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教学追寻的境界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在新世纪的创生,为我们照亮了迷径。原来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人文的;不仅是传递知识的物的载体,更是生命交往的美的诗情。
  解读新课程,我们会发现课程教学本来就应是一首诗。马卡连柯《教育诗》早就理直气壮地把教育说成是诗。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不是与诗一样激情、含蓄、精湛,不是同样具有艺术的智慧精神吗?应当看到语文学科是最富情感性、审美性的学科,和诗有着特殊的血缘。因此,可以说,我们对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课堂的追寻,正是一种对教学诗情的追寻。
  
  一、品味语言,“诗韵”徜徉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指出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众人解读一本“课标”,理解的角度、理解的深度不会一致,因此出现偏颇也在所难免。浏览最近的报纸杂志,发现有的教学新鲜的花样真不少。冷静下来,我们不得不问自己一个问题: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不容置疑,众多的花样,虚化了语文,虚化了小学语文课堂!因此,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还应该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正本清源,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魂。其他的那些形式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补充,课堂上我们决不能肥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园。
  如何品味语言,感悟形象呢?首先,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每读一篇课文,就犹如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特定的精神家园。在那样特定的时空中与课文里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悟、经验等。还要引导学生去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作者“情动而辞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我们就要“披文而人情”“三分文章七分意”,解读课文,读出文字中间的“七分意”,让学生目视文字,进而头脑中产生画面,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建构对语言的比较、分析、理解,这样文字就不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有声有色的画面、形象。
  
  二、个性飞扬,“诗趣”横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阅读感悟,个性体验的读书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学生情趣盎然地主动、生动地进行语文学习。因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语)
  
  从追寻生动的课堂那份诗趣,我们可以用一些比喻来描述理想语文理想课堂的某些特点:  ——新课堂是“锻炼坊”。学生在这里观察、演示、实验、演练、操作,享受着手脑并用的快乐。自主地参与所获得的体验,解决着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洋溢着敏于发现、勇于探究的欢乐。教师由课堂主宰者的身份转换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  ——新课堂是“会议室”。在这里,学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進行讨论,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它充满了学生渴望求知的氛围,是一个飘荡着书香的空间。教师的身份已经从知识的垄断者而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学生和老师在这里可以平等对话、友好交往。这是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学生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了阅读的快感。
  ——新课堂是“游戏场”。自愿、自由、趣味、轻松、获知是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视课堂教学为一种正经、严肃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例如《小稻秧脱险记》一课的教学,这课有个特点,故事情节很生动,全文寓意浅显,重点要理解文中出现的许多词汇。但有些词语对小学生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单调的讲解,安排成一次话剧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在玩中学,也在学中玩,避免了常规教学中出现的沉闷的气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构建平台,“诗心”荡漾
  
  新课堂是个大平台,以生为本。生本的课堂是一种先进的课堂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学生丰富多彩生存状态的反映。生本的课堂不仅招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视为教学的资源,是动力之源、能最之源。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性潜能。在这里是一个允许出错的地方。我们无须刻意地去求顺、求纯、求完美。
  以学生为本,教师就要善于灵活运用学生的学情,作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一位老师教学古诗《绝句》,当他讲到“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班上一位调皮男生竞吹了一声口哨。顿时,全班同学屏息敛气,紧盯着老师,看他怎么训这个调皮的男生。但是这位老师冷静一想,竟坦然一笑,说:王伟同学情不自禁学起黄鹂叫来了,这是因为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啊!可见诗人写得多美。那么,大家想想,听着这黄鹂的叫声,诗人又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于是。全班同学又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王伟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认真思考起来。由于老师巧妙地开发了“学情”这一资源,把课内发生的意外使节,巧妙地嫁接到学生学习的主干上去,维护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试想,如果教师没有爱意绵绵的一片诗心,能如此宽容孩子犯错?能如此一心追随学生的课堂活动去“以学设教”?又能如此机智地去现场生成充满诗情的实践智慧?一句话,只有爱生的赤诚诗心,才能有“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也才能在不经意间就有“生本课堂”的鲜活展现。
  诗是最激情的,课堂教学也应当是师生激情燃烧的神圣殿堂;诗是和谐的,集音韵美、形态美和精神于一体,水乳交融,课堂教学更应该是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诗是生动的,课堂教学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充满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对于科学课程来说,要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宗旨,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做起。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支配、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行动表现,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否最终是通过学生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和科学习惯的养成表现出来的。因此,学生的科学行为、习惯是科学教育的结果,又是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映,也是评价科学教育成果的敏感指标之一。    一、大
新课程背景下,阅读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家长素养并不是特别的高。他们已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在他们的脑海里,读书读书就是读教科书,所谓的课外阅读,最多也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作文选。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好比一块待垦的荒地,广泛的高品位的阅读,能使它变成一片沃土。只有在这样的沃野里,才有可能长出参天的智慧之树,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因此,让孩子尽早地热爱阅读,给
让学生个性挥洒在体育课堂中  王莉萍    21世纪是追求“个性”的时代,健康的个性不仅是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日益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但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给个性本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因素,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应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寻找其个性特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体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体育教
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美诗文,尤其是选作教材的篇目,往往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佳作。它们情韵悠然,耐人寻味。人们常说:“情能感人,情能移入。”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循文察情,自我体验,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标。    一、引导读写结合,体验记事传意的爱国之情    爱国之情,这是众多诗文表达的永恒情感。例如《虎门销烟》这篇课文,选取清代林则徐“虎门硝烟”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题材,记叙了林则徐不
众所周知,西方世界有句家喻户晓的俗语“泼脏水时,不要连孩子也一起泼掉”,这句话说的生动、简明、并且意义深远。用在教学领域究竟什么算脏水?什么不是?大家的看法和理解未必能够一致。现以课程改革中的形式主义为例,把阻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问题认清认准,真正“泼掉洗澡的脏水,留住孩子”。    现象一、盲目追求新意    小学数学教材,为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做了大胆的创新,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
《国内外教育文摘》上有一篇《有效班级管理十五法》的文章,其中有一条说道:“每一位接任新班级的班主任要在三天内叫得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在开学初的前三天,我尽力抓住每个学生的外貌、言语等特点去记他们的姓名。三天内我记住了所有的学生。在每次接听学生家长的电话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这位学生的可爱形象,不是空洞的只知其名而不识其人。虽然记住了每位学生的姓名,也能将姓名和学生对上号。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下简称交互白板)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技术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集软硬件系统、资源系统为一体的平台,整合了电子、感应、网络等技术,将传统的黑板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投影机将电脑显示器上的内容同步投影到交互白板屏幕上,定位感应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在交互白板软件平台的支持下,构造一个人屏幕、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交互白板问世已有近1
许多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把为学生做奉献视为教师的天职,对学生的爱不是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身体力行。他们教过不少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这样的学生身上发现很多优点。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成长,但必须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挖掘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长其善,救其失。人有很大的承受力,也有很大的潜力,教师只要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就会有毅力、有信心,超越自我,想尽一切办法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当一名教师,作一个班主任,就
在济南机车车辆厂幼儿园里,有一个诗情画意的班级,在这个班级里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底蕴。  杨立鹏,园内唯一一位男幼儿教师,带领着孩子们开启了如诗如画的艺术人生。  杨立鹏老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学历。现为济南机车幼儿园教师,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员,山东省书刻家协会会员,多次指导幼儿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书画组织的各项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幼儿眼中的世界
英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讲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合理利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让“错误”为教学服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生成。下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将错就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