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商不旺,伤的不仅是当初抱有幻想的业主,还有那些一掷百万的投资者和苦熬的经营者。
跃谓底商,无非是楼上住人或办公,楼下经商。底商又呈现出居住类底商(即社区底商)为主,商务类底商并存的布局特点。国内传统的社区底商,一般以满足本社区居民日常消费的传统社区商业为主,主要购买人群即社区内的住户。
但是社区底商却往往让业主“很受伤”。传统底商业态无非超市、便利店、药店、餐馆、干洗店、美容美发、自助银行、移动营业厅等,基本无规划定位,也无主力店,对于崇尚“玩、乐、购”的现代人来说远远不够。而随着远郊大盘涌现,不少配套底商经营渗淡,甚至大量空置,使得购房者当初抱有的幻想一次又一次破灭。
不少社区内,居民楼底商由于被洗车店、汽车修理店、宠物店、餐馆等盘踞,导致噪音污染、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居民与底商的争执屡屡成为焦点。今年北京甚至出台了部针对社区商业的发展规范——《北京市社区商业服务业提升引导规范(试行)》,针对社区内小百货店、菜市场、小餐饮店和小食杂货店等7种业态进行调整和规范。
底商不旺,投资者和经营者们也很受“伤”。销售时,底商几乎都是一番火爆景象。但是几年后,营运起来半死不活。到处可见转租转售告示,有的甚至整栋楼都空着,沦为睡城、死城、冰城。做得好“一铺养三代”,做不好“三代养—铺”。
社区“伤”业
毗邻龙泽地铁站的新龙城社区,面积约60万平米,为回龙观最大的商品房住宅社区,也是北京二手房市场在交易量较大的楼盘之一。新龙城共分5期开发,从2006年开始迎来一期业主入住。随着越来越多住着中关村上班一族涌入,该区域目前房价多在2万/平方米以上,高的可达2.4万/平米不等,比昌平多数区域要高上不少。
在新龙城,许多底商经营状况不佳。8月3日,在三期商业街上,记者看到一家挂有“浩天台球馆”招牌的底商足足空了两层,再一路走去不是门庭冷落的店面,就是空着的底商。在一家面积约七八十平米的“宇飞门造型”理发店内,一名造型师告诉记者,这附近小区人流很大,但店内每天却只有30人左右的客流。因为商业配套一直没规划上来,很多店开了就倒。
相比之下餐饮却十分火爆,山西菜馆、成都菜馆以及烤鱼店、羊蝎子店,五花八门的小吃店紧凑分布在半条街内。“店租一年20万。”在一家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烤鱼店内,一名女店员告诉记者:“白天生意一般,主要集中在傍晚,通常一天至少能有三四千的营业额。”该店员表示,这靠着地铁站,上下班有很多人流,餐饮都很火爆,竞争也很激烈。除了吃的和用的,其他底商很难做得起来。
21世纪不动产商业地产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餐饮类商户中,能承受租金为3元/平米厌的商户占总量的7.4%,能接受租金为3—5元/平米/天的商户所占比例较大,占总量的56%,能承受租金为5元/平米/天以上的商户占37%。餐饮类业态是吸引人流消费的主力业态,由于行业经营的毛利润较高,租金的承受能力也相应较高。因此,餐饮类在社区商业中一直“长盛不衰”。
在新龙城附近,中介门店也十分多,鑫尊地产、我爱我家、链家地产等中介门店联排挨着。北京的中介门店历来数量众多,尤其是偏远区域,十商九“零落”,没有“零落”的那个往往是中介门店。链家地产一名经纪人告诉记者:“中介做的单子数额比较大,普通门店十来万足够支付成本。比如买卖单子,一进一出,店里至少就有几万的收益。就算是租赁单,一单也是几千的中介费。”
鑫尊置地市场总监闫斌杰认为,这充分说明了北京房地产市场需求火爆。尤其是目前人流被挤压向郊区,开发商也集中在五环外大规模建设住宅区。在回龙观,由于有大量新兴住宅楼盘,二手房业务频繁交易也带火了该区域数量众多的中介机构。
底商冷清的状况并非只出现在远郊,在东二环附近的新裕家园也出现了大量底商空置的局面,甚至看不到常见的餐饮店面,连“坚强”的中介门店也找不到一家。唯一不同的是,此处教育类门店占据上风,如“京翰教育1对1”、“致德教育”等。在附近居住的黄小姐告诉记者,一年里就看见楼下的底商来来回回换了好几家。“之前有户外用品店和服装店没几个月就关门大吉了,你看那儿的‘驰誉鞋’的鞋店,我在这上班一年多了还看见它空着。”
