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分析微视频的几种类型,探索微视频在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中的使用策略。结合案例总结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流程和有助于教师使用微视频提高教学效果的几个关注点,以及传统课堂教学中如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有效地应用微视频。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视频;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6-0062-04
  随着翻转课堂与微课等概念的提出,“微视频”成为教师日益关注的内容。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微视频开展学科教学,是目前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微视频的类型
  首先需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微视频的类型进行分析。微视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与学。微视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知识讲解类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会涉及很多信息技术的概念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枯燥,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如何讲好这些概念性的知识,是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一些抽象概念如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等,教师可以把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做成微视频,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知识讲解类微视频可以由教师个人或者教研组教师共同制作;教师还可以从网上搜索与获取,并稍作修改后直接使用,这对年轻教师或者教学能力稍欠缺的教师是很有帮助的。
  2.操作技能类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学会具体的操作。针对具体的实例演示其操作步骤、强调细节,教师可以把具体的操作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制作成微视频,并对录制的微视频进行编辑,在视频中对关键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可以进行醒目的标注等。如在PPT中插入视频与动画、Word图文混排、Excel图像的创建步骤等内容。操作技能类的微视频一般由教师自己制作或者学校教研组教师共同制作。
  3.教学情境类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经常要设计任务或者项目,通过任务与项目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在任务与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操作,等等。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任务与项目,教师需要把任务与项目置于情境中。教学情境可以文字形式、图片形式或者教师口头描述等,但是基于视频形式的情境一般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任务与项目。教学情境类微视频一般通过视频拍摄工具进行拍摄,突出情境的真实性及与学生生活的紧密性。
  4.原理与思想方法类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和实践,同时也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需要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原理,要求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中所包含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汲取原理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原理与思想方法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相对困难,往往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与体会。要制作有效的信息技术相关原理与思想类微视频,对教师要求比较高,因此这类微视频最好由学校教研组教师共同分析、讨论与制作,教师也可以从网上搜索获取相关微视频,并稍作修改后直接使用。
  5.习题讲解类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师也经常布置一些习题,这些习题可能是涉及相关知识与原理的,也可能涉及具体的任务分析、操作步骤与方法,等等。其中某些习题内容学生做错的可能性比较高,例如,高中信息科技程序设计教学中,以VB编程中学生的常见错误为主题,对常见错误进行分类,然后举例分析、讲解错误原因及解决办法,教师课前制作好微视频,课中学生根据需要自主观看所需要的微视频。这类微视频一般由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自己制作,或者学校教研组内由教师共同协作完成并共同享用。
  基于微视频的信息技术学科翻转课堂
  随着国内许多地区尝试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许多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也在探索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1. 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流程
  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流程图
  基于微视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翻转课堂主要包括课前与课中两个部分。课前,教师根据知识点内容设计与制作微视频,并设计与微视频配套的学生学习任务单;学生基于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相关的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教师收集与整理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开展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课中,教师根据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注重通过互动讨论、协作探究等活动来进行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内化。
  下面是上海市奉贤中学的许骏老师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枚举算法的具体案例。
  课前:第一,教师制作了有关枚举算法的“选豆游戏”微视频。微视频主要是对筛选红豆算法进行介绍,并讲解枚举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适用情况;同时教师还设计了学生课前对微视频学习情况的自测题(微视频学习任务单),试图通过课前自测完成对学生自学情况的检查。教师设计的基于微视频的课前学习任务单有坡度,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微视频。
  第二,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完成课前自测题、提出自学后存在的疑问与发现的问题,并通过QQ群进行交流与互相学习并解决部分问题。
  第三,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
  课中:教师将教学过程分成几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学习有关枚举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枚举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环节一:教师针对课前整理的学生的问题进行点评与解答。由于教师很好地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情况来组织学生交流、学习与分析,课堂学习效果比较好。
  环节二:教师通过课前自测题的三个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对枚举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适用情况进行知识内化。教师设计的这三个有关枚举法的生活实例材料对于枚举算法的理解与分析比较有典型性,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   环节三: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枚举法知识自己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强调学生利用枚举法来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环节四:教师通过例题1来讲解枚举算法的基本实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写出列举范围与检验条件,并绘制算法流程图,引导学生归纳枚举法特有的“循环嵌套分支”执行流程。
  环节五: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例题2的算法实现过程,引导学生分小组来分析问题。写出列举范围与检验条件,并把绘制算法流程图作为课后作业。
  2. 基于微视频的信息技术学科翻转课堂的关注点
