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英语专业教学目标及现状引入英语专业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的问题,论述了什么是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分类以及英语专业中语用能力培养途径,提出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需要提高语用意识,加强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输入,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并采取有效的语用能力测试手段。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培养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国678所高校中有554个开设英语专业,对大纲的执行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就语言能力而言,总体还是呈现实际运用能力不够理想的状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达到既定的交际目的,这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更取决于其语用能力,即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采取恰当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实现预期交际目的的能力。因而在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除了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外,语用能力的培养也应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语用能力的定义和分类
语用能力,从学科上来说,属于语言习得与语用学的交叉产物,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主要指交际者对语境的识别以及准确理解别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语用知识的掌握上,既包含交际者的语用体系的内容,又包含对语用体系的知识的适切运用。Thomas(1983) 认为语用能力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Leech(1983) 也提出应将语用学分解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会语用学。前者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后者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语用能力。李怀奎(2005) 在总结Thomas(1995) 和Ellis(1994)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语用能力框架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实施和识别诸如道歉、批评、问候等言语行为的能力;识别不同语境的能力,包括社交距离和权利、强加程度、权利与义务等同;时受到交际者自身学识、成熟度、语言水平和话题熟悉度的影响。综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语用能力构成要素有: 语用行事能力、语用推理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用文化能力、语用语境能力和语用效能能力。语用能力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1)在语用语言层面上遵守语言规则;2)在社交语用层面上注重文化差异;3)在心理认知层面上了解态度和行为的制约;4)在时空情境层面上讲究语境的限制。语用能力不是抽象、孤立和空泛的,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它是人们有效地使用和理解语言的保障和手段。至此,我们发现即便研究者对语用能力的描述各异,但是归纳起来,相关研究都涉及到三个关键词:1)言语行为能力;2)言语适切性;3)文化知识。
三、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对策和建议
语用能力或语用知识是可教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首先,提高语用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要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首先教师要提高语用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要适时给予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也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应加强相关语用知识和理论的导入,提示学生重视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的语境恰当性,以促进学生语用意识的增强和语用能力的提高。
其次,加强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输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受相关文化规约的制约。所以,课堂上,教师除了对相关语言和语用知识的必要讲解之外,应加强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的输入;应鼓励学生课外多接触原版、地道的英语书籍和影像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增开相关选修课,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设备,给学生提供了解英语文化的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第三,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恰当运用该语言进行有效交际,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除了在语料和知识输入方面进行改进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克服因怕犯错误而羞于开口讲英语的心理障碍。
第四,采取有效的语用能力测试手段。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水平,还必须改变目前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重点、缺乏有效的语用能力测试手段的现状。一个学期一场侧重考查学生语言知识水平的卷面考试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过程性评估也不应只考虑学生对单词、语法和句型的掌握情况,应更侧重考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情况,卷面考试也应适当涉及对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的测试。
总之,作为交际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语用能力,对现实英语专业教学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探索出合适英语专业教学的培养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外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其莘,殷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项目编号:14G548)。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培养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国678所高校中有554个开设英语专业,对大纲的执行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就语言能力而言,总体还是呈现实际运用能力不够理想的状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达到既定的交际目的,这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更取决于其语用能力,即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采取恰当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实现预期交际目的的能力。因而在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除了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外,语用能力的培养也应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语用能力的定义和分类
语用能力,从学科上来说,属于语言习得与语用学的交叉产物,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主要指交际者对语境的识别以及准确理解别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语用知识的掌握上,既包含交际者的语用体系的内容,又包含对语用体系的知识的适切运用。Thomas(1983) 认为语用能力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Leech(1983) 也提出应将语用学分解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会语用学。前者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后者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语用能力。李怀奎(2005) 在总结Thomas(1995) 和Ellis(1994)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语用能力框架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实施和识别诸如道歉、批评、问候等言语行为的能力;识别不同语境的能力,包括社交距离和权利、强加程度、权利与义务等同;时受到交际者自身学识、成熟度、语言水平和话题熟悉度的影响。综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语用能力构成要素有: 语用行事能力、语用推理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用文化能力、语用语境能力和语用效能能力。语用能力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1)在语用语言层面上遵守语言规则;2)在社交语用层面上注重文化差异;3)在心理认知层面上了解态度和行为的制约;4)在时空情境层面上讲究语境的限制。语用能力不是抽象、孤立和空泛的,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它是人们有效地使用和理解语言的保障和手段。至此,我们发现即便研究者对语用能力的描述各异,但是归纳起来,相关研究都涉及到三个关键词:1)言语行为能力;2)言语适切性;3)文化知识。
三、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对策和建议
语用能力或语用知识是可教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首先,提高语用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要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首先教师要提高语用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要适时给予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也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应加强相关语用知识和理论的导入,提示学生重视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的语境恰当性,以促进学生语用意识的增强和语用能力的提高。
其次,加强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输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受相关文化规约的制约。所以,课堂上,教师除了对相关语言和语用知识的必要讲解之外,应加强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的输入;应鼓励学生课外多接触原版、地道的英语书籍和影像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增开相关选修课,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设备,给学生提供了解英语文化的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第三,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恰当运用该语言进行有效交际,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除了在语料和知识输入方面进行改进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克服因怕犯错误而羞于开口讲英语的心理障碍。
第四,采取有效的语用能力测试手段。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水平,还必须改变目前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重点、缺乏有效的语用能力测试手段的现状。一个学期一场侧重考查学生语言知识水平的卷面考试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过程性评估也不应只考虑学生对单词、语法和句型的掌握情况,应更侧重考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情况,卷面考试也应适当涉及对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的测试。
总之,作为交际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语用能力,对现实英语专业教学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探索出合适英语专业教学的培养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外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其莘,殷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项目编号:14G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