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语言的精妙、文本的情感、文本的主题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爱读、乐读、悦读,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拓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情趣和情操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本积极开展品读活动,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整合,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收获阅读的快乐。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略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以语言的精妙为拓展点,丰富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入选教材的文章在篇章结构、命题立意和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妙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抓住这样的字词细细品味,感知语言形象的魅力,不仅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也能在反复咀嚼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以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为例,作者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将两人的交手过程描绘的精彩绝伦,读起来回味无穷。在第二次交手时,林冲的“拨草寻蛇”、洪教头的“把火烧天”,就这么几个字,就将两人的招式的精彩之处得以呈现,给读者以广阔的品读空间。在阅读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大胆想象“拨草寻蛇”“把火烧天”的招式,并亲身演示一下,感觉这些招式的威力在哪里?破绽又在哪里?很快就有学生说:“棒往下打的力量很沉,但是下半身却疏于防守。”“林冲以拨草寻蛇的招式还击洪教头的把火烧天,真是妙招,恰到好处啊。”这时我又追问:“你能结合这两个招式看出两人的心理活动、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吗?”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并交流文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通过这样的品读,引导学生咀嚼语言的精妙,不断深入解读文本。随着解读的深入,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林冲棒打洪教头的一幅幅生动的打斗场景,读出林冲的机智勇敢和善于观察,读出洪教头的傲慢狂妄和骄傲蛮横,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以文本的情感为拓展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文本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拓展阅读,以讲解和点拨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体会文本传达的人文情意,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不仅能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独到的、深刻的发现,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例如《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句句平实但又感人至深,文章笔触细腻,从生活中的小事写出了人生基本的哲理和情感。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真情,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为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文本中细节描写所流露出的情真意切进行了拓展阅读,如:“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中的“虚弱”一词、“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便直奔医院”中的“直奔”一词、“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中的“紧握”一词等,抓住词句感受真爱,用心去阅读,用心去品味,领悟爱的真谛。同时拓展延伸:“真爱无痕。身处这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不仅仅有父母儿女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你能说说其它的爱吗?”在交流中,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身边还有相濡以沫、相扶相伴的爱,同路人的彼此关心与帮助的爱,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
在教学中,把情感的体验与语言的运用进行有机融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懂得人生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三、以文本的主题为拓展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主题是贯穿文本的“全部内容”,依托文本材料表达出的作者的主要意图,它就象是通过文本中心的一扇门,通过这扇门,能看清文章的主要风景,掌握文章的心脏和关键。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本主题视作是“圆心”,围绕这个“圆心”进行有效拓展,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同心圆,从而掌握文本所要表达出的全部内容,不断丰富自身的阅读积累。
以《师恩难忘》一文为例,通过对小学老师的几段回忆,展开一幅幅生动、感人又看似平常的情景,读者会不自觉地走进文本,将自己看作是文中的主人公。在品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解课题入手,紧扣“师恩”这一中心主题,走入文本细心品味,再走出文本、走进自己的生活中,联系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脑海中浮现自己的启蒙老师、回忆起老师对自己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从“师恩”一词去理解、敬佩和感激老师。这样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学生抓住文本主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依靠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获得的。
每篇优秀的文章都离不开一个鲜明的主题。在品读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有效拓展,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收获阅读的快乐体验。
新课改下,阅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和人生体验,使学生在爱读、乐读、悦读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煜.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探讨【J】.考试,2012(5)
【2】张文学.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新课程研究,2012(8)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语言的精妙、文本的情感、文本的主题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爱读、乐读、悦读,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拓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情趣和情操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本积极开展品读活动,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整合,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收获阅读的快乐。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略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以语言的精妙为拓展点,丰富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入选教材的文章在篇章结构、命题立意和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妙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抓住这样的字词细细品味,感知语言形象的魅力,不仅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也能在反复咀嚼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以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为例,作者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将两人的交手过程描绘的精彩绝伦,读起来回味无穷。在第二次交手时,林冲的“拨草寻蛇”、洪教头的“把火烧天”,就这么几个字,就将两人的招式的精彩之处得以呈现,给读者以广阔的品读空间。在阅读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大胆想象“拨草寻蛇”“把火烧天”的招式,并亲身演示一下,感觉这些招式的威力在哪里?破绽又在哪里?很快就有学生说:“棒往下打的力量很沉,但是下半身却疏于防守。”“林冲以拨草寻蛇的招式还击洪教头的把火烧天,真是妙招,恰到好处啊。”这时我又追问:“你能结合这两个招式看出两人的心理活动、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吗?”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并交流文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通过这样的品读,引导学生咀嚼语言的精妙,不断深入解读文本。随着解读的深入,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林冲棒打洪教头的一幅幅生动的打斗场景,读出林冲的机智勇敢和善于观察,读出洪教头的傲慢狂妄和骄傲蛮横,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以文本的情感为拓展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文本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拓展阅读,以讲解和点拨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体会文本传达的人文情意,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不仅能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独到的、深刻的发现,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例如《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句句平实但又感人至深,文章笔触细腻,从生活中的小事写出了人生基本的哲理和情感。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真情,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为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文本中细节描写所流露出的情真意切进行了拓展阅读,如:“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中的“虚弱”一词、“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便直奔医院”中的“直奔”一词、“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中的“紧握”一词等,抓住词句感受真爱,用心去阅读,用心去品味,领悟爱的真谛。同时拓展延伸:“真爱无痕。身处这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不仅仅有父母儿女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你能说说其它的爱吗?”在交流中,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身边还有相濡以沫、相扶相伴的爱,同路人的彼此关心与帮助的爱,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
在教学中,把情感的体验与语言的运用进行有机融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懂得人生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三、以文本的主题为拓展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主题是贯穿文本的“全部内容”,依托文本材料表达出的作者的主要意图,它就象是通过文本中心的一扇门,通过这扇门,能看清文章的主要风景,掌握文章的心脏和关键。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本主题视作是“圆心”,围绕这个“圆心”进行有效拓展,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同心圆,从而掌握文本所要表达出的全部内容,不断丰富自身的阅读积累。
以《师恩难忘》一文为例,通过对小学老师的几段回忆,展开一幅幅生动、感人又看似平常的情景,读者会不自觉地走进文本,将自己看作是文中的主人公。在品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解课题入手,紧扣“师恩”这一中心主题,走入文本细心品味,再走出文本、走进自己的生活中,联系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脑海中浮现自己的启蒙老师、回忆起老师对自己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从“师恩”一词去理解、敬佩和感激老师。这样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学生抓住文本主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依靠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获得的。
每篇优秀的文章都离不开一个鲜明的主题。在品读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有效拓展,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收获阅读的快乐体验。
新课改下,阅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和人生体验,使学生在爱读、乐读、悦读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煜.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探讨【J】.考试,2012(5)
【2】张文学.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新课程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