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对高中政治理论的认同度,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大大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更好的运用CAI进行教学提出了几点体会:整合传统与现代教育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多媒体培训;注重师德修养;切实转变师生关系,注重课内课外。
【关键词】CAI;高中政治教学;融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元素——多媒体的注入,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极大增强了高中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然而,多媒体课件在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辩证的评价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多媒体课件是指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元素组合于一体,使多种媒体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交互系统的计算机教学软件”[1]。 高中政治课堂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
1 多媒体课件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优化效能
凭借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形象生动的内容呈现、信息承载量大等优点,当代高中政治课堂可以轻松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更直观、具体的展示教学重难点,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培养能力,升华思想境界,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1.1 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求知欲旺盛,会受到外界每一事物的吸引。面对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信息时代,心智仍不成熟的高中生还缺乏对客观事物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缺乏自身较为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念,缺乏较为准确的判断、甄别能力。容易受到表象的诱惑,进而影响自身对生活、对学习、对老师的看法。众所周知,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领域,知识宽泛而抽象,再加上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落后,技术缺乏,教师很容易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代替学生的能动学习,种种因素导致社会阅历尚浅的高中生讨厌政治课堂,也给人造成了政治课“假、大、空”的印象。而融入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的高中政治课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具有更强大的表现力,更能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领悟高中政治理论的主动性,更好的切合了高中生的生理特点。
1.2 内容展示丰富多彩,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前那种传统的边讲解边板书的模式费时费力,面临着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的冲突,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更加不适应当今时代以及新课改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不再单纯的来自于教师,这也挑战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权威,于是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呼之欲出,多媒体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示大量的教材内容和课外拓展知识,不仅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而且通俗易懂,印象深刻。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师可以跨越古今,引经据典广泛搜集信息,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1.3 观点引入潜移默化,便于增强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同度.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商业化、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高中生每天接触着方方面面的消息,甚至有些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注意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防止信仰危机甚至和平演变,防止腐败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稀释”。对于这个问题,列宁的话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曾说“庸俗化和哗众取宠绝非通俗化,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深入的思考、深入的研究,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的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2]多媒体教学输入输出手段的多样化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当代政治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从小材料中领悟出大道理,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成为一个真正的“四有”新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东西,只能培养出伪君子。”[3]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以情动人的积极效应。
2 多媒体课件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路径创新
针对多媒体课件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融合所产生的双重效应,我们应该慎重对待,因势利导,发挥二者融合的最佳效益,提升政治课教学效果。
2.1 整合传统与现代教育手段,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并不是唯一、全能的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因材施教,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鉴别、在鉴别中选择,促进政治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三贴近”原则。既要遵循思想政治课教育规律,又要注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学生身边常见的案例素材,循序渐进,寓教于乐。(2)重点突出原则。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一个材料筛选、逻辑加工的过程,课件展示不是教材内容的原貌呈现,因此,教师要恰当的处理重难点内容的突破,我们要广泛搜集、认真筛选材料;对于简单知识,只需点到即止。倘若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颠倒主次,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在课堂讲解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多媒体展示和传统教育方法的交互使用,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多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讲解式教学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耳、心等各种感官,促进政治理论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信息能够一次性识记得只占15%,从视觉获得的信息能够识记的占25%,而两者同时运用就能识记信息量的65%。
2.2 加强教师队伍多媒体操作培训,提升教师素养.多媒体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教师自身的素养,一方面,高中多媒体教学开展时间不长,教师缺乏经验积累和信息意识;另一方面,缺乏对教师队伍的常态化培训和激励机制,特别是缺乏多媒体教学的政治专家的专业指导,大部分教师都是自己摸索,教师素质提升水平有限。因此,高中学校应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教师走出去深造和请专家来校交流指导,想方设法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
2.3 注重师德修养,塑造教师人格魅力.高中政治教学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活动,它是通过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品德塑造活动。这种品德塑造活动,以教育形式为手段,同时更以人格感染为手段,且教育形式的效力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教育者的人格形象对其所宣讲的教育内容的印证、实践程度[4]。任何教育内容、规章制度、任何教育辅助工具,不论如何完美,都不可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为人师表正是如此。与物化的多媒体课件相比,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其真实的特点,发挥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优秀的教师人格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品德、身体力行的道德典范、爱护学生的真心以及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园丁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的几点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09.1.
[2] 《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322页
[3] 单冠初、苏令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国时代出版社,2009.171.
[4] 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刘小平. 《浅谈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措施》. http://www.cnki.net
[6] 张颖:《多媒体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4.
