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第一中学
【摘 要】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了,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一切都要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问题导学法旨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问题入手来自我学习,分层分组教学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分层分组 高中数学;
随着我国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信息化的加快是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分析能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高考和逻辑性思维行的锻炼都有重大的影响。问题导学法从与知识点有关联的某个问题入手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课堂了解新知。分层分组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一、问题导学法在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1.问题导学法的定义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将教学模式在具体课堂上的体现,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有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者体现的仅仅是作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从问题中了解新课,深入课堂,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就在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所提的问题与数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从选择、构思、探讨来完成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来发现问题从他们熟悉的场景来引入问题将问题与知识点联系起来。同时教师还应力求做到让数学还原回生活,为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服务。
2.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高中数学的学习本就枯燥乏味,难度系数的提高是许多学生对数学丧失了信心,“问题导学法”直接将数学从书本拉回到了现实,与现实相结合是“问题导学法”的关键,这样学生在探究、钻研的过程中也就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同时增强了发现问题的兴趣。一个问题的解决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领悟还带给他们自信和兴趣。是他们更加的热爱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3.问题导学法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问题情境来构造全篇那,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课堂、融会贯通。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恰当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从一个紧张的学习环境进入到一个相对轻松的问题情节中,这样数学带给他们的压抑就会变成对生活场景的再现。
例如集合的学习,可以将班里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作为一个总的集合,优秀率是百分之九十,良好率是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合格率是百分之六十,低分率是百分之三十以下。将学生的分数按这个标准算出,早要求学生求各个分数段在总集中的分量。还可以将各科的成绩按这个分数率算出来,再算每一科每个分数段的情况。大多数的学生反映高中数学空洞抽象,“问题导学法”就是让学生把困难变得简单而且会为生活服務。例如,对于指数的学习可以与我们的银行存款利息将结合。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就增加了生活的技能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层分组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1.分层分组教学
分层教学是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基础来分层。这些学生在老师适当的分层分组中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这些是教师根据不同的分组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所谓“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学生有两个层次的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学习水平,是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通过学习发展所可以得到的发展水平认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所以教师的分层和分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为三层: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符合他自身能力的发展目标。分层分组教学的标准是优等生50%,中等生30%,后进生20%,这样讲全班学生进行分层,再将每层的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可以使同一学习水平的学生在一个组里,对待同一个小组的同学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提出同样的问题,使他们在相互合作中激励互相学习,避免了成绩不好所引起的自卑心理找到内心的平衡感更有积极性去学习。
2.分层分组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分层分组教学主要包括:问题分组分层、评价分组分层、作业分组分层。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知识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优等生应该提出由开发性的题目这样会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性。对于中等生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让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提高一些答题技巧,对于后进生则主要是夯实基础巩固基本知识点。评价本着鼓励为主,对于优等生的评价应该侧重思维能力和技巧,对于中等生在保证基础之上涉及能力的评价,对于后进生则主要是基础的夯实度来评价,作业也一样,不同层次难度应有差别[4]。
问题导学法和分层分组教学法都只在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从生活情景入手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水平来达到“最近发展区”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丁建军.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96+98.
[2]黄慧芸.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93.
[3]武杰.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36.
[4]字映贵.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01:239.
【摘 要】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了,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一切都要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问题导学法旨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问题入手来自我学习,分层分组教学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分层分组 高中数学;
随着我国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信息化的加快是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分析能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高考和逻辑性思维行的锻炼都有重大的影响。问题导学法从与知识点有关联的某个问题入手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课堂了解新知。分层分组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一、问题导学法在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1.问题导学法的定义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将教学模式在具体课堂上的体现,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有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者体现的仅仅是作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从问题中了解新课,深入课堂,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就在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所提的问题与数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从选择、构思、探讨来完成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来发现问题从他们熟悉的场景来引入问题将问题与知识点联系起来。同时教师还应力求做到让数学还原回生活,为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服务。
2.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高中数学的学习本就枯燥乏味,难度系数的提高是许多学生对数学丧失了信心,“问题导学法”直接将数学从书本拉回到了现实,与现实相结合是“问题导学法”的关键,这样学生在探究、钻研的过程中也就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同时增强了发现问题的兴趣。一个问题的解决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领悟还带给他们自信和兴趣。是他们更加的热爱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3.问题导学法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问题情境来构造全篇那,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课堂、融会贯通。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恰当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从一个紧张的学习环境进入到一个相对轻松的问题情节中,这样数学带给他们的压抑就会变成对生活场景的再现。
例如集合的学习,可以将班里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作为一个总的集合,优秀率是百分之九十,良好率是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合格率是百分之六十,低分率是百分之三十以下。将学生的分数按这个标准算出,早要求学生求各个分数段在总集中的分量。还可以将各科的成绩按这个分数率算出来,再算每一科每个分数段的情况。大多数的学生反映高中数学空洞抽象,“问题导学法”就是让学生把困难变得简单而且会为生活服務。例如,对于指数的学习可以与我们的银行存款利息将结合。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就增加了生活的技能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层分组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1.分层分组教学
分层教学是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基础来分层。这些学生在老师适当的分层分组中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这些是教师根据不同的分组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所谓“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学生有两个层次的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学习水平,是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通过学习发展所可以得到的发展水平认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所以教师的分层和分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为三层: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符合他自身能力的发展目标。分层分组教学的标准是优等生50%,中等生30%,后进生20%,这样讲全班学生进行分层,再将每层的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可以使同一学习水平的学生在一个组里,对待同一个小组的同学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提出同样的问题,使他们在相互合作中激励互相学习,避免了成绩不好所引起的自卑心理找到内心的平衡感更有积极性去学习。
2.分层分组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分层分组教学主要包括:问题分组分层、评价分组分层、作业分组分层。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知识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优等生应该提出由开发性的题目这样会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性。对于中等生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让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提高一些答题技巧,对于后进生则主要是夯实基础巩固基本知识点。评价本着鼓励为主,对于优等生的评价应该侧重思维能力和技巧,对于中等生在保证基础之上涉及能力的评价,对于后进生则主要是基础的夯实度来评价,作业也一样,不同层次难度应有差别[4]。
问题导学法和分层分组教学法都只在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从生活情景入手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水平来达到“最近发展区”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丁建军.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96+98.
[2]黄慧芸.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93.
[3]武杰.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36.
[4]字映贵.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