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上最好的教育,不是靠高科技的教育,而是爱心的教育,由内心而散发让学生感觉到爱的可贵、爱的美丽、爱的幸福的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业务精湛,而且要爱学生,以爱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学生,以爱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懂得尊重,懂得理解,懂得宽容,懂得爱。记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如果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教学中,不断地用爱心来鼓励学生, 一言一行从爱的角度出发,语文教育才能得到知识和情感的双丰收,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爱——课堂交流中赏识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指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我们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个轻柔的抚摸都可以让学生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焦渴的小苗吮吸到甘甜的露水。有人曾这样说过:“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更大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机智灵活地激励赞赏并引导。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男生非常特殊,叫金永浩,父母离异,在姥姥家生活,因寄人篱下,生活自卑,自暴自弃。上课趴桌睡觉是家常便饭。班主任也拿他没有办法。可是就在一次全校组织的听评课中,校领导及很多老师都在场,当我提出一个自认为有难度的问题时,他却第一个自动站起来大声答出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虽然并不是十分确切,但我为之一振,马上举起大拇指并鼓励他:只要不放弃,你是最棒的!所有同学都投来赞许的目光。那天,他的作业本上我给他写了这么一句话:你的基础还可以,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改变不了的。你不想改变点什么吗?今天,老师谢谢你!在以后的日记中,他写道:“老师,是你让我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自信。”从那节课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任何时候都能很出色地表现自己,而且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后来的学习中,我在他的作业本经常留言鼓励他,提出不足,他也说说自己的变化和开心。后来,这个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再过了3年,他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接到通知书的那天,他打来了电话:“老师,谢谢您。如果不是老师,我哪有今天啊。”这让我深深体会到:“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学生思想的转化,更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把爱的甘霖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二、爱——通过写作和交流感受爱
初中学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爱学生的成长。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迅速发展,而这个时期在学习上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畏难心理和怀旧心理两种消极心理普遍存在,这必须引起班主任及老师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新生活方方面面的不适应所致。小学生对老师依赖性较强,老师对学生也照顾得多,管理得细。中学阶段则对学生照顾相对减少,老师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从“抱着走”到“自己走”,中小学的这种差异使学生很难立刻适应。他们常将现在的老师与以前的对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拒绝接受新老师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初中生活抱着一种畏难的态度,不够自信和乐观,很难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生活中去。所以,在初中阶段,老师更应给学生施以更多的爱。
平时抓住一切有利于感受爱的魅力的机会,让学生体会爱的可贵,爱的重要,爱的付出和拥有都是很需要努力的道理。比如,临近母亲节,用一节课说说自己母亲的点点滴滴,回想童年的趣事,儿时的记忆,再说说现在的隔阂和陌生,给母亲写封信,诉说自己的烦恼和要求,这样和父母的交流提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减少了和父母的矛盾。祝贺妈妈节日快乐的同时,回想过去,感恩母爱,诉说烦恼,家长也不同程度理解了孩子,接受了孩子的建议。同时,让学生重温了过去,感受到了母爱的可贵,自己的幸福,自己的任性和自私。有的时候,还利用周末,给学生留了特殊的作业,给父母发短信。刚开始学生都觉得很奇怪,因为我的要求是短信的最后只要加一句话,妈妈我爱你,前面的话随意。学生都觉得别扭,但还是答应照做。周一回来上课,我看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教师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助于学习。比如在校内外老师见了学生,是否可以先打个招呼;是否能一口喊出学生的名字。平时多到宿舍转转,多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平时多与学生谈心、拉家常……这样,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细微的情感交流,如缕缕春风,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鼓舞着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生中去。
教师是调节学生情绪的调控器,只有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唤醒、激励和鼓舞他们,才能让学生成为有主见、有抱负、有责任心、有担当、拥有爱的人。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业务精湛,而且要爱学生,以爱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学生,以爱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懂得尊重,懂得理解,懂得宽容,懂得爱。记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如果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教学中,不断地用爱心来鼓励学生, 一言一行从爱的角度出发,语文教育才能得到知识和情感的双丰收,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爱——课堂交流中赏识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指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我们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个轻柔的抚摸都可以让学生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焦渴的小苗吮吸到甘甜的露水。有人曾这样说过:“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更大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机智灵活地激励赞赏并引导。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男生非常特殊,叫金永浩,父母离异,在姥姥家生活,因寄人篱下,生活自卑,自暴自弃。上课趴桌睡觉是家常便饭。班主任也拿他没有办法。可是就在一次全校组织的听评课中,校领导及很多老师都在场,当我提出一个自认为有难度的问题时,他却第一个自动站起来大声答出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虽然并不是十分确切,但我为之一振,马上举起大拇指并鼓励他:只要不放弃,你是最棒的!所有同学都投来赞许的目光。那天,他的作业本上我给他写了这么一句话:你的基础还可以,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改变不了的。你不想改变点什么吗?今天,老师谢谢你!在以后的日记中,他写道:“老师,是你让我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自信。”从那节课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任何时候都能很出色地表现自己,而且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后来的学习中,我在他的作业本经常留言鼓励他,提出不足,他也说说自己的变化和开心。后来,这个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再过了3年,他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接到通知书的那天,他打来了电话:“老师,谢谢您。如果不是老师,我哪有今天啊。”这让我深深体会到:“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学生思想的转化,更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把爱的甘霖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二、爱——通过写作和交流感受爱
初中学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爱学生的成长。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迅速发展,而这个时期在学习上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畏难心理和怀旧心理两种消极心理普遍存在,这必须引起班主任及老师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新生活方方面面的不适应所致。小学生对老师依赖性较强,老师对学生也照顾得多,管理得细。中学阶段则对学生照顾相对减少,老师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从“抱着走”到“自己走”,中小学的这种差异使学生很难立刻适应。他们常将现在的老师与以前的对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拒绝接受新老师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初中生活抱着一种畏难的态度,不够自信和乐观,很难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生活中去。所以,在初中阶段,老师更应给学生施以更多的爱。
平时抓住一切有利于感受爱的魅力的机会,让学生体会爱的可贵,爱的重要,爱的付出和拥有都是很需要努力的道理。比如,临近母亲节,用一节课说说自己母亲的点点滴滴,回想童年的趣事,儿时的记忆,再说说现在的隔阂和陌生,给母亲写封信,诉说自己的烦恼和要求,这样和父母的交流提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减少了和父母的矛盾。祝贺妈妈节日快乐的同时,回想过去,感恩母爱,诉说烦恼,家长也不同程度理解了孩子,接受了孩子的建议。同时,让学生重温了过去,感受到了母爱的可贵,自己的幸福,自己的任性和自私。有的时候,还利用周末,给学生留了特殊的作业,给父母发短信。刚开始学生都觉得很奇怪,因为我的要求是短信的最后只要加一句话,妈妈我爱你,前面的话随意。学生都觉得别扭,但还是答应照做。周一回来上课,我看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教师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助于学习。比如在校内外老师见了学生,是否可以先打个招呼;是否能一口喊出学生的名字。平时多到宿舍转转,多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平时多与学生谈心、拉家常……这样,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细微的情感交流,如缕缕春风,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鼓舞着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生中去。
教师是调节学生情绪的调控器,只有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唤醒、激励和鼓舞他们,才能让学生成为有主见、有抱负、有责任心、有担当、拥有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