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精神是新世纪公民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一、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适时地给予每个学生展现个性能力时间和空间,随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智力、理解力、创造力等方面都存着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唤醒并开启学生自我创新发展的潜能,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和空间,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只有这样,同学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
二、巧设疑问创设佳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要巧设疑问激疑。
要使学生学会创新,教师就要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疑问,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比如在讲“坚持改革开放”这一重点内容时,我这样设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改革开放,那么改革开放是不是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它与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否矛盾?”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都能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有的同学还进一步提出:“既然改革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那么,今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走向何方?”这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打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教师在设疑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富有新意,形式要多样,问题的解答要立足于开放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利用投影仪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疑。
在政治教学中,恰当适时地运用录像、课件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比如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一课时,我利用计算机设计出教学软件来展示一份报导“开发区的演变”的材料,设计出了四幅图,然后一一展示给学生:
第一幅标有“狩猎中心”的某开发区,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成群的野生动物。
第二幅标有“木材超市”的某开发区,画面上森林不见了,动物不见了,只有被砍伐下来的一堆堆木材。
第三幅变成了“根雕艺苑”,这里光秃秃的,只有一片片的树桩。
第四幅又变成了“沙漠公园”,画面上是一堆堆沙漠,别的什么也没有。
这四幅带有动画色彩的图片加上音乐,构成了一个很短的动画片,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容易,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完后,我适时地设问:“同学们,这四幅图之间有什么联系?它说明了什么?”这时学生思如泉涌,发言积极。有的说:“土地沙漠化,这是人们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造成的。”有的说:“野生动物应当受到保护,不能乱捕乱杀。”有的说:“这些人见利忘义,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代子孙,最终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还有的说:“这些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应当受到法律制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通过讨论,既提高了环境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利用直观多媒体手段可以活跃和激发学生思维,打开每一层次学生创新意识的闸门,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三、营造和谐师生氛围,发挥学生创新精神
目前,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意识到,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在真诚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中才能实现。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敢于提问、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对学生要充满爱心,不强迫、压抑、斥责学生。要多鼓励表扬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这样,学生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讨论、自由发言,使其尝到学习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促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善于学,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政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造就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每一位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都能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那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一、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适时地给予每个学生展现个性能力时间和空间,随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智力、理解力、创造力等方面都存着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唤醒并开启学生自我创新发展的潜能,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和空间,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只有这样,同学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
二、巧设疑问创设佳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要巧设疑问激疑。
要使学生学会创新,教师就要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疑问,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比如在讲“坚持改革开放”这一重点内容时,我这样设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改革开放,那么改革开放是不是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它与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否矛盾?”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都能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有的同学还进一步提出:“既然改革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那么,今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走向何方?”这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打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教师在设疑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富有新意,形式要多样,问题的解答要立足于开放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利用投影仪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疑。
在政治教学中,恰当适时地运用录像、课件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比如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一课时,我利用计算机设计出教学软件来展示一份报导“开发区的演变”的材料,设计出了四幅图,然后一一展示给学生:
第一幅标有“狩猎中心”的某开发区,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成群的野生动物。
第二幅标有“木材超市”的某开发区,画面上森林不见了,动物不见了,只有被砍伐下来的一堆堆木材。
第三幅变成了“根雕艺苑”,这里光秃秃的,只有一片片的树桩。
第四幅又变成了“沙漠公园”,画面上是一堆堆沙漠,别的什么也没有。
这四幅带有动画色彩的图片加上音乐,构成了一个很短的动画片,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容易,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完后,我适时地设问:“同学们,这四幅图之间有什么联系?它说明了什么?”这时学生思如泉涌,发言积极。有的说:“土地沙漠化,这是人们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造成的。”有的说:“野生动物应当受到保护,不能乱捕乱杀。”有的说:“这些人见利忘义,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代子孙,最终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还有的说:“这些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应当受到法律制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通过讨论,既提高了环境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利用直观多媒体手段可以活跃和激发学生思维,打开每一层次学生创新意识的闸门,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三、营造和谐师生氛围,发挥学生创新精神
目前,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意识到,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在真诚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中才能实现。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敢于提问、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对学生要充满爱心,不强迫、压抑、斥责学生。要多鼓励表扬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这样,学生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讨论、自由发言,使其尝到学习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促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善于学,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政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造就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每一位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都能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