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化竞争越显激烈的环境下,农业企业面临资源不足、技术落后及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能否获取并有效利用资源是农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社会网络是企业获取与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社会网络下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研究提升农业企业竞争力探寻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
关键词:农业企业竞争力 网络结构 网络资源 网络动态能力
一、文献回顾
1.农业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农业企业竞争力是指农业企业依托产业特征与优势,联结内外资源以生产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农产品,形成独特、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并持续占有市场、增加利润与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具有规模制约性、系统复杂性、经营多元性、动态开放性、行业限制性的特征。目前关于农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从产业环境与内部资源角度切入,牛若峰(2002)认为要培养农业企业的持久竞争力就必须与客户建立牢固的互忠关系,满足客户的要求,理解客户的价值。郑少红等(2009)基于波特竞争力要素对福建台资农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从强化品牌和技术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等方法提高农业企业竞争力。资源学派的代表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或有效配置这些资源的核心能力。王红伟等(2003)认为,我国农业企业作为幼稚的企业,只有拥有各种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稀缺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李大胜等(2008)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构成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市场能力、组织管理、组织创新和企业规模对其核心竞争力有直接影响。
2.社会网络相关研究。Wellman(1988) 将社会网络界定为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Thorelli(1984)则把研究对象从个人扩大到组织。事实证明,社会网络理论企业同样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度。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从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两个方面展开。包含强弱关系、社会资本、结构洞等几大经典理论。强关系与弱关系理论指出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结点之间的关系如果是重复性、相对固定、持续性的就是强联结;反之则是弱联结,强弱联结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存在的关系稠密地带之间的关系稀疏地带。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存在信息优势、竞合优势及控制优势。Lea等(2006)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家可以通过弱关系和结构洞延伸社会网络,获得稀缺有价值的资源,推动家族企业的发展。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Putnam,1993)。社会网络具有捕获信息、促进合作、替代缺失以及获取资源等功能,对农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3.社会网络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有关社会网络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特征与企业资源获取、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的关系。朱晓霞(2011)发现企业家的网络关系支持与网络结构能够在资源获取和能力提升方面帮助企业成长。企业家与他人建立起人际关系的广度和质量对他们获得关键信息具有重要影响,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Ahuia(2000)则研究了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得出了不管是直接或者是间接关系网络都对企业的创新产出产生正相关的关系。之后,胡平、潘迪波、韦春北等学者分别从资源与能力方面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业企业竞争力的间接作用。由研究可知,社会网络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资源与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
二、理论模型构建
本研究将网络结构、网络资源、企业网络动态能力纳入同一个体系,探索社会网络视角下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社会网络具有获取资源、促进合作、优化环境等功能,网络成员之间通过互惠机制、协作机制以及学习机制获取并高效处理资源,由此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1.网络结构与农业企业竞争力。网络的结构描述了网络内主体间的联结模式,企业通过联结获得特定资源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赢取竞争优势。企业所在网络的强度、规模及中心程度都会对绩效的影响。农业企业网络规模是指网络中与企业产生联系的个体与组织的数量。已有研究表明企业联系的组织越多,越有可能获取价值信息与资源。网络强度是指网络成员之间在单位时间内的接触频率,Tsai等學者研究证明网络关系越强,交流越方便,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与效率越高。只有加强与网络成员的信任互惠关系,才能够持续稳定的获得这些关键性资源。网络中心性反映了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及重要程度。处在网络核心位置的主体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Uzzi,1997)。农业龙头企业处在产业链中心位置,在网络资源获取和利用中起枢纽作用,是网络资源的中心。
2.网络资源与农业企业竞争力。不同于传统资源,网络资源突破了企业边界并嵌入于企业间的规范和过程中,通过关系资产、知识共享、互补资源和有效治理打造竞争优势。网络环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物质、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由于企业网络形成资源的特殊特征,企业网络本身及其形成的战略关系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创造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资源,这些网络资源是网络内成员互动的结果,因此不为单个成员所有,而是由网络成员共同享有。农业企业从网络中获取土地、资金等资源需要遵守互惠信任原则,但仅依靠获取和积累网络与企业中现有的资源还无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组织在群体活动中的集体学习行为,比如企业指导农户生产技术行为,有利于知识的传播,这对于企业获取隐性知识并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
3.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农业企业竞争力。资源是影响竞争力最基本的因素,但单靠资源无法获维持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只有不断整合、建立和重构内外资源以适应环境变化,才能保持市场优势,这种改变资源与能力的能力就是企业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一种特殊的优势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吴结兵(2006)结合动态能力与群体企业网络,认为群体企业网络动态能力既需要企业间的互动才能体现,又依赖于个体企业层面的资源获取、配置和整合活动,因此,农业企业既要加强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技术共享活动。同时竞争力优势的保持离不开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农业企业目前大多处于产学研合作研发状态,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只有提高核心能力,在合作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真正实现拥有竞争优势。
三、结语
社会网络是影响农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结构、资源与能力三个方面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这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构建了网络结构、网络资源、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这对利用社会网络研究企业竞争力及农业企业战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之处,社会网络三维度下的具体变量有待确定。同时,理论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还需要得到实证研究的验证,这也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良食. 福建台资农业企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
