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给学生综合的营养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c_t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日益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怎样有效地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长?这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也开设了综合课堂,做了以下各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综合课堂 初中语文 经典诵读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日益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怎样有效地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长?这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也开设了综合课堂,做了以下各方面的尝试。
  一、经典诵读
  中华古诗文积淀了五千年文化精华,是华夏后裔固守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生活学习在浓浓的诗文氛围中,能充实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升华学生的精神。古诗文诵读活动在初一语文课堂中开展得轰轰烈烈,每天的课前预备就是同学们徜徉在古诗文中的最佳时机。集体诵读,群情振奋。虽然每天只花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日积月累,学生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的背诵会给老师的教学锦上添花。朗诵诗歌,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培养、涵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书法练习
  初中阶段的书法课是小学写字课的继续和升发。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书法教学分为三部曲:第一步培养兴趣;第二步培养技能;第三步自我探索与自我体现。
  三、阅读欣赏
  近年来,我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将这种课型称为“阅读欣赏课”。其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文本选自课外,二是阅读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这种阅读欣赏课分六步进行:
  (一)选取阅读材料。教材与教法是关乎教学的大问题,教材在教学的“三角关系”中更是举足轻重,它决定了教学双边活动的内容取向和方法取向。我选取阅读材料有三个原则,一是材料要短小精悍,字数超过三千字的不选;二是材料必须切近学生的生活,那种选材陈旧,观点老化的文章不选;三是选文的语言文字必须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学生阅读的兴趣高了,储备多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已经胜人一筹了。
  (二)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指定篇目。这是一个自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活动,把头脑中已有认识和态度与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新的信息沟通起来,唤起相关的表象,激活再造想象,进而使认识向理性飞跃,最后达到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和语言形式的要求。而事实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意象以及由此升华的哲理、旨趣,源于作品而又超越了作品,他们成了作品创作的参与者。学生在这种“二度创作”的过程中,语文能力和思维水平会得到同步提高。
  (三)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文章。朗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形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易于形成审美态度和调动各种审美心理因素。朗读,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而且可以培养起很强的语感,培养丰富而细致的感情。
  (四)自由讨论阶段。讨论是一种充满思辩色彩的活动。讨论可以以同桌的两人为单位,也可以是四人一组,甚至更多的人一组。讨论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但要注意讨论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
  (五)学生上台演讲。学生在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达成一定的认识后,要想办法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学生可能在开始的时候不够踊跃,不要紧,老师要有耐心,作适当的激励和引导,给学生以信心。我们不要求学生所理解、所讲述的定于一尊,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局面。
  (六)教师小结。每节阅读欣赏课结束前,教师要作适当的小结。这一点搞得好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教师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加以表扬,对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要加以肯定,对学生在讨论和演讲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学生会通过教师的小结,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增强信心。教师的小结要精要,复述性的东西要少一些,提示、阐发性的东西要多些。
  四、新诗创作
  初中课本中收录了不少优美的诗歌,学生在学习了诗歌后也可以作大胆的诗歌创作的尝试。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名家专研
  打破教材的限制,对苏轼、李白、杜甫、李清照、辛弃疾、鲁迅等名家进行系统讲析,并将他们的作品重新编排设计,积累名家作品,并学习他们精神的精髓,既领略了大家风范,又为创作历史文化作文积累素材。
  六、影视欣赏,百家讲坛
  将“百家讲坛”和与课本有关的经典影视(如《城南旧事》)纳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一种新的形势获取了新的知识。
  不言而喻,鲜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大舞台,他们在参与中充分享受着语文教育的乐趣。当然,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远不止这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充分明确这种学习活动的指导原则,掌握它的指导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滚滚的课改大潮中,让我们用执着和追求去彰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幽雅睿智和卓越风姿!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自主地开展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的自觉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围绕探究专题进行的,它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在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实施过程中,也体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营造 探究 天地    初二刚刚开设《物理》这门课,这一册物理教材的学习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能否通过
期刊
【摘 要】在公民教育实践中,在行与思的基础上,学生领悟了“公民教育实践”的真谛,通过关注、行动、付出、合作来培养未来公民的能力与素养,“公民教育实践”融入了学生的血液,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公民 活动背景 实施步骤 浮现出的问题 展望  康有为在《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说:“凡未辟之岛皆为公地,居者即为公民。”可见,在封建制度摇摇欲坠之时,公民的概念在我国就已经萌生了。《中华人民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离不开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应该具有明确指向教学目标、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特征。提问应明确指向教学的目标任务,分析知识水平层次的类型,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适度开放,体现思维容量。课堂提问还要将问题融于再现实的情境,表述简明易懂。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 提问  一、精准分析知识的起点,有效提问的必备  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数学教师课堂,每五个问题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心理和课业负担,还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
期刊
“探究”一词伴随着课改之风吹进了每一个校园,它使孩子们走出了单调的课堂,在广阔天地里实践着、探索着、体验着、创造着……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结合个人教学案例,浅述如下。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呵护童心立桥柱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唯有学生爱上探究,才会有积极持久的求知兴趣,创新意识才会萌芽。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它为铸就学生高尚的人格魅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披文入情,以情感人,以情塑人。  【关键词】中学语文 情感教育 策略 文本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就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让学生对迅速感知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学生一旦进入了作者描绘的情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
期刊
【教材分析】  《演示文稿超链接》选自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模块一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制作演示文稿的重要部分,它可以使电子作品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方便浏览、操作、易于被人接受。  本节内容以学生掌握演示文稿中的超链接的方法为教学目的,但是详细阅读教材后发现,教材内容以介绍幻灯片之间的链接为主,仅限于做简单的基础操作,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同时设
期刊
【摘 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关于写真和创新关系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人强调写真,另一部分人则强调编造,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作文教学的长河源远流长。  【关键词】作文教学 求真 创新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写作亦是如此,既要求真,又要创新。可以说,求真和创新是我们做好作文教学工作的两个支点。求真是源,创新是流,无源则竭,无流则滞,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作文教学的长河源远流长。
期刊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向更高、更合理的层次前面迈进。但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教改工作的不断深化,各级普通高中原有的,以片面追求高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在我国加大力度进行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同时,全面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工作显得势在必行。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教学改革  引言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
期刊
一、前言  教师是身负知识传授重任的职业,而语言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位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的高下,不仅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更会对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自然学科,生物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通过实践观察形成结论的思维模式。但生物学虽然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量的、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