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51例,以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恢复心肌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可行性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例数也呈上升趋势,同时年龄也出现下延,已经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1]。AMI主要指患者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因为冠状动脉血供急剧下降或者中断所导致。而低分子肝素钙属于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物,相比普通肝素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小,并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其在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中效果较好。本次研究对我院AMI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主要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51例患者均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以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40-79岁,平均(60.7±7.54)岁,前壁梗死22例,非前壁梗死29例;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41-81岁,平均(61.2±7.46)岁,前壁梗死23例,非前壁梗死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钙(国药准字H20060191 ,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00u,每次12h,采用腹部皮下注射方式,5d为1疗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组织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常规治疗。
1.3观察标准
考察患者的疼痛状况、心电图改善状况以及心肌酶恢复情况。主要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心肌酶恢复;有效:疼痛症状出现缓解,心电图ST段明显降低,心肌酶降低;无效,患者症状、心电图、心肌酶等症状相比治疗前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9 24(82.76) 5(17.24) 0(0) 29(100)
对照组 22 16(72.73) 2(9.09) 4(18.18) 18(81.82)
X2 - 0.744 0.701 5.721 5.721
P值 - <0.05 <0.05 <0.05 <0.05
3 结论
低分子肝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糖醛酸的交替残基链与D-葡萄胺,肝素经过酶和化学解聚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分组量5000的片段,低分子肝素和抗凝血酶相互结合,可以使得抗凝血酶构象发生改变,能够促进其与Xa因子与凝血酶的相互作用,进而达到抑制Xa因子活性的目的[2-3]。低分子肝素钙则是低分子肝素的钙盐,在临床常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同时在预防血凝块的形成方面有显著效果。
急性心机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进而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等,最终形成血栓,还有可能导致血管痉挛的出现,最终诱发心肌缺血出现,提高了产生栓塞的几率,不利于预后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外国大量的临床实验显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MI可以减小梗死面积,预防AMI的出现,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对预后有积极作用[4]。另外AMI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因此又必须采取抗凝手段对病情进行控制。目前使用普通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抗凝效果,但是存在出血等不良症状,因此在临床使用中还是存在诸多的弊端。
本次研究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观察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再一次证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肌梗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疼痛的缓解明显,心肌酶的恢复增快,并且心电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今后相关临床上应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艳梅.低分子肝素钙改良注射流程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2(16):112.
[2]简芳.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在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 ,2013,(19):156.
[3]齐晓敏.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期心肌梗死疗效观察32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32):201.
[4]任献.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4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4):102.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可行性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例数也呈上升趋势,同时年龄也出现下延,已经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1]。AMI主要指患者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因为冠状动脉血供急剧下降或者中断所导致。而低分子肝素钙属于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物,相比普通肝素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小,并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其在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中效果较好。本次研究对我院AMI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主要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51例患者均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以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40-79岁,平均(60.7±7.54)岁,前壁梗死22例,非前壁梗死29例;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41-81岁,平均(61.2±7.46)岁,前壁梗死23例,非前壁梗死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钙(国药准字H20060191 ,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00u,每次12h,采用腹部皮下注射方式,5d为1疗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组织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常规治疗。
1.3观察标准
考察患者的疼痛状况、心电图改善状况以及心肌酶恢复情况。主要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心肌酶恢复;有效:疼痛症状出现缓解,心电图ST段明显降低,心肌酶降低;无效,患者症状、心电图、心肌酶等症状相比治疗前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9 24(82.76) 5(17.24) 0(0) 29(100)
对照组 22 16(72.73) 2(9.09) 4(18.18) 18(81.82)
X2 - 0.744 0.701 5.721 5.721
P值 - <0.05 <0.05 <0.05 <0.05
3 结论
低分子肝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糖醛酸的交替残基链与D-葡萄胺,肝素经过酶和化学解聚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分组量5000的片段,低分子肝素和抗凝血酶相互结合,可以使得抗凝血酶构象发生改变,能够促进其与Xa因子与凝血酶的相互作用,进而达到抑制Xa因子活性的目的[2-3]。低分子肝素钙则是低分子肝素的钙盐,在临床常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同时在预防血凝块的形成方面有显著效果。
急性心机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进而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等,最终形成血栓,还有可能导致血管痉挛的出现,最终诱发心肌缺血出现,提高了产生栓塞的几率,不利于预后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外国大量的临床实验显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MI可以减小梗死面积,预防AMI的出现,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对预后有积极作用[4]。另外AMI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因此又必须采取抗凝手段对病情进行控制。目前使用普通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抗凝效果,但是存在出血等不良症状,因此在临床使用中还是存在诸多的弊端。
本次研究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观察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再一次证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肌梗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疼痛的缓解明显,心肌酶的恢复增快,并且心电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今后相关临床上应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艳梅.低分子肝素钙改良注射流程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2(16):112.
[2]简芳.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在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 ,2013,(19):156.
[3]齐晓敏.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期心肌梗死疗效观察32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32):201.
[4]任献.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4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