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备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0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要求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能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
  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备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牢固树立“过程观”,也就是树立新的学习质量观、新的教学质量观,要精心准备能突出学生体验性特点的学习活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要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之一,也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确立了“人”的理念,它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这三个目标互成能动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二、备学生
  新课程强调了“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情感状态,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高层教学目标则照顾有余力的学生。所以,好的备课应体现针对性,其特点就是学习目标指定上体现层次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性,在练习设计上要有选择性。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才能发挥每个学生之所长,从而使教学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选准本课的起点和基点,使分层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备教学方法
  从实质来说,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积极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转变观念,多多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过渡到“对话”,如何倾听分享,实现叶圣陶早就提出的“六大解放”: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6.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要给他一些空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简言之,就是做到努力两还还时间给学生,还机会给学生。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备学法
  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五、备训练
  在教学系统中,学生主体只有手脑并用,全部身心真正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才能使媒体所输送的信息、吸收、消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这也是学生是否处于主动地位的根本标志。从信息论来看,训练也是实现“多元化信息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信息通道,从而把传授式的单向,变为多边信息交流。所以,一切教学设计和实施,都必须精心“备训练”。训练必须注意:1.调控训练量,不要过于频繁,要适度,要注意掌握讲、练、学之间的节奏;2.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有选择性,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3.注意训练的难度、梯度;4.注意训练后的信息反馈。
  六、备教学反思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课后备课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从“一般型”向“骨干型”教师转变,由“教书型”成长为“专家型”,由“学科型”成长为“学者型”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呢?最易行的办法就是在课后在教案的相应空白处或结尾处写反思札记。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手段记忆犹新时,要静思回顾,及时、准确地记下课后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修正原来的教案,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使下一节课上得更好。如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课后教师便在教案中相应的空白处记上“巧设疑问,造成悬念,学生思维活跃,则在关键处外,如同及时雨。”这位教师在另一班的同一节课提出问题后,学生都困惑不解,课后,他就在这个问题的旁边记上“茫然不解的眼神,传出一个重要信息即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法理解。”后来在这个班上课时,他就重新设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还鼓励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就有权利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备课。故“有效备课”鼓励教师课前与学生多交流,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告诉学生,征求他们的看法,得到学生的支持,这样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变“教案”为“学案”,“教少学多”,对症下药,而学生也能真正体验到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幸福感。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城西中学)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早读课是一堂很重要的课,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帮助,但对如何组织上好早读课却很迷茫,或者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学校对这堂课也缺乏管理,仅仅是看老师到没到岗而已。而学生呢,有的在自由读的时候,不知道该读什么才好,一会儿读读这,一会儿读读那,最后什么都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是学生习作启航之时,此阶段习作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有无良好的习作兴趣、习作习惯和习作质量。《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学段(3~4年级)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但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问题依旧颇多,导致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严重的厌写心理,致使学生的作文能力不如人意。我根据学段特点,从“基于文本,激发兴趣”、“
老师带领视障学生感知大自然。  5月13日,“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记者探访河北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殊教育学校内,孩子们在特教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习舞蹈、盲文、生活知识等。(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學生们学习舞蹈。
【内容摘要】“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写作”“批改”是能力的训练,而讲评却是能力的提升。在作文讲评中要注意:第一,讲评应当纳入整个作文教学的总体设计中;讲评前要做好资料准备;作文讲评应面向全体学生,并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作文讲评不应仅停留于“讲评作文”的水平上,不能以一种“随物赋形”的态度来对待作文讲评。  【关键词】作文讲评 问题 交流 讲评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尤为重要,
中医治病多用“药引”、讲究“治病必求于本”,治愈之后还注重调养和食补,疗效好而且持久。如今,电脑、手机等网络设备的普及,造成了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暴露于不良信息的侵害之下,形成了各类校园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将其视为学生思想中的“疾病”,运用“中医治病”的理论和方法,或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体会源自一个学生真实的个案。  吴鹏是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的一名学生,天资聪颖
【内容摘要】问题学生存在于每所学校,存在于每个班级之中。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首先要更新观念,把转化问题学生看成是一项富有挑战、富有魅力的工作。其次要纠正眼光,把问题学生看成是可转化学生。再次要讲究沟通艺术,优化多种沟通途径,对症下药。最后,要有一颗博爱宽容之心。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转化 更新观念 纠正眼光 讲究沟通 博爱宽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所谓数学概念,就是反映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属性的思维形式。简单地说,数学概念就是指书本上的一些名词术语。它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量较多且需要下定义的,如:方程、函数、角等;一类是数量较少且不用下定义的,如点、线、面等。  每一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某一对象的一切基本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适合某一概念的一切对象。  概念具有确定性与灵活性。确定性是
【内容摘要】诗歌意象教学,是从“象”的角度切入,探究诗歌之“意”,进而把握诗歌主旨的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选取有代表性的诗歌范例,进行诗歌意象精读教学指导,对于培养学生解读意象、把握主旨的良好习惯并形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而释题与介绍创作背景、解读意象、体悟主旨及综合探讨等步骤可以为诗歌意象精读教学提供操作性强而有价值的指导。  【关键词】诗歌 意象 精读教学  诗歌教学以鉴赏为主要的教学活动,
[内容摘要]待优生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我们的数学教学,它是多方面问题交互影响的结果。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促成并鼓励待优生的微小进步,制定综合、有效的措施,才能切实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  待优生,顾名思义即暂时成绩落后还未成为优秀的学生。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待优生存在,这是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也成为我们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突破的瓶颈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交流。所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总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的现象,使学生疲于应付教师的问题,没有时间去深入的思考和领会所学的东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