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人为本”理念在当今教育界深受关注,而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因此,“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应用尤为重要,可以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不过,现如今,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依旧存在一些急于改善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    以人为本   问题   对策
  1 以人为本理念概述
  所谓以人为本,简单来说,就是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有效培养,始终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改革重心,围绕学生制定目标并展开教学活动。事实上,在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是根本理念,是当今教育界首推的教学理念,它鼓励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的重要基础。
  2 高中政治课堂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灵活性不足
  作为高中生的主要学科之一,高中政治历来是学生应当引起重视的一项课程,其在高考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份额,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进行高中政治授课的时候,教师虽然运用了“以人为本”理念,但是却仅仅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并没有真正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对政治课堂感到厌烦,并不愿意与教师进行良好沟通,师生交流很少,整个课堂显得死板沉闷,以人为本理念并没有灵活地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
  2.2 教学模式单一
  高中政治由于存在高考壓力,依旧过分关注知识点,而这也使得教师没有过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中,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教师主导的课堂主要围绕知识与技能展开,学生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没有成为“以人为本”理念中强调的主导者,处于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
  2.3 课堂氛围沉闷
  事实上,现如今,很多高中政治课堂中,依旧是教师站在权威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在双方不平等地位的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感受到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活动,而是盲目地跟随教师的脚步,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导致很多学生并未养成独立学习与探索的能力,也没有构建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谈综合素质的提升,一堂课下来,最多学习到高考所需的相关知识点,而这样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对高中生将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中政治学习内容较为繁杂,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和增加,不要死板地将教材内容当做课堂的全部学习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有趣的探索情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构建自己的学习知识网,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学习知识点和真实的生活情境有效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政治知识的趣味性和用处;将各种有趣的知识加入到政治学习课堂中,从而使得学生对政治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当是辅导者,教学主体始终是学生,也只能是学生。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会积极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由此掌握和运用政治知识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为有效地应对高考,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避免了“书呆子”、“死读书”的问题,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课堂之所以较为沉闷无趣,主要是因为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十分枯燥,倘若学习内容较多,更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事实上,在高中课堂中,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根本保障之一。教师要想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那么就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例如网络自主学习环境、情境构建等,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要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自主解决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独立,并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保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高中政治课除了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点以外,还承担着一个重要任务,即指导学生科学思想形成,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从而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必须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所以不能采取统一的教导模式,而要以人为本,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予以更为深入的指导,因此,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尤为重要。当课堂具备民主性,那么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便不会感到压抑和沉闷,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来,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成长。
  当学生之间因为解决问题产生争执的时候,教师不要作为裁判出现,而要成为调解员,引导学生自己探寻问题的正确答案,并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学生要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可以说,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十分依赖于教师对自我定位的认知。只有教师对自身定位精确,才能保证课堂氛围良好,从而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课堂知识。
  4 结语
  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极大促进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只有将以人为本理念有效贯彻并采取相关对策,才能真正使得课堂充满以人为本气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才能够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理念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国良.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以人为本教学体系的健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8)
  [2] 李哲.以人为本——高中政治教学新课改的理论之源[J].赤子(上下旬),2015(04)
  [3] 尹盼盼.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中政治教学[J].新智慧,2019(11)
其他文献
摘 要:盲童,顾名思义,就是患有视觉障碍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由于无法视物而变得更加敏感、脆弱,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有惊人的爆发力。因此,盲校音乐教师要尊重盲童的成长特点,结合盲童的认知规律去组织音乐教学活动,以便切实优化盲童的音乐感受与音乐表现。本文将从借助必要的触碰体验去解析歌曲内容、借助盲文乐谱引导盲童展开音乐探究、借助生活经验引导盲童展开音乐审美三个角度来分析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针对盲童展开有效的
期刊
摘 要: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都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班级凝聚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活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不同,小学低段班级文化建设有着自己的侧重点,但由于不同教师对班级文化的认识不同,进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小学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现存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发展进步,一些教学问题也随之出现。尤其是要求严格的体育教学,其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主要是教学手段、内容单一等问题,以至于严重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对社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了,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管理就需要实现革新,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體育教学;教学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技术迅速普及并进入到各个领域,在初中历史课上教师要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借助信息技术,将多媒体与初中历史课充分融合,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初中历史课上再现历史,并对课堂进行优化,让初中历史课的模式得到改善。本文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融合,希望对初中历史课日后教学的开展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教学方式  前言: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初中历史课上,这已经成为
期刊
一、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开始了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以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的现状的剖析,发现了目前存在人文素养教学的问题和瓶颈,通过对学校、教师、家长层面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引言:  自我国新课标进行改革以后,以人为本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风向标,其中小学语文更是综合素 养更是课改中的重点。语言不仅沟通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有效学习。对此,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始着手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期借助新型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教学手段,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本文就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希望为相关教学提供可参考价值。  关键词:情境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新课标改革主要关注的热点,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生在核心素质方面的教学,老师就需要把相关内容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接下来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学生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加以案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科学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提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思考  1 引言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适应社会,
期刊
摘 要:故事教学作为小学英语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不断受到重视和推广。小学英语如何利用故事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在实践中又有哪些问题值得反思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 实践 思考  一、故事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習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
期刊
摘 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新任务。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聚焦教材内容,寻传统文化之根;立足课堂活动,育传统文化之苗;依托拓展延伸,结传统文化之果”等三个方面,浅显论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1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意义  语文是所有科目中同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