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生活经验喻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摘自《拿来主义》)
点赞
在这两段文字中,鲁迅先生用“一所大宅子”来比喻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喻指文化遗产中的各种精华与糟粕,“吃掉”“送到药房”“毁掉”“请她们各自走散”比喻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中精品与糟粕应持的不同态度。作者运用精妙的比喻避免枯燥的说教,将“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议题阐述得形象透彻,饶有趣味。
借名著情节喻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金箍儿”。金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金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金箍儿”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摘自《成人不自在》)
点赞
这两段话中,“金箍儿”比喻社会规范,“西天取经”比喻人修心敛性的过程。这两个譬喻,正是为了证明一个人要想“成人”,就必须自觉接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也就是给自己戴上“金箍儿”,还必须有一个“收心敛性”的过程。何为“社会规范”?如何“收心敛性”?用议论性文字表达会颇费口舌,若以形象的比喻阐述,则更生动、浅显、易懂。
借自然现象喻理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摘自《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
点赞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白杨和白杨在湖中的倒影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告诉读者:除了岸上的白杨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真实存在着,就是湖水里白杨的倒影;我们的生活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其实就像白杨和它在湖中的倒影一样,岸上的白杨是一个实体的、理性的世界,湖中白杨的倒影则是一个艺术的、心灵的世界。如此比喻,深入浅出,堪称绝妙!
借寓言故事喻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遠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摘自《逍遥游》)
点赞
在这三段文字中,庄子讲述了一个鲲鹏迁徙南海的故事,而且不光自己讲,还援引了《齐谐》一书中的记述来证明此言不虚。庄子一遍遍重复这一故事,意在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是鲲鹏这样壮观洒脱的庞然大物,也是不自由的,其飞行南海,也要凭借大翼之下的风的积聚,依赖于“海运”的到来,自由自在的“逍遥游”需要扎扎实实的修炼!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摘自《拿来主义》)
点赞
在这两段文字中,鲁迅先生用“一所大宅子”来比喻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喻指文化遗产中的各种精华与糟粕,“吃掉”“送到药房”“毁掉”“请她们各自走散”比喻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中精品与糟粕应持的不同态度。作者运用精妙的比喻避免枯燥的说教,将“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议题阐述得形象透彻,饶有趣味。
借名著情节喻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金箍儿”。金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金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金箍儿”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摘自《成人不自在》)
点赞
这两段话中,“金箍儿”比喻社会规范,“西天取经”比喻人修心敛性的过程。这两个譬喻,正是为了证明一个人要想“成人”,就必须自觉接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也就是给自己戴上“金箍儿”,还必须有一个“收心敛性”的过程。何为“社会规范”?如何“收心敛性”?用议论性文字表达会颇费口舌,若以形象的比喻阐述,则更生动、浅显、易懂。
借自然现象喻理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摘自《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
点赞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白杨和白杨在湖中的倒影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告诉读者:除了岸上的白杨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真实存在着,就是湖水里白杨的倒影;我们的生活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其实就像白杨和它在湖中的倒影一样,岸上的白杨是一个实体的、理性的世界,湖中白杨的倒影则是一个艺术的、心灵的世界。如此比喻,深入浅出,堪称绝妙!
借寓言故事喻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遠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摘自《逍遥游》)
点赞
在这三段文字中,庄子讲述了一个鲲鹏迁徙南海的故事,而且不光自己讲,还援引了《齐谐》一书中的记述来证明此言不虚。庄子一遍遍重复这一故事,意在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是鲲鹏这样壮观洒脱的庞然大物,也是不自由的,其飞行南海,也要凭借大翼之下的风的积聚,依赖于“海运”的到来,自由自在的“逍遥游”需要扎扎实实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