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 重构生态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未来10年、20年的教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我们不能在工业时代的迷梦中寻找教育的未来。也许一个崭新的时代并不会留给我们太长时间去重构教育生态。
  “面向未来 重构生态——2017跨界思维下教育创新实践研训活动”于6月28-29日在北京举办,我们试图梳理各方的声音与诉求,寻找重构教育生态的实践土壤与发展脉络。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联合主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承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教育实验室、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协办。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教育、现代教育报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来自全国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教科研中心、信息中心主任,中小学校校长、学科教师及网管教师500多名代表参加活动。活动内容既有政策、理论、文化、哲学等层面的系统研讨,又有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的展示交流。
  架起一座桥梁,搭建一个平台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本刊积极调动各方资源,为推动创新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活动主办方、本刊主管单位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副社长李青在致辞中提出,随着科技革新步伐的加快,社会各个层面都日新月异。教育必须直面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而且要跟上这些变化。重构面向未来的学校生态,积极推进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这是我们教育的初心,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任务。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丁新在致辞中提出,未来教育是构建在互联网创新教育基础之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入融合的教育生态。他鼓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开展接地气的自主活动,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改变一种服务模式,形成产学研用良好的关系;让教师真正学以致用,真正有收获,进而能改变课堂效果。
  本刊社长、主编祁靖一指出,杂志始终秉承时代、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自觉担当责任。我们为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的重构鼓与呼;为在此社会进程中,积极推进、努力付出的教育工作者们鼓与呼。在不断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与变革的同时,我们尝试以更多形式在理论与实践之中,在专家、学者、管理者,与学校校长、教师之间,乃至与教育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学生之间,架起一个桥梁,搭建一个现实中对话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这是我们的一个探索。
  本刊不仅要打造一本有思想,有广度,有深度,可读性强的教育专业期刊;也不仅要打造一个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知名度,形成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活动;更是希望形成一个开放、创新、协调、共享的“联盟”,真正结成共生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成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项目迅速展开。对此,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这样评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及其团队,在我们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层面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开放、协作、分享、融合
  “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让各种变革的力量逐步从独立走向联合,虚实交融,共生共进,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在这样一个新生态下,“互联网 ”带来的“跨界思维”,给教育的“融合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和多元的问题解决方案。
  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提出,面向未来,重构生态,是大家的期望和努力目标。在“互联网 ”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重构教育生态,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走?首先面向未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新的生态。
  王馆长认为,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建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个稳定的服务机制,由国家提供服务,要把教师、学生、学校从多个平台的多个空间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空间全网通,满足学校师生利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需求。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建立一个共治共享的体系。各个平台运营者,包括国家、省、市、县、学校,以及企业平台运营者,都应该在共治机制中,共享共治。
  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拆除思想的藩篱,打破思维的界限,还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寻找融合创新的交汇点;甚至是颠覆自我,做结构性的改变,重塑生态。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指出,在跨界思维的创新下,市场、技术、产业和教育跨界融合,出现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不再简单是能学到什么,而是怎么学,学了能改变什么,改变学习者态度、能力及参与到怎样的职业体验和幸福生活。这种培养模式是什么呢?事实上大家所有的学习,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的学习是跟课程关联的,而课程是跟学生关联的。如果我们的课程学完以后对应各种学分,并能够得到相应的管理,有纵向的衔接和横向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会发生根本变化。
  面向未来,“开放、协作、分享、融合”是教育大趋势。融合体现在四个方面,四位一体的融合,就是政府、学校、社团、市场四位一体融合,校际校企互为资源;课程市场融合,课程教学真正开放,教学资源从“所有”向“所用”转变,利益各方平等互利;学科专业教师跨界融合,内容多终端自适应到教学各环节;学生多年级融合,教育供给、学习需求、教育服务、教育消费四者良性互動。总之,今天教育的大趋势是一种融合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土学校联合创始人李一诺女士、上海喵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长梅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
  人性、工具、技术与教育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推动第三次教育革命,我们必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这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关于教育革命的一个价值判断。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追求人类幸福生活,或人类群体生命最优化。在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础上,让每个人类生命个体生活幸福,生命最优化。王主任从哲学层面对教育的目的进行了说明。构建理想教育首先是理想的教育文化。
  所谓理想的教育文化,它是关注生命个体生长全过程,以追求生命个性幸福生活为目的的教育文化。理想教育文化包含三大范畴:社会范畴、学校范畴、个体范畴。一是社会发展,需要尊重、社会、责任、科学的教育文化追求;二是学校发展,需要扰启、内省、质疑、实践的教育文化追求;三是个人发展,需要独立、造成、养控、审美的教育文化追求。
