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古诗文背诵的教学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w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基本理念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学生通过大量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段落,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丰富学生语言素养积累、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下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的要求,让中华传统经典滋润学生心田,让经典之花在学生心田绽放呢?在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我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实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情入境
  语文教学应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失去了兴趣的语文学习,无异于一场艰难的苦役:缺失了兴趣的地方,也就枯萎了灿烂的智慧和灵感。古诗词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夏文明下的文字历史见证、生活的抒发、人生的遭遇;它是智慧的化身、心灵的闪光、是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结晶、是古代文学长廊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份记忆。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学生对古诗文的美无法欣赏,与之不能产生长久的共鸣,更别提主动背诵了。不少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与取得较好的成绩而诵读,教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作者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同诗人的作品往往表现出自身独特的美:如豪迈飘逸的李白、缠绵悱恻的柳永、沉郁顿挫的杜甫、朴素自然的陶渊明……这些由作者与作品有机呈现的个性的风格,独特的美会启发孩子们进一步去思考,去感悟。古诗文以其特有的节奏美、韵律美、语言美、情境美等特点,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人去阅读去品味,天生向往美的孩子们在读古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简洁明快的语言,活泼优美的画面,初读之后背诵起来朗朗上口而又不觉苦涩无味,这样“美”的古诗怎能不讨孩子们喜爱呢?
  其实,对诗歌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自身的情感受到熏陶的过程。学生在揣摩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语境的同时,自然就会体会到诗人在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人少小离家,年迈归故里;口音没有改变,双鬓却已斑白苍老。儿童们都没有人认识我的,还笑问客人是从哪里来?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以平静,前两句书久居他乡写出了“老大”之态,暗喻乡情无限。后两句感儿童之语,道出了多少客居他乡的儿女们对生活的辛酸,现实的无奈。
  诗的感情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浓足。语言朴实无华,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老少皆知。
  许多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友情、亲情和爱情都:有赞叹祖国大好河山之情,抑或有忧国忧民和赤心报国之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古人高尚的情操,逐渐使得自身的感情得到升华,最终使得这种思想转换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在感受美好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心灵火花!
  二、感悟诗意
  新课标要求要“体会作品中富于表现性的语言。”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知音》中“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扣题眼、抓关键、晓典故、品风格、一步步深入古诗。理解作者意图,并走入诗境;通过先初步理解,再则感悟背诵,最后能够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能够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技巧,为此教师可以这么做:
  1、观诗语;
  有的诗韵律美,节奏感强烈。这种能通过文本自身所呈现出来的,可以较容易被学生观察到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妥善运用好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其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变化比较显著,有的诗字数上增加或减少,也会表现出迥然各异的心理情感。如《敕勒歌》是一首北朝少数民族所传诵的经典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仔细观察这首诗,我们不难发现它仅有27个字,却有着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作者歌颂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川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与厌恶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的抒发了敕勒川人的豪情。
  2、品诗境;
  背诵古诗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去学习与运用,当让光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孩子们对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及其人生遭遇有一定的了解。女性诗人李清照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形象当中,一直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她所作的《夏日绝句》,一改往日消沉,忧愁的诗境,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此诗基调高亢无情的鞭挞了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宛如一腔豪放派之胸襟。有的学生学习了之后不免会产生质疑,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到女词人所生活的大环境之中。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惟求苟且偷生的行为,让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如此小家碧玉的柔情怎敌国破家亡的豪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清照有此作,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3、悟诗道;
  只有深刻去体会感悟了,往往会另有收获。诗歌中所隐藏的哲理在我们平日诵读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有为《野草》作赞歌,颂扬生命的顽强不屈;有借自然规律,言人生及时努力学习的《长歌行》;有反映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卖炭翁》等。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古诗文所告诫我们的哲学道理,以便于学生升华情感。
  三、校园文化书华章
  高尚、精致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长足发展的基础,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然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更是一种无形而又强大的教育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一下措施:
  1、手抄报上秀古诗;
  手抄报制作简单,且学生容易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即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亲近书,喜爱书,饱读书的同时又要保证孩子们有书可读,我带头倡议孩子们各自回家搜集各种书籍上的古诗文,挑选文辞俱佳的古诗文由学生抄写成手抄报。由于是学生们自行组织的,且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所以活动备受欢迎。
  2、让班级的墙壁会说话;
  新时代的课堂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更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的课堂。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同学们学习古诗之后有什么收获、感悟、体会;都可以写成纸条整齐而又美观的贴在墙上。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方便交流与沟通。
  营造古诗文阅读的良好氛围,在与古诗“朝夕相处”下而“日久生情”学生再去接触古诗文便不会有抵触、陌生之感,从而形成了一种自觉学习行为。
  四、积累拓展以致用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文并体会了古诗的韵律,对仗后,教师适时的加以点拨,诱导,可以让学生模仿创作古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和审美情趣。”所以,课后我们有必要在积累优秀古诗文的同时,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它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古诗文就如一缕阳光,惠风与细雨!让我们继续诵读吧,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耕耘心中的那一方土地,我相信未来的花园里它一定会开出最芬芳馥郁的花朵!
  古诗文中的美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丰富的形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当前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就一定能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国家的建设提供更有质量的人才队伍。
其他文献
都说教学是一种艺术,我认为,班主任管理更是一种艺术。有时候班主任说得越多,学生反而越反感,逆反心越重,所以,班主任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说话方式,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唠叨。有时,你会发现班主任管得越多,效果越差,故班主任应完善自己的管理方式。  所以班主任与其苦干不如巧干,在班级管理中,我常用“它”——故事,来帮我管理学生,以助我一臂之力,自己认为收效甚好。以下是我用故事教育学生的一些实例,特和同行
期刊
众所周知,现在初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中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古诗文教学历来就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对古诗文尤其是文言文不感兴趣,许多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 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为令人头疼的紧箍咒,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古诗文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令中国传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城市初中生物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实验探究的内容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可以组织实验操作,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学生还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的直观教学演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广大农村学校,由于缺乏教学模具、实验器材和电化教育设备,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仍然难以开展。面对这
期刊
在倡导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潮流中,我们必须具备有效性教学的理念。这需要教师针对现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因素、学生因素、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以及多媒体有效运用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加强自身的数学学科素养,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实际认知发展水平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重视学生兴趣培养,确保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新课标倡导学生
期刊
[摘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期刊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课堂评价性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答问、作业、演示、表现所做出的评价性语言。在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他们运用评价性语言的娴熟与精当,甚至精彩!好的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就像“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拂过学生脸颊后能使人如沐春风,甚至触动学生之心灵。语文课堂应该致力于创设这样的一个美好境界:让学生与教师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在富有新意的课堂评价中共成长。语文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社会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需要培养才能获得,实施自主创新学习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途径,因此,提出“自主·合作·创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模式环节;模式解读;模式操作  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创新能力也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实施自主创新学习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途径。本人通过对教育理论的深入学习与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提出“自主·合作·创
期刊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数学作为儿童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课,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快乐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期刊
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  一、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
期刊
[摘 要]视频是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视频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各科教学关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视频资源使学生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感知,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突破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影视资源;拓展视野;优化教学  多媒体在各科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常态化,其中影视资源占有一定的比例,影视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