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而在以往的思品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以封闭式灌输为主。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道德教育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探究,改进封闭式教学框架,努力注重构建体验教学的新方式。
一、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境体验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带有一定能够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进行思维,可充分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促进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的目的。在教学中,有选择地把部分教学内容搬到课堂外、学校外去进行,使教学活动的时空更广阔,使孩子们的身心更开放、自由、舒展。这种方法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让田野告诉你》、《我的家乡变了样》等课文,我带着学生走进乡村,走向田野。一路上,当孩子们看到一片片金黄的稻谷、一朵朵雪白的棉花、一幢幢漂亮的楼房、一条条新建的乡村水泥大道,沉浸在这美丽、和谐、诱人的自然美景之中,心中美好的人生感悟也就被唤醒了,心情就像六月天喝了雪碧饮料一样地舒畅。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
所谓情感体验,就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自我感知为基础,以自我感悟为主线,以自我导行为目标,创设各种教育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触动学生的思想“热点”,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就比较困难。因此,作为教学者应深入学生的情感领域,调节情感。在教学中,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图像直观、音响感染等手段,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也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明理,在体验中导行,从中领悟和把握思品有关知识。如在教学《同一个名字叫中国》一课时,我采用以激情为主的教法,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风景胜地用幻灯放出,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觉到祖国的山河美,激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感。这种方法,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寓教于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地发展,达到“情知协调”的理想境界,从而焕发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活力。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让体验着在生活、游戏及模拟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体验周围的关系世界及自己在其中应履行的义务,并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由于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设计教学过程时,不妨多设计一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如在教《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一课时,我让学生有意记录爸妈一天的工作,课后举行“今天我当家”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爸妈工作的辛苦,了解爸妈的心意,知道孝敬父母的一些做法。这样,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道理不讲学生已明,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激、回报之情。
四、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如在教学四上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的第2课《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其中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因此,《思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散发出德育魅力。
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体验
教育学专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教学必须联系社会实践,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让思品课课前有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课后有实地观察,多元评价,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走出课堂,到实地走一走,与家长谈一谈,拓宽思品教学的空间,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如在教学《沟通无极限》一课时,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我带领他们实地参观电信局、广电等单位及学校多媒体电脑工作室。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生活中见到的电信分户盒、电信交换箱等,但并不了解他们的功能与作用。这时候,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学生一起去发现分户盒、交换箱里面的秘密。同时介绍了有关学生并不熟悉的程控交换机房。这些信息虽不要求学生掌握,但适当的了解的确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最后,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诚心去打动学生,通过满怀激情和深情的讲述,巧妙地完成从“情”到“行”的转化。抓住每一个思想教育的契机,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趣、有味、有意义。
总之,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空间,搭建体验的平台,通过情境体验、情感体验、角色体验、实践体验等过程,使学生能生动地理解道德知识,深刻地理解道德情感,逐步地形成道德行为。这样的体验学习,能使学生在动情、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学得活、学得实,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鲜活的主体,这样,《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就更能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境体验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带有一定能够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进行思维,可充分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促进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的目的。在教学中,有选择地把部分教学内容搬到课堂外、学校外去进行,使教学活动的时空更广阔,使孩子们的身心更开放、自由、舒展。这种方法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让田野告诉你》、《我的家乡变了样》等课文,我带着学生走进乡村,走向田野。一路上,当孩子们看到一片片金黄的稻谷、一朵朵雪白的棉花、一幢幢漂亮的楼房、一条条新建的乡村水泥大道,沉浸在这美丽、和谐、诱人的自然美景之中,心中美好的人生感悟也就被唤醒了,心情就像六月天喝了雪碧饮料一样地舒畅。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
所谓情感体验,就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自我感知为基础,以自我感悟为主线,以自我导行为目标,创设各种教育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触动学生的思想“热点”,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就比较困难。因此,作为教学者应深入学生的情感领域,调节情感。在教学中,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图像直观、音响感染等手段,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也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明理,在体验中导行,从中领悟和把握思品有关知识。如在教学《同一个名字叫中国》一课时,我采用以激情为主的教法,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风景胜地用幻灯放出,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觉到祖国的山河美,激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感。这种方法,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寓教于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地发展,达到“情知协调”的理想境界,从而焕发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活力。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让体验着在生活、游戏及模拟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体验周围的关系世界及自己在其中应履行的义务,并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由于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设计教学过程时,不妨多设计一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如在教《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一课时,我让学生有意记录爸妈一天的工作,课后举行“今天我当家”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爸妈工作的辛苦,了解爸妈的心意,知道孝敬父母的一些做法。这样,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道理不讲学生已明,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激、回报之情。
四、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如在教学四上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的第2课《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其中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因此,《思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散发出德育魅力。
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体验
教育学专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教学必须联系社会实践,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让思品课课前有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课后有实地观察,多元评价,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走出课堂,到实地走一走,与家长谈一谈,拓宽思品教学的空间,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如在教学《沟通无极限》一课时,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我带领他们实地参观电信局、广电等单位及学校多媒体电脑工作室。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生活中见到的电信分户盒、电信交换箱等,但并不了解他们的功能与作用。这时候,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学生一起去发现分户盒、交换箱里面的秘密。同时介绍了有关学生并不熟悉的程控交换机房。这些信息虽不要求学生掌握,但适当的了解的确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最后,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诚心去打动学生,通过满怀激情和深情的讲述,巧妙地完成从“情”到“行”的转化。抓住每一个思想教育的契机,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趣、有味、有意义。
总之,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空间,搭建体验的平台,通过情境体验、情感体验、角色体验、实践体验等过程,使学生能生动地理解道德知识,深刻地理解道德情感,逐步地形成道德行为。这样的体验学习,能使学生在动情、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学得活、学得实,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鲜活的主体,这样,《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就更能换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