[2]王志丹. 农业企业竞争力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3]李大胜,李胜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
作者简介:木玲俐(1991.03—)女,汉,浙江省温州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关键词:农业企业竞争力 网络结构 网络资源 网络动态能力
一、文献回顾
1.农业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农业企业竞争力是指农业企业依托产业特征与优势,联结内外资源以生产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农产品,形成独特、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并持续占有市场、增加利润与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具有规模制约性、系统复杂性、经营多元性、动态开放性、行业限制性的特征。目前关于农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从产业环境与内部资源角度切入,牛若峰(2002)认为要培养农业企业的持久竞争力就必须与客户建立牢固的互忠关系,满足客户的要求,理解客户的价值。郑少红等(2009)基于波特竞争力要素对福建台资农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从强化品牌和技术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等方法提高农业企业竞争力。资源学派的代表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或有效配置这些资源的核心能力。王红伟等(2003)认为,我国农业企业作为幼稚的企业,只有拥有各种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稀缺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李大胜等(2008)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构成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市场能力、组织管理、组织创新和企业规模对其核心竞争力有直接影响。
2.社会网络相关研究。Wellman(1988) 将社会网络界定为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Thorelli(1984)则把研究对象从个人扩大到组织。事实证明,社会网络理论企业同样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度。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从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两个方面展开。包含强弱关系、社会资本、结构洞等几大经典理论。强关系与弱关系理论指出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结点之间的关系如果是重复性、相对固定、持续性的就是强联结;反之则是弱联结,强弱联结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存在的关系稠密地带之间的关系稀疏地带。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存在信息优势、竞合优势及控制优势。Lea等(2006)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家可以通过弱关系和结构洞延伸社会网络,获得稀缺有价值的资源,推动家族企业的发展。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Putnam,1993)。社会网络具有捕获信息、促进合作、替代缺失以及获取资源等功能,对农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3.社会网络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有关社会网络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特征与企业资源获取、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的关系。朱晓霞(2011)发现企业家的网络关系支持与网络结构能够在资源获取和能力提升方面帮助企业成长。企业家与他人建立起人际关系的广度和质量对他们获得关键信息具有重要影响,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Ahuia(2000)则研究了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得出了不管是直接或者是间接关系网络都对企业的创新产出产生正相关的关系。之后,胡平、潘迪波、韦春北等学者分别从资源与能力方面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业企业竞争力的间接作用。由研究可知,社会网络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资源与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
二、理论模型构建
本研究将网络结构、网络资源、企业网络动态能力纳入同一个体系,探索社会网络视角下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社会网络具有获取资源、促进合作、优化环境等功能,网络成员之间通过互惠机制、协作机制以及学习机制获取并高效处理资源,由此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1.网络结构与农业企业竞争力。网络的结构描述了网络内主体间的联结模式,企业通过联结获得特定资源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赢取竞争优势。企业所在网络的强度、规模及中心程度都会对绩效的影响。农业企业网络规模是指网络中与企业产生联系的个体与组织的数量。已有研究表明企业联系的组织越多,越有可能获取价值信息与资源。网络强度是指网络成员之间在单位时间内的接触频率,Tsai等學者研究证明网络关系越强,交流越方便,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与效率越高。只有加强与网络成员的信任互惠关系,才能够持续稳定的获得这些关键性资源。网络中心性反映了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及重要程度。处在网络核心位置的主体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Uzzi,1997)。农业龙头企业处在产业链中心位置,在网络资源获取和利用中起枢纽作用,是网络资源的中心。
2.网络资源与农业企业竞争力。不同于传统资源,网络资源突破了企业边界并嵌入于企业间的规范和过程中,通过关系资产、知识共享、互补资源和有效治理打造竞争优势。网络环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物质、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由于企业网络形成资源的特殊特征,企业网络本身及其形成的战略关系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创造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资源,这些网络资源是网络内成员互动的结果,因此不为单个成员所有,而是由网络成员共同享有。农业企业从网络中获取土地、资金等资源需要遵守互惠信任原则,但仅依靠获取和积累网络与企业中现有的资源还无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组织在群体活动中的集体学习行为,比如企业指导农户生产技术行为,有利于知识的传播,这对于企业获取隐性知识并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
3.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农业企业竞争力。资源是影响竞争力最基本的因素,但单靠资源无法获维持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只有不断整合、建立和重构内外资源以适应环境变化,才能保持市场优势,这种改变资源与能力的能力就是企业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一种特殊的优势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吴结兵(2006)结合动态能力与群体企业网络,认为群体企业网络动态能力既需要企业间的互动才能体现,又依赖于个体企业层面的资源获取、配置和整合活动,因此,农业企业既要加强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技术共享活动。同时竞争力优势的保持离不开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农业企业目前大多处于产学研合作研发状态,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只有提高核心能力,在合作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真正实现拥有竞争优势。
三、结语
社会网络是影响农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结构、资源与能力三个方面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这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构建了网络结构、网络资源、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这对利用社会网络研究企业竞争力及农业企业战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之处,社会网络三维度下的具体变量有待确定。同时,理论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还需要得到实证研究的验证,这也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良食. 福建台资农业企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
[2]王志丹. 农业企业竞争力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3]李大胜,李胜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
作者简介:木玲俐(1991.03—)女,汉,浙江省温州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