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大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学生的艺术总是十分高明的,他们不用“北风呼号”,用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心心相通之术,以及他们特有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感召力,使学生成为他们忠实的“俘虏”,这才是真正的情感教育艺术。
一、心相近才相通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会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学生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对自己的要求不以为然或持续抵触。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了师生在教学中缺乏情感交流,彼此不能心心相通。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多研究、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一样,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教育。如高中学生依赖性降低,自主性增强,教师就应该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方法,坚持以理服人,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不能以势压人,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和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教师应以情育情,以情动人。如有一次学生自习课聊天,于是笔者充满感情地述说此时此刻学生父母的希望和他们的辛苦生活。笔者伤心的语调感染了学生,学生们都静静地伏桌反思,渐渐地专心看起书来。
针对学生想走近教师、了解教师的心理,教师应满足他们的要求,常在课余时间走近他们,和他们谈心、交流情感。学生刚一入学,笔者往往特意向学生声明,非常欢迎他们的光顾,这能够一下子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生疏感。平时,笔者常常和学生谈天说地,谈高中时代的学习,谈大学时光的快乐,谈对美好人生的憧憬,而每每这样,学生大都满意而归。这样的聊天使学生们对笔者的课产生了兴趣,也使他们的心和笔者越来越近。
除了平时,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小心地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相信,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始终会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课堂上遇有学生答不出问题或中途“卡壳”的情况,笔者会以亲切的口吻鼓励说:“有点紧张吧?不要紧,下次再回答。”这样不但能使教学顺利地进行,而且能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保留开放的大门,让他们能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走出学习的困境,找回自信。
二、学会道歉
在教育教学中,出现在言语上伤害学生或犯知识性错误,造成师生关系不协调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道歉。古人云:“知耻近乎勇。”教师知道自己错了,就要勇于认错,勇于改正,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谅解、信任和尊重,获得意想不到的情感教育效果。子贡所说的“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犯了错误却一味地掩盖、坚持和回避,则会使学生产生不信任、不敬重乃至“敌意”,使师生的感情产生隔膜,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如笔者在一次上课时迟到了两分钟,一进教室,笔者就连忙道歉说:“我迟到了,很对不起大家。”学生眼睛充满真诚的目光,异口同声地说:“没关系。”笔者真是为此而激动,感觉学生的心和自己贴得是那样近。
三、把微笑留给学生
一次,一位朋友问笔者,他的孩子放学回到家中总是闷闷不乐的,究竟是怎么回事。经了解,原来那个孩子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整天板着脸,从未见过笑容,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感。这件事给笔者的感触很大,教师的笑容对于师生的情感沟通来说,是何等重要。
可见,微笑虽不是“灵丹妙药”,但它却是师生间沟通的“黏合剂”,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能为师生营造宽松的环境,增强教学效果。当教师满面微笑地走上讲台时,立刻就会使每个学生产生“如沐春风”的愉悦;当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时,教师那充满理解和期待的微笑,就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题受挫时,教师那满含鼓励和信赖的微笑,就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表演成功时,教师那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就能使学生信心倍增,再接再厉。微笑是一门艺术,要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就必须有一个良好心态,满怀自信和喜悦地站在神圣的讲台上。
(作者单位:1.山东省莒县东莞中心初中2.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一、心相近才相通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会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学生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对自己的要求不以为然或持续抵触。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了师生在教学中缺乏情感交流,彼此不能心心相通。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多研究、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一样,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教育。如高中学生依赖性降低,自主性增强,教师就应该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方法,坚持以理服人,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不能以势压人,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和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教师应以情育情,以情动人。如有一次学生自习课聊天,于是笔者充满感情地述说此时此刻学生父母的希望和他们的辛苦生活。笔者伤心的语调感染了学生,学生们都静静地伏桌反思,渐渐地专心看起书来。
针对学生想走近教师、了解教师的心理,教师应满足他们的要求,常在课余时间走近他们,和他们谈心、交流情感。学生刚一入学,笔者往往特意向学生声明,非常欢迎他们的光顾,这能够一下子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生疏感。平时,笔者常常和学生谈天说地,谈高中时代的学习,谈大学时光的快乐,谈对美好人生的憧憬,而每每这样,学生大都满意而归。这样的聊天使学生们对笔者的课产生了兴趣,也使他们的心和笔者越来越近。
除了平时,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小心地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相信,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始终会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课堂上遇有学生答不出问题或中途“卡壳”的情况,笔者会以亲切的口吻鼓励说:“有点紧张吧?不要紧,下次再回答。”这样不但能使教学顺利地进行,而且能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保留开放的大门,让他们能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走出学习的困境,找回自信。
二、学会道歉
在教育教学中,出现在言语上伤害学生或犯知识性错误,造成师生关系不协调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道歉。古人云:“知耻近乎勇。”教师知道自己错了,就要勇于认错,勇于改正,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谅解、信任和尊重,获得意想不到的情感教育效果。子贡所说的“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犯了错误却一味地掩盖、坚持和回避,则会使学生产生不信任、不敬重乃至“敌意”,使师生的感情产生隔膜,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如笔者在一次上课时迟到了两分钟,一进教室,笔者就连忙道歉说:“我迟到了,很对不起大家。”学生眼睛充满真诚的目光,异口同声地说:“没关系。”笔者真是为此而激动,感觉学生的心和自己贴得是那样近。
三、把微笑留给学生
一次,一位朋友问笔者,他的孩子放学回到家中总是闷闷不乐的,究竟是怎么回事。经了解,原来那个孩子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整天板着脸,从未见过笑容,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感。这件事给笔者的感触很大,教师的笑容对于师生的情感沟通来说,是何等重要。
可见,微笑虽不是“灵丹妙药”,但它却是师生间沟通的“黏合剂”,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能为师生营造宽松的环境,增强教学效果。当教师满面微笑地走上讲台时,立刻就会使每个学生产生“如沐春风”的愉悦;当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时,教师那充满理解和期待的微笑,就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题受挫时,教师那满含鼓励和信赖的微笑,就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表演成功时,教师那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就能使学生信心倍增,再接再厉。微笑是一门艺术,要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就必须有一个良好心态,满怀自信和喜悦地站在神圣的讲台上。
(作者单位:1.山东省莒县东莞中心初中2.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