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期待,江西师范大学从自身优势出发,探索出了服务新农村的模式
近年来,作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已任,以提升教师专业化为主线,全方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体系,逐步走出一条促进学校综合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有机结合的办学道路。
前不久,《教育与职业》记者走进了江西师范大学,深入了解了该校服务农村教育的创新举措。
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导向,重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多元化
江西师范大学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中,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整合和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配置,率先组建了教育学院,并重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逐步探索形成了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导向的专业化、多元化的师资培养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校实施主辅修制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以满足农村中学教师承担多门课程的要求。
据悉,从2003年开始实行的“3.5+0.5”模式,要求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增加至28个学分。同年,在全国首批实施的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通过选拔本科毕业生远赴农村中学工作,一年后返校攻读教育硕士,从而为农村培养了大量骨干教师。
2004年,学校在原先的基础上开始实施“3+0.5+0.5”农村支教实习模式,师范生用一个学期赴农村中学进行支教实习,返校后再进一步学习一个学期的教师教育理论。随后,他们又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3+1”模式,教师教育课程学分接近总学分的25%,其中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后又从2005年开始实施“4+2”教育学、心理学双学位培养模式。
在重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学校在大幅度增加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分比重、增设农村教育专题的同时,着重强化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建立全国一流的数字化训练中心,强化对师范生的教学模拟训练;二是以农村中学为基地开展教育见习和实习;三是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引导师范生开展农村教育调查和教育辅导活动,“白天同劳动,晚上辅导学生功课”的实践形式被团中央所肯定并在全国各高校中推广。
如此一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模拟训练为支撑点,以农村中学教育实习见习为着力点,以社会实践为结合点,以技能竞赛为激励点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
以“红土地行动计划”和“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为纽带,加强大学中学合作,推进教师教育协作化、社会化
加强大学与中学的协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为此,自2002年以来,学校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为依托,实施了“红土地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在赣州、上饶等6个地区60余所农村中学建立起教学研究基地。先后有500余名师范生深入基地,面向农村学校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咨询与辅导服务,与基地学校教师一道参加基地信息网络建设,共同探讨以信息技术促进中学教学改革。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红土地行动计划”的实施,不仅加快了农村薄弱学校的信息化改造进程,还进一步锻炼和提升了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004年,学校启动了“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在万年、九江、余干、兴国、进贤、南昌等县近20所师资紧缺的农村中学建立了支教实习基地,先后分六批派出11个师范专业近620名学生到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
在此期间,实习生在两校教师的双重指导下,承担全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以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支教实习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基地学校师资紧缺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实习生教学技能、专业能力,增强了毕业生服务农村、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01级实习生在人才市场中倍受农村中学欢迎。
2005年8月,学校作为国内唯一一所省属师范大学,参加了由中组部、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实施农村师资支持计划”工作调研会,并被确定为“实施农村师资支持计划”试点单位。
目前,通过以“红土地行动计划”和“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等为核心纽带加强与农村中学的合作,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大学—农村中学”社会化二级教师教育网络。
以农村教师培训和农村教育科研为抓手,建立反哺机制,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科学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学校就着力于积极拓展教师教育功能,积极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推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多年来,学校通过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新课标培训者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中小学教师自考助学班、成人学历教育班和研究生课程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其中参加培训的教师80%来自于农村中小学。
记者在学校走访时发现,学校在多年服务农村的基础上,已成立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和农村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研究,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研究”、“中部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等农村教育研究课题100余项,发表农村教育研究论文200余篇,专著21部。
同时,学校以农村教育改革行动研究为重点,建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教改实验学校,并与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弋阳、万年、南昌等县建立了教改试验区,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在农村教师培训、农村基础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学校培养和锻炼了一支熟悉农村基层,热心教师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及时将科研成果和教改实验成果充实、反馈到本科教学课堂,有效地促进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本科教学的质量。
为进一步密切与农村学校的联系,学校要求校内所有教学单位和职能处室都必须选择一所贫困县农村中学,结成“1+1”对子,制定帮扶计划。
截止2005年8月,学校共18个教学单位和职能处室分别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余干县的18所农村学校建立了帮扶对子。参与结对子计划的各单位都定期派人到农村学校扶贫,为农村中学免费培训教师,指导教育改革,共同参与教研等。