[7] 李梁:《多媒体课件与教材、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关键词】CAI;高中政治教学;融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元素——多媒体的注入,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极大增强了高中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然而,多媒体课件在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辩证的评价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多媒体课件是指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元素组合于一体,使多种媒体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交互系统的计算机教学软件”[1]。 高中政治课堂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
1 多媒体课件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优化效能
凭借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形象生动的内容呈现、信息承载量大等优点,当代高中政治课堂可以轻松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更直观、具体的展示教学重难点,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培养能力,升华思想境界,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1.1 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求知欲旺盛,会受到外界每一事物的吸引。面对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信息时代,心智仍不成熟的高中生还缺乏对客观事物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缺乏自身较为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念,缺乏较为准确的判断、甄别能力。容易受到表象的诱惑,进而影响自身对生活、对学习、对老师的看法。众所周知,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领域,知识宽泛而抽象,再加上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落后,技术缺乏,教师很容易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代替学生的能动学习,种种因素导致社会阅历尚浅的高中生讨厌政治课堂,也给人造成了政治课“假、大、空”的印象。而融入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的高中政治课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具有更强大的表现力,更能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领悟高中政治理论的主动性,更好的切合了高中生的生理特点。
1.2 内容展示丰富多彩,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前那种传统的边讲解边板书的模式费时费力,面临着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的冲突,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更加不适应当今时代以及新课改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不再单纯的来自于教师,这也挑战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权威,于是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呼之欲出,多媒体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示大量的教材内容和课外拓展知识,不仅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而且通俗易懂,印象深刻。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师可以跨越古今,引经据典广泛搜集信息,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1.3 观点引入潜移默化,便于增强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同度.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商业化、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高中生每天接触着方方面面的消息,甚至有些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注意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防止信仰危机甚至和平演变,防止腐败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稀释”。对于这个问题,列宁的话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曾说“庸俗化和哗众取宠绝非通俗化,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深入的思考、深入的研究,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的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2]多媒体教学输入输出手段的多样化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当代政治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从小材料中领悟出大道理,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成为一个真正的“四有”新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东西,只能培养出伪君子。”[3]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以情动人的积极效应。
2 多媒体课件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路径创新
针对多媒体课件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融合所产生的双重效应,我们应该慎重对待,因势利导,发挥二者融合的最佳效益,提升政治课教学效果。
2.1 整合传统与现代教育手段,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并不是唯一、全能的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因材施教,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鉴别、在鉴别中选择,促进政治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三贴近”原则。既要遵循思想政治课教育规律,又要注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学生身边常见的案例素材,循序渐进,寓教于乐。(2)重点突出原则。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一个材料筛选、逻辑加工的过程,课件展示不是教材内容的原貌呈现,因此,教师要恰当的处理重难点内容的突破,我们要广泛搜集、认真筛选材料;对于简单知识,只需点到即止。倘若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颠倒主次,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在课堂讲解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多媒体展示和传统教育方法的交互使用,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多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讲解式教学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耳、心等各种感官,促进政治理论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信息能够一次性识记得只占15%,从视觉获得的信息能够识记的占25%,而两者同时运用就能识记信息量的65%。
2.2 加强教师队伍多媒体操作培训,提升教师素养.多媒体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教师自身的素养,一方面,高中多媒体教学开展时间不长,教师缺乏经验积累和信息意识;另一方面,缺乏对教师队伍的常态化培训和激励机制,特别是缺乏多媒体教学的政治专家的专业指导,大部分教师都是自己摸索,教师素质提升水平有限。因此,高中学校应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教师走出去深造和请专家来校交流指导,想方设法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
2.3 注重师德修养,塑造教师人格魅力.高中政治教学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活动,它是通过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品德塑造活动。这种品德塑造活动,以教育形式为手段,同时更以人格感染为手段,且教育形式的效力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教育者的人格形象对其所宣讲的教育内容的印证、实践程度[4]。任何教育内容、规章制度、任何教育辅助工具,不论如何完美,都不可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为人师表正是如此。与物化的多媒体课件相比,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其真实的特点,发挥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优秀的教师人格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品德、身体力行的道德典范、爱护学生的真心以及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园丁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的几点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09.1.
[2] 《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322页
[3] 单冠初、苏令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国时代出版社,2009.171.
[4] 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刘小平. 《浅谈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措施》. http://www.cnki.net
[6] 张颖:《多媒体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4.
[7] 李梁:《多媒体课件与教材、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