  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要理解与掌握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实施的流程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真正有效地开展,教师需关注以下内容。
  (1)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学科内容都适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强调让学生通过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有些内容做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与教师直接在课堂上讲解演示相比,可能后者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要选择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思考和探究的内容,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也要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目的来开展。例如,Word、PPT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将相关的基础操作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课前预习、观看这些教学视频内容,课中阶段,教师可以节省出教学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电子小报或者演示文稿的作品创作和表达过程,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2)翻转课堂教学需要相应网络平台的支撑
  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开展教学,网络平台一般来说是必需的。
  首先,师生便捷浏览微视频需要网络平台。教师课前把制作好的有关知识点的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在家里或者学校里都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观看平台上教师提供的微视频。从网络平台使用便捷性方面来看,应该能让教师和学生便捷地访问,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障碍。
  其次,教师对学生观看微视频情况的掌握需要网络平台。除了微视频形式的资源和翻转了课堂教学活动流程外,翻转课堂还有一个成功因素是对学生学习的数据分析,需要对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时间、次数等情况进行记录,从而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也能对班级中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这就需要网络平台记录每个学生每次观看微视频的情况。有人提出,通过微信、网盘或者邮件等形式也可以把微视频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微信、网盘等手段无法像网络平台那样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
  再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交流与讨论需要网络平台。学生在家里通过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这时候需要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网络平台能有效支持生生与师生之间交流与讨论。另外,教师在课前需要收集与整理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过程中的问题,以便设计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对于班级学生问题的有效收集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撑。
  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撑。那么如何来构建相关的网络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以购买公司开发的专业平台,或者安装部署开源的课程管理平台,如Moodle、Claroline、Sakai等。
  (3)翻转课堂课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很重要
  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活动是有很大差异的。传统课堂教学活动更多地关注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翻转课堂课中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在学生已经自主通过微视频开展知识初步学习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因此不能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来设计翻转课堂的课中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学习翻转课堂课中学习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如果说课前的自主学习是课堂“翻转”的前提和“预设”,那么课中的交流、协作与讨论就是翻转课堂最精彩的“生成”。在上课前,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自测题提前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再给予不同的学生面对面的个性化指导。在课中教师又是学生交流研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4)翻转课堂微视频的设计比制作更重要
  要开展基于微视频的信息技术学科翻转课堂,许多教师认为微视频的制作很重要。因此,区域与学校都注重对教师微视频制作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更多的是讲解如何从技术层面(摄像机拍摄、手机与平板拍摄、录屏软件录制、PPT制作等)制作微视频。实际上,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视频,制作技术手段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微视频制作之前的设计工作——如何从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的角度设计微视频的内容。因为微视频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也就是微视频的使用对象是学生。
  基于微视频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说到微视频,教师们可能马上想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际上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一般需要微视频,但是微视频也可以运用于非翻转的课堂教学中。
  1.情境导入(情境引入)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理解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提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让情境为学生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供支撑,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提供土壤,是值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通过教学情境类的微视频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是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微视频来进行情境引入,要关注微视频能否引起注意、激发动机、促进迁移。根据不同表现形态可以将情境分为悬念、问题、任务、演示、故事等,这些都可以制作成微视频。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视频来实现情境导入,一般都是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共同观看微视频。在观看微视频的情境前,教师一般需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更快地进入教学情境。
  2.知识讲授(知识讲解)
  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要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有许多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思想方法类知识,这些知识有些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有些需要教师讲解。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相关微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有许多学者与教师认为,既然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知识的讲解,就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讲解制作成微视频。课堂上直接听教师讲解的效果会更好。这些学者与教师的观点是有道理的。那么微视频怎么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知识讲授过程中呢?实际上,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时,教师会发现要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来讲解,自己很难讲清楚、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解。这时教师需要找一些多媒体材料辅助自己讲解,其中微视频就是一种很好的帮助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的媒介。这些微视频一般是从网上获取的。