采访最后,该校领导告诉《教育与职业》,通过积极开展农村教育研究,建立反哺机制,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化、科学化,也有效促进了政府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近年来,作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已任,以提升教师专业化为主线,全方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体系,逐步走出一条促进学校综合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有机结合的办学道路。
前不久,《教育与职业》记者走进了江西师范大学,深入了解了该校服务农村教育的创新举措。
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导向,重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多元化
江西师范大学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中,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整合和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配置,率先组建了教育学院,并重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逐步探索形成了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导向的专业化、多元化的师资培养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校实施主辅修制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以满足农村中学教师承担多门课程的要求。
据悉,从2003年开始实行的“3.5+0.5”模式,要求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增加至28个学分。同年,在全国首批实施的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通过选拔本科毕业生远赴农村中学工作,一年后返校攻读教育硕士,从而为农村培养了大量骨干教师。
2004年,学校在原先的基础上开始实施“3+0.5+0.5”农村支教实习模式,师范生用一个学期赴农村中学进行支教实习,返校后再进一步学习一个学期的教师教育理论。随后,他们又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3+1”模式,教师教育课程学分接近总学分的25%,其中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后又从2005年开始实施“4+2”教育学、心理学双学位培养模式。
在重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学校在大幅度增加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分比重、增设农村教育专题的同时,着重强化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建立全国一流的数字化训练中心,强化对师范生的教学模拟训练;二是以农村中学为基地开展教育见习和实习;三是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引导师范生开展农村教育调查和教育辅导活动,“白天同劳动,晚上辅导学生功课”的实践形式被团中央所肯定并在全国各高校中推广。
如此一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模拟训练为支撑点,以农村中学教育实习见习为着力点,以社会实践为结合点,以技能竞赛为激励点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
以“红土地行动计划”和“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为纽带,加强大学中学合作,推进教师教育协作化、社会化
加强大学与中学的协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为此,自2002年以来,学校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为依托,实施了“红土地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在赣州、上饶等6个地区60余所农村中学建立起教学研究基地。先后有500余名师范生深入基地,面向农村学校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咨询与辅导服务,与基地学校教师一道参加基地信息网络建设,共同探讨以信息技术促进中学教学改革。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红土地行动计划”的实施,不仅加快了农村薄弱学校的信息化改造进程,还进一步锻炼和提升了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004年,学校启动了“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在万年、九江、余干、兴国、进贤、南昌等县近20所师资紧缺的农村中学建立了支教实习基地,先后分六批派出11个师范专业近620名学生到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
在此期间,实习生在两校教师的双重指导下,承担全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以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支教实习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基地学校师资紧缺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实习生教学技能、专业能力,增强了毕业生服务农村、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01级实习生在人才市场中倍受农村中学欢迎。
2005年8月,学校作为国内唯一一所省属师范大学,参加了由中组部、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实施农村师资支持计划”工作调研会,并被确定为“实施农村师资支持计划”试点单位。
目前,通过以“红土地行动计划”和“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等为核心纽带加强与农村中学的合作,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大学—农村中学”社会化二级教师教育网络。
以农村教师培训和农村教育科研为抓手,建立反哺机制,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科学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学校就着力于积极拓展教师教育功能,积极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推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多年来,学校通过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新课标培训者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中小学教师自考助学班、成人学历教育班和研究生课程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其中参加培训的教师80%来自于农村中小学。
记者在学校走访时发现,学校在多年服务农村的基础上,已成立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和农村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研究,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研究”、“中部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等农村教育研究课题100余项,发表农村教育研究论文200余篇,专著21部。
同时,学校以农村教育改革行动研究为重点,建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教改实验学校,并与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弋阳、万年、南昌等县建立了教改试验区,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在农村教师培训、农村基础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学校培养和锻炼了一支熟悉农村基层,热心教师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及时将科研成果和教改实验成果充实、反馈到本科教学课堂,有效地促进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本科教学的质量。
为进一步密切与农村学校的联系,学校要求校内所有教学单位和职能处室都必须选择一所贫困县农村中学,结成“1+1”对子,制定帮扶计划。
截止2005年8月,学校共18个教学单位和职能处室分别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余干县的18所农村学校建立了帮扶对子。参与结对子计划的各单位都定期派人到农村学校扶贫,为农村中学免费培训教师,指导教育改革,共同参与教研等。
采访最后,该校领导告诉《教育与职业》,通过积极开展农村教育研究,建立反哺机制,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化、科学化,也有效促进了政府教育决策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