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盐湖化工分公司机修厂 青海 格尔木 816000)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继续拘泥于传统工作思路和方法,将会失去其原有优势。因此,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保持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中央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探索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知识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员工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市場经济的某些弱点和消极方面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中来,加之各种法律规范还不健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尚缺乏应有力度,一些过去已消除的社会丑恶现象亦有“死灰复燃”趋势。导致一些员工思想上出现了困惑、疑虑、涣散、混乱等问题。
一、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1.一些错误论调影响着工作的地位
目前,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三个认识“误区”:一是工作“无用”论。有的企业领导干部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当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只要把生产经营搞上去,经济效益好了,利润高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工作“无为”论。有的企业领导认为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主要靠物质激励或行政手段,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大。随着政工机构、人员的不断精简,不少政工人员滋生着“政工机构等着砍,政工人员等着转”的消极情绪,认为自己在政工岗位上已无所作为,不能安心工作甚至使得工作陷入“瘫痪”。三是工作“无关”论。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处理企业中出现的问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人员的事,与自己没关系。一些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在企业内部党组织地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也没有给予应有保障。
2.员工政治觉悟偏低,理想信念淡化
市场多元化使“金钱至上”的观念不断侵蚀着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部分员工出现政治觉悟偏低,理想信念淡化的趋势;只注重自身利益、对政治的关注度不够、对企业的关心度不高。在企业改革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容易产生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要,工作岗位不关键等消极心理;企业领导层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足,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机制和制度关系尚未理顺,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程序和制度保障,工作效果不能具体量化,不利于考核责任制的落实,从而无法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热情。
3.工作载体单一,内容滞后,有效性不足
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生产实践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具体则表现为三个“不够适应”。即: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够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机制不够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争取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人生实践不够适应。而新形势下,企业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前瞻性、战略性、有效性”的理论研究,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不能根据新情况加以拓宽思路。不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仍然沿用陈旧过时的模式、框架、方法。因而,难以受到员工的欢迎。
4.政工队伍建设落后,后继乏人,令人堪忧
政工部门目前依然在企业机构精简中处于首当其冲位置,政工人员担心成精简对象,难以专心从事工作。有些企业在改制精简政工机构后,政工队伍存在着“兼职多,专职少;生手多,熟手少;想跳槽的多,安心政工岗位的少”的现象。同时,政工人员在知识结构、自身素质方面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机构精简及人员减少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对政工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工作更多,压力更大。企业高素质、专业政工人员的缺乏日渐突出,一些政工人员被削减,而许多有知识、有能力、懂专业的人又不愿从事政工工作。从而造成了企业政工队伍“学历偏低、年龄偏大、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突出。
二、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1.增强政治学习,树立共同意识
要不断增强政治学习力度,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树立共同意识,形成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向广大员工群众宣传党在不同发展阶段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企业员工政治学习的力度,统一思想、坚定信念、鼓舞士气。并通过思想引导,促使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员工正确地看待社会变革和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情况。同时,企业政工人员要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意识,树立新观念、确立新思路、吸收新内容、使用新语言、利用新载体、采取新形式,不断从语言、内容再到形式开展探索和创新。
2.铸就企业精神,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的范围空前扩大。因此,广大国有企业要注重企业精神的铸就,把调动员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企业创造效益、发展企业、发展员工的实际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工作。不断贴近员工、关注员工、服务员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重点。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平等对待员工,把真情实感融入实际工作中,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来开展工作,才能真正赢得员工的心,使得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美好未来。从广大企业员工所思、所想、所盼出发,不断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才能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有效。同时,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铸就企业精神。
3.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推动工作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一方面,这两者研究和关注的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都重视培养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这两者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从研究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注重焕发员工精神,塑造员工灵魂,倡导员工优良的作风和传统,强调员工自我激励,实行人性化管理。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以育人为业,解决员工的思想、认识、立场问题,以转变员工的世界观为本,旨在用共产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总之,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员工良好品质、塑造员工美好灵魂方面是一致的。
4.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进一步完善政工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对政工部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推行公开选拔、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政工干部选拔任用的有效机制。第一,针对政工人员自身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实行政工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进行提醒、批评、帮助;第二,在选拔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在保持政工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让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员工得到提拔和重用;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工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责任明确、切合实际的政工人员岗位职责规范,全面、准确、科学的评价政工人员的实际表现、工作成就和综合素质,并以此作为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第四,树立模范榜样,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激励政工人员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第五,完善政工干部的约束机制。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要在教育、制度和监督方面下功夫,企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防止腐败。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继续拘泥于传统工作思路和方法,将会失去其原有优势。因此,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保持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中央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探索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知识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员工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市場经济的某些弱点和消极方面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中来,加之各种法律规范还不健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尚缺乏应有力度,一些过去已消除的社会丑恶现象亦有“死灰复燃”趋势。导致一些员工思想上出现了困惑、疑虑、涣散、混乱等问题。