  3.操作演示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大的不同之处是操作演示。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涉及软件、工具的操作使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经常需要进行相关软件、工具的操作演示。如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操作演示的微视频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思维的引导、体系化的知识点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作业并在体系化的知识上发挥创造力。因此教师不要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花比较多的时间在操作演示上。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该学科中涉及学生上机操作,如何让学生更加有效地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操作技能?微视频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手段。
  如果教师强调学生探究学习,可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微视频来自主或小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操作,完成探究的任务。如在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课堂实际演示相关的操作,然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相关的操作技能。如果学生忘记教师演示的具体操作,则可以反复查看教师提供的操作演示微视频,避免了因为遗忘而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
  4.课后复习
  课后,教师要及时上传相应的微视频资源到学生熟悉的学习平台上,以便学生回家后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复习。尤其对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微视频的作用是极大的。学生可以在课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视频资源,进行不限次数的播放、暂停、回放和跳转,可以完全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其他文献
2012年,石家庄市裕东小学成功地创建了第一个云端实践班,这一年李丽英校长的美国之行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成为学校教育方式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之初,学校缺乏技术经验,一切都处于摸索的状态,为更好更快地实现云端课堂教学,与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研究的同时,还实地考察公司,了解技术、环境、设备、平台等硬件设施,为更好地开展云端课堂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为启动云端课堂,学校在人力、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深入课堂, 以其批量处理信息、提供直观形象、构建知识链、优化教学过程的功能,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目前基层部分一线教师过于“独化”多媒体技术的自身特点,相对“淡化”先进技术与小学数学教材之间的联系,片面“强化”多媒体技术在“辅教”中的作用,而“弱化”了在课堂上重点“辅学”的主体地位,导致了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化”整合的“僵化
【摘 要】随着“技术活动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不仅有物质层面的工具形态,还饱含精神层面的思想与文化,教师是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者,是信息技术文化的体认者,是信息技术的构建者。教师在技术使用中提升教学效能,“成全”了技术,同时也改变了自身。通过应用技术工具、体认信息技术文化、确立技术构建者身份的路径,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释放变革教
随着移动技术、新教学模式和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之间的不断整合,学生在学校里的角色正逐步发生着变化:从被动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消费者转变成内容和知识的创建者。  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将会被重塑:从课堂上知识的灌输者变成教室里的教学研究与开发者、整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和参与者。学习将更多地以碎片化的方式随时随地发生,而非一定要发生在学校课堂上。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机制,用来激励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努力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与管理的能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供给能力的“四个提升”。加快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步伐,著力实现从服务教育自身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从服务课堂学习到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从服务教育教学到服务育人全过程、从服务一般性教育管理到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四个拓展”。 一
近年来,大规模教育评价成为国际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大规模教育评价是指通过抽取目标测试群体中的代表性样本,对样本学生进行学业成就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为监测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结果提供统一的量尺,并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当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主要有: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未来10年、20年的教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我们不能在工业时代的迷梦中寻找教育的未来。也许一个崭新的时代并不会留给我们太长时间去重构教育生态。  “面向未来 重构生态——2017跨界思维下教育创新实践研训活动”于6月28-29日在北京举办,我们试图梳理各方的声音与诉求,寻找重构教育生态的实践土壤与发展脉络。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摘 要】智慧教室HiTeach教学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互动教学手段。相比于传统交互式电子白板HiTeach教学系统,它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高清晰”“深体验”和“强交互”是智慧教室的三种典型特征。笔者所在学校于2014年9月引进了智慧教室HiTeach教学系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使用,在课堂上教师的触摸电视和学生的平板电脑的联动大大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HiTeach教学系统配置软件强
“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替之际,国家层面传出了各种对教育信息化利好的消息:先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中鲜明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并将其作为保障措施单列章节详尽阐释;继而教育部成立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办公室,启动编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征求意见……一系列高端推动和运筹帷
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本次课程改革对综合性学习非常重视,如专门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如语文、数学学科把语综、数综课单独列出并排入课表。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领域,一般把综合实践的三课时分一课时给信息技术。为此,信息技术课程在实施时往往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常处于“学新课、赶进度”的状况,缺少综合性的实践过程。为了弥补这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