  一个理想的教师,一定是基于理想教育文化的全新教学思维,重新建构理想的课堂。对理想教师的教学,一定要找到问题,寻找方法工具,在分析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学习的整体认知,进一步内省为明见的理论获得、技术获得、方法论获得,要有形式追求,要有批判思维,最后形成意识体系、意志力,实现人的生命修为。
  课程创新:重构学生教育的主渠道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创新课程的生成与发展正由一股新的力量整合而来,创新课程正越来越顺应时代需求。
  台南大学数字学习科技学系教授、华人探究学习学会理事长林奇贤一直在进行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未来,项目式学习会如何发展?林教授认为,孩子不管从哪一个知识入口进来,我们要思考能够提供基于什么样的项目式学习体验,要让孩子觉得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创业的体验。无论是从综合素养,还是生涯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都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自我调整。通过跨界融合,提倡线上的项目式学习中培养两个基本的技能:设计思维和编程思维。
  北京市朝阳区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把每个孩子都看做一粒生命的种子。学校的作用和价值,就在于发现学生有什么。为学生创造最好的生态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生命中的潜能、基因得到最好的表达,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他自己。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王海霞同样认为:学生的教育主渠道是课程,课程是学校的主要产品。学校遵循“顶天立地”的原则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对上能够支撑孩子的无限发展,对下能够扎根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设计的各个链条,应该根据学校孩子们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让核心素养像一把盐,撒进一顿餐里一样。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网络部主任张生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不是因为技术需要,而是我们教育的需要,就是要培养孩子的高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复合创新能力。这就一定会涉及课程本身的变革与重构。评价自然而然就要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变化,评什么?评表现,评过程,评发展,评人的内在世界的变化。
  STEAM课程
其他文献
人大附中信息化建设发展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首批重点中学”、“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校”、“国家级体育传统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有教育意义。教学本文时,我们依据“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跨越式”教学改革理念,基于Pad平台,采用了朗读、默读、浏览与重点感悟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默读、浏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通过研读重点词句,积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国家需要创新,呼唤创新型人才,这样的需求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遵循怎样的途径?通过教学实践和深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崔光佐教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创新是知识、思维能力、素质和人格的综合体现,创新型人才本质上是一种包含多种因素的创新本性,遵循着创新本性行事才会得创新之道。”  
【本刊讯】2018年10月12日至14日,2018上海创客嘉年华成功举办。本次创客嘉年华通过展出的多项人工智能落地项目,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呈现于观者眼前,打造了一片全民可参与的、近距离可触摸的、最新最潮技术的科技高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创客共同参与。  活动中,有以表演赛 体验的形式落地的“空中F1”—X-fly,也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越野拉力、机甲格斗、拳击、废柴机器人带来
2012年,石家庄市裕东小学成功地创建了第一个云端实践班,这一年李丽英校长的美国之行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成为学校教育方式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之初,学校缺乏技术经验,一切都处于摸索的状态,为更好更快地实现云端课堂教学,与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研究的同时,还实地考察公司,了解技术、环境、设备、平台等硬件设施,为更好地开展云端课堂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为启动云端课堂,学校在人力、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深入课堂, 以其批量处理信息、提供直观形象、构建知识链、优化教学过程的功能,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目前基层部分一线教师过于“独化”多媒体技术的自身特点,相对“淡化”先进技术与小学数学教材之间的联系,片面“强化”多媒体技术在“辅教”中的作用,而“弱化”了在课堂上重点“辅学”的主体地位,导致了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化”整合的“僵化
【摘 要】随着“技术活动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不仅有物质层面的工具形态,还饱含精神层面的思想与文化,教师是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者,是信息技术文化的体认者,是信息技术的构建者。教师在技术使用中提升教学效能,“成全”了技术,同时也改变了自身。通过应用技术工具、体认信息技术文化、确立技术构建者身份的路径,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释放变革教
随着移动技术、新教学模式和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之间的不断整合,学生在学校里的角色正逐步发生着变化:从被动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消费者转变成内容和知识的创建者。  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将会被重塑:从课堂上知识的灌输者变成教室里的教学研究与开发者、整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和参与者。学习将更多地以碎片化的方式随时随地发生,而非一定要发生在学校课堂上。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机制,用来激励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努力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与管理的能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供给能力的“四个提升”。加快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步伐,著力实现从服务教育自身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从服务课堂学习到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从服务教育教学到服务育人全过程、从服务一般性教育管理到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四个拓展”。 一
近年来,大规模教育评价成为国际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大规模教育评价是指通过抽取目标测试群体中的代表性样本,对样本学生进行学业成就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为监测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结果提供统一的量尺,并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当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主要有: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