“引子”,在教学中要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在阅读教学中要搭建从“篇”到“本”的桥梁。如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对改编后的选文与原著的语言,以增强学生品味语言的意识,补充原著中的人物事迹还原人物形象,定期开展拓展阅读活动检查阅读效果,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原著,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真正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篇带全本”。  关键词:阅读素养;选文;
摘 要:职高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以及自控能力也有不足,因此对职高学生的管理是较为困难的。对于职高的班主任来说,需要在日常管理的工作中找到方法,以此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工作。文章结合作者的实际案例分享了班级管理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职高;学生管理;班主任  我踏上工作岗位已经整整七个年头,担任过两届班主任。但对于本人来说,在管理学生方面依然是如履薄冰。职高学生文
摘 要:重视语言积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教材文本,找到适合学生积累语言的训练点,开展扎实的语言训练,推动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文章从预习先行、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巧用微课、朗读背诵、观察实物六个方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列举相关案例
摘 要:在语文限时片段教学课中,学生往往充当“课堂道具”“群众演员”,以致学无所得,教无所获。为改善这一现状,文章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的片段教学为例,简单论述片段教学的课堂结构安排的有效策略,以供同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片段教学;结构安排;课堂情境;教学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0
摘 要:传统美德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形式较生硬,不易于被幼儿接受,成效不高。利用创意绘画载体融合实施的形式,弘扬传统美术道德源泉,能适应幼儿长期教育模式与教学要求,适应教师长远教学理念,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创意绘画;实践性知识;教学适应  一、以“真、善、美”解读创意绘画  (一)幼儿园创意绘画以真为本,真体验、真展示  幼儿教育领域被划分为五个范畴: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