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赤壁赋》)(前)是苏轼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篇赋文,作为散文赋的扛鼎之作,历来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在此仅就文章体裁以及“写志”方式略作探究,通过对文章的精巧结构安排及作者的深厚写作功力的领略,以求一览古人心境。并用以作为阅读领会这篇精美赋文主旨的参考。
【关键词】苏轼赋写志情景共适
《赤壁赋》是苏轼非常有名的一篇赋文作品,在1082年的秋冬期间,苏轼曾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文,史称前、后赤壁赋。在此谨对其第篇略作剖析,此作亦即史称前赤壁赋。
作者在“赋”中所铺张的内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但作者所讲的抽象的道理是通过形象、比喻、想象、联想以及凭吊古人和欣赏岁月等方式来完成的,并不显得空泛和枯燥。应该说,这是作者在古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结果。此外,汉魏的赋文一般在开头结尾都有简短的叙事,中间有主客问答,在此文中亦具备,可见作者并没有脱离传统的“赋”的规格,从体裁上来说,它仍符合“赋”的要求,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就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所表述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大自然的岁月美景,亦即《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结尾所提及的“一樽还酹江月”。而作者的主导思想在文中偏向于后者。但这两层意思又都是从篇中所歌唱的“渺涉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两句中生出来的,这就不难看出苏轼的立足点和采取这种生活态度的原因。在文中,作者并非片面地主张“及时行乐”,而是作者希望一个人能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境世界,而应该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里(尽管它是短暂的),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文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具有一种魅力,即大自然之美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不得不为之陶醉。这种沉浸于当前的适意的环境中的满足,正是苏轼一贯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处于逆境之下,这种生活态度总比畏首畏尾,忧心忡忡或无所作为、意志消沉显得乐观旷达,显得有生机和情趣。因此,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和常人已无法忍受的处境中,这种生活态度应该说有其可取之处。
由此看来,《赤壁赋》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是主要的。作者在文中驰骋着意气纵横的想象力,仿佛“所向无空阔”的“天马”,而同时以体现出作者的细密的文心、谨严的法度,无论遣词造句,都不是无根据无来历的脱离传统艺术渊源的任意胡为。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创新之处无一不是建立在深厚而坚实的功力基础之上。表面上看来,作者挥洒自如,仿佛没费什么力气,实际上却是思路缜密,一丝不苟。这也正是苏轼文章的过人之处。
在整个文章的构成上,作者分成了五个段落,在表述上各有侧重。
从文章开头“壬戌之秋”到“羽化而登仙”是文章的第一段,这是“赋”的正文前的一段简短的叙事,可以分作三个小节来看。
第一节共四句,主要是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也是写赋的正规笔墨,有如一篇长诗的小序。
第二节共五句,前两句写景,后三句写事。在安排上,亦即把客观的事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交替着来写。在整篇文章中,作者以“写志”为主,所以不十分强调对景物的描述,在全篇中的景语只有此处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及下一节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而这四句极为概括简洁,“清风”二句写风与江,“白露”二句写月与江,突出的是“江”和“月”,为后面的“写志”作好铺垫。
第三节仍是先景后事,由事生情,而且在此段文字中,多引用,每说一句皆有所本。而在安排上,是依次先后而写成,不容移置。“少焉”以下写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后所见,由水上而天空,由近而远。“纵一苇之所如”是写主观的游者,“凌万顷之茫然”是写客观的江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句是写泛舟江上的现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写舟中人的心情感受,笔势流畅,足见作者功力。
在文章第二段亦可分作两层,歌词是第一层,箫志是第二层。作者描绘箫声属于“体物”,而“体物”却是为了“写志”。苏轼在作品中以“哀”、“乐”对举,借主客问答以写志抒情,其实所表达的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两个方面,而在这两个方面中,最终是“乐”战胜了“哀”,主客同达于“共适”的境界。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把立意的主句放在了歌词的后二句,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于此,可以比作是君,这两句写出了苏轼忠君之殷切。忠君诚然是有局限性的,但在苏轼身上却应一分为二地对待。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思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这里面含有积极的因素。下文的“哀吾生之须臾”及“共适”于“无尽藏”的江山风月,都从此生发出来,而且巧妙不着痕迹。
第三段是伤时忧国的正面文字,却从怀古落笔,足见笔力。文中先写怀古,由诗及人,通过推测、想象、大力渲染,勾勒出曹操这个丰富的人物形象,并对其作了“一世之雄”的准确评定,然后通过客语,反映出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作者在行文中起落随意,用意清晰,既无说教气息,也没有抽象的空论,也由此再展了作者的写作功力。
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更深入一层的正面文字。虽与前一段同属于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却并非并列的。在此处,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只有一层意思,而在安排上却化作两层来写,水和月同为比喻,作用与性质是一样的,作者仍把它们分作两层来说。就意思而言,作者所要阐明的只是“不变”这一层意思,却以变和不变两者相提并论,这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在文章的第五段,作者仍用简短的叙事作为全篇的结尾。“客喜而笑”的“喜”和“笑”,与前文的“饮酒乐甚”的“乐”,以及“怨”、“慕”、“泣”、“诉”、“愀然”、“哀”、“羡”等描写感情变化的词语是联成一气的。这是全文情感发展的线索,直贯通篇。以下的描写与“饮酒乐甚”句相辉映。而最后两句则写尽“适”字之趣,文章亦由此而摇曳生姿,尽得“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妙。