一、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1.一些错误论调影响着工作的地位
目前,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三个认识“误区”:一是工作“无用”论。有的企业领导干部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当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只要把生产经营搞上去,经济效益好了,利润高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工作“无为”论。有的企业领导认为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主要靠物质激励或行政手段,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大。随着政工机构、人员的不断精简,不少政工人员滋生着“政工机构等着砍,政工人员等着转”的消极情绪,认为自己在政工岗位上已无所作为,不能安心工作甚至使得工作陷入“瘫痪”。三是工作“无关”论。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处理企业中出现的问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人员的事,与自己没关系。一些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在企业内部党组织地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也没有给予应有保障。
2.员工政治觉悟偏低,理想信念淡化
市场多元化使“金钱至上”的观念不断侵蚀着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部分员工出现政治觉悟偏低,理想信念淡化的趋势;只注重自身利益、对政治的关注度不够、对企业的关心度不高。在企业改革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容易产生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要,工作岗位不关键等消极心理;企业领导层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足,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机制和制度关系尚未理顺,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程序和制度保障,工作效果不能具体量化,不利于考核责任制的落实,从而无法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热情。
3.工作载体单一,内容滞后,有效性不足
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生产实践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具体则表现为三个“不够适应”。即: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够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机制不够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争取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人生实践不够适应。而新形势下,企业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前瞻性、战略性、有效性”的理论研究,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不能根据新情况加以拓宽思路。不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仍然沿用陈旧过时的模式、框架、方法。因而,难以受到员工的欢迎。
4.政工队伍建设落后,后继乏人,令人堪忧
政工部门目前依然在企业机构精简中处于首当其冲位置,政工人员担心成精简对象,难以专心从事工作。有些企业在改制精简政工机构后,政工队伍存在着“兼职多,专职少;生手多,熟手少;想跳槽的多,安心政工岗位的少”的现象。同时,政工人员在知识结构、自身素质方面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机构精简及人员减少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对政工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工作更多,压力更大。企业高素质、专业政工人员的缺乏日渐突出,一些政工人员被削减,而许多有知识、有能力、懂专业的人又不愿从事政工工作。从而造成了企业政工队伍“学历偏低、年龄偏大、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突出。
二、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1.增强政治学习,树立共同意识
要不断增强政治学习力度,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树立共同意识,形成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向广大员工群众宣传党在不同发展阶段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企业员工政治学习的力度,统一思想、坚定信念、鼓舞士气。并通过思想引导,促使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员工正确地看待社会变革和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情况。同时,企业政工人员要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意识,树立新观念、确立新思路、吸收新内容、使用新语言、利用新载体、采取新形式,不断从语言、内容再到形式开展探索和创新。
2.铸就企业精神,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的范围空前扩大。因此,广大国有企业要注重企业精神的铸就,把调动员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企业创造效益、发展企业、发展员工的实际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工作。不断贴近员工、关注员工、服务员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重点。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平等对待员工,把真情实感融入实际工作中,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来开展工作,才能真正赢得员工的心,使得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美好未来。从广大企业员工所思、所想、所盼出发,不断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才能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有效。同时,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铸就企业精神。
3.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推动工作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一方面,这两者研究和关注的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都重视培养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这两者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从研究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注重焕发员工精神,塑造员工灵魂,倡导员工优良的作风和传统,强调员工自我激励,实行人性化管理。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以育人为业,解决员工的思想、认识、立场问题,以转变员工的世界观为本,旨在用共产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总之,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员工良好品质、塑造员工美好灵魂方面是一致的。
4.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进一步完善政工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对政工部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推行公开选拔、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政工干部选拔任用的有效机制。第一,针对政工人员自身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实行政工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进行提醒、批评、帮助;第二,在选拔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在保持政工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让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员工得到提拔和重用;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工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责任明确、切合实际的政工人员岗位职责规范,全面、准确、科学的评价政工人员的实际表现、工作成就和综合素质,并以此作为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第四,树立模范榜样,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激励政工人员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第五,完善政工干部的约束机制。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要在教育、制度和监督方面下功夫,企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防止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