【关键词】苏轼赋写志情景共适
《赤壁赋》是苏轼非常有名的一篇赋文作品,在1082年的秋冬期间,苏轼曾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文,史称前、后赤壁赋。在此谨对其第篇略作剖析,此作亦即史称前赤壁赋。
作者在“赋”中所铺张的内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但作者所讲的抽象的道理是通过形象、比喻、想象、联想以及凭吊古人和欣赏岁月等方式来完成的,并不显得空泛和枯燥。应该说,这是作者在古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结果。此外,汉魏的赋文一般在开头结尾都有简短的叙事,中间有主客问答,在此文中亦具备,可见作者并没有脱离传统的“赋”的规格,从体裁上来说,它仍符合“赋”的要求,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就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所表述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大自然的岁月美景,亦即《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结尾所提及的“一樽还酹江月”。而作者的主导思想在文中偏向于后者。但这两层意思又都是从篇中所歌唱的“渺涉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两句中生出来的,这就不难看出苏轼的立足点和采取这种生活态度的原因。在文中,作者并非片面地主张“及时行乐”,而是作者希望一个人能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境世界,而应该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里(尽管它是短暂的),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文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具有一种魅力,即大自然之美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不得不为之陶醉。这种沉浸于当前的适意的环境中的满足,正是苏轼一贯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处于逆境之下,这种生活态度总比畏首畏尾,忧心忡忡或无所作为、意志消沉显得乐观旷达,显得有生机和情趣。因此,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和常人已无法忍受的处境中,这种生活态度应该说有其可取之处。
由此看来,《赤壁赋》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是主要的。作者在文中驰骋着意气纵横的想象力,仿佛“所向无空阔”的“天马”,而同时以体现出作者的细密的文心、谨严的法度,无论遣词造句,都不是无根据无来历的脱离传统艺术渊源的任意胡为。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创新之处无一不是建立在深厚而坚实的功力基础之上。表面上看来,作者挥洒自如,仿佛没费什么力气,实际上却是思路缜密,一丝不苟。这也正是苏轼文章的过人之处。
在整个文章的构成上,作者分成了五个段落,在表述上各有侧重。
从文章开头“壬戌之秋”到“羽化而登仙”是文章的第一段,这是“赋”的正文前的一段简短的叙事,可以分作三个小节来看。
第一节共四句,主要是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也是写赋的正规笔墨,有如一篇长诗的小序。
第二节共五句,前两句写景,后三句写事。在安排上,亦即把客观的事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交替着来写。在整篇文章中,作者以“写志”为主,所以不十分强调对景物的描述,在全篇中的景语只有此处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及下一节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而这四句极为概括简洁,“清风”二句写风与江,“白露”二句写月与江,突出的是“江”和“月”,为后面的“写志”作好铺垫。
第三节仍是先景后事,由事生情,而且在此段文字中,多引用,每说一句皆有所本。而在安排上,是依次先后而写成,不容移置。“少焉”以下写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后所见,由水上而天空,由近而远。“纵一苇之所如”是写主观的游者,“凌万顷之茫然”是写客观的江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句是写泛舟江上的现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写舟中人的心情感受,笔势流畅,足见作者功力。
在文章第二段亦可分作两层,歌词是第一层,箫志是第二层。作者描绘箫声属于“体物”,而“体物”却是为了“写志”。苏轼在作品中以“哀”、“乐”对举,借主客问答以写志抒情,其实所表达的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两个方面,而在这两个方面中,最终是“乐”战胜了“哀”,主客同达于“共适”的境界。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把立意的主句放在了歌词的后二句,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于此,可以比作是君,这两句写出了苏轼忠君之殷切。忠君诚然是有局限性的,但在苏轼身上却应一分为二地对待。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思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这里面含有积极的因素。下文的“哀吾生之须臾”及“共适”于“无尽藏”的江山风月,都从此生发出来,而且巧妙不着痕迹。
第三段是伤时忧国的正面文字,却从怀古落笔,足见笔力。文中先写怀古,由诗及人,通过推测、想象、大力渲染,勾勒出曹操这个丰富的人物形象,并对其作了“一世之雄”的准确评定,然后通过客语,反映出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作者在行文中起落随意,用意清晰,既无说教气息,也没有抽象的空论,也由此再展了作者的写作功力。
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更深入一层的正面文字。虽与前一段同属于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却并非并列的。在此处,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只有一层意思,而在安排上却化作两层来写,水和月同为比喻,作用与性质是一样的,作者仍把它们分作两层来说。就意思而言,作者所要阐明的只是“不变”这一层意思,却以变和不变两者相提并论,这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在文章的第五段,作者仍用简短的叙事作为全篇的结尾。“客喜而笑”的“喜”和“笑”,与前文的“饮酒乐甚”的“乐”,以及“怨”、“慕”、“泣”、“诉”、“愀然”、“哀”、“羡”等描写感情变化的词语是联成一气的。这是全文情感发展的线索,直贯通篇。以下的描写与“饮酒乐甚”句相辉映。而最后两句则写尽“适”字之趣,文章亦由此而摇曳生姿,尽得“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