“这附近有个农贸商场,去年年底说是装修招商,但是没见动工。目前除了一家饺子馆,其他的全部关了。”黄小姐认为,尽管这里地段很好,但是光有人经过,没有人停留。“估计是开发商没规划起来,对面的新景家园还在建,底商好像刚开始卖没多久。”
记者走访各大社区发现,事实上多数小区小面积底商的空置率并不高,尤其是一些适合做便利店、洗衣店、彩票站的小面积底商很抢手。是面积相对大的,则并不乐观,多数小区底商被餐饮和中介门店占据。
“传统上的社区底商,只要规划得好,成功案例有不少。但较大规模社区商业中心都还在养商期,能否成功尚待时间检验。”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认为,社区底商做不好,往往是前期规划和后期运营出了问题。开发商按照做住宅的思路做商业地产,没有好的规划和定位,往往规划做到一半甚至做完之后,才开始招商谈判。为求回笼资金快速销售,导致最后业态混乱,难以凝聚人气。
“华丽丽”的承诺
“四五年前买房的时候,售楼小姐说三期篮球场附近那条街会建成一条千米商业街,说是楼下底层都拿去做商业配套,会有几万平米底商。但是现在这条街根本就没什么人气,路上很少人走,都是车经过。”新龙城业主郑先生说,当时售楼小姐还说会有一个会所,但是后来都建成住宅卖出去了。
按照开发商当初的规划,新龙城社区内部的商业配套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物美超市、美廉美超市、大中电器城、港龙综合商业中心等。5年过去,新龙城却只有一片凌乱滞后的传统底商。郑先生抱怨,底商很乱,而且一直发展不起来,娱乐场所基本看不到,最近的购物广场是开车十多分钟才能到达的万意百货。
作为北京的大盘之一,位于丰台的万年花城也是如此。“万年花城已经开发几年了,当时售楼处描绘的那些商业街还是感觉很遥远。周边环境仍然很差,有很多小摊贩聚集地,一出门,到处都是尘土。”业主陈先生认为,开发商确实在引进,比如前两三年麦当劳和屈臣氏也进来了,但是整体感觉配套规模不大,而且档次普遍不高,这和南城环境比较乱也有关系。
在万年花城五期项目万年花城濠景附近,记者看到,尽管已有“上岛咖啡”、“味多美”、sPA会所等连锁品牌入住,但仍以小店居多,各商铺内的人气显得不足。据悉,万年花城曾力图规划“一心五区八模块”,即“一个区域商业中心,五大主题商业街区,八组便利模块,十二条特色商街,二百个专营店铺”的商业布局。但在慢城26岛项目负责人曹峰杰看来,万年花城就是底商规划过多的案例之一,商业规划了10万 多平米,导致现在很多底商都做不起来。他认为,南城现在发展的势头还是很快,具体要看开发商下一步怎么经营。
北京不少社区的商业名字都十分动听,如苹果社区的“22院街”、珠江帝景的“欧陆风情街”等。而随着北京向五环外扩,郊区大盘相继涌现,越来越多的郊区项目也动辄推出数十万平米的重量级商业配套。社区商业面积是政府提前规划的,开发商不是主体。位于通州的北京ONE更是试图打造百万平米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在规划中,国际高档购物中心、多功能休闲会所以及豪华国际酒店“应有尽有”。
曹峰杰认为,现在开发商对底商的规划已经过于贪多了,尤其是很多郊区盘,没定位好就大肆扩大商业面积。这导致很多社区底商经营不善,无法聚集人气。闫斌杰也表示:“现在新建的大盘,一般都是分几期开发,业主根据项目的进度分批入住。由于人气不旺,前期底商运营会更加困难。”
一项来自首都之窗关于社区商业网点的调查数据显示,73.8%的人认为种类少;超过四成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价格高、布局不合理;还有超过30%的人认为质量低,而且投诉困难。
胶着的养商期
“那一天,隔壁店有一个顾客一口气买了9000快的人参,我当时一激动,啪的就摔碎了一个杯子。”苏小姐感叹道:“9000元,是我现在一两个月的营业额了。”
苏小姐的“安溪铁观音茶叶店”位于国瑞城地下二层c区的广德超级马克购物广场。
国瑞城的东家——北京国瑞兴业地产有限公司,是除了香港新世界地产以外,崇文门商圈另一大“地主”,其在该区域开发了百万平米的国瑞城和60万平方米的富贵园两个大型项目。2008年,位于崇文门外大街的国瑞城在招商不足的情况下匆忙营业,至今依然不敌火爆的新世界商场。但据一位业内人士估算,国瑞城对于新世界百货现有客流的分流,仍然超过1/4的比例。
依托国瑞城和新景家园两个规模庞大的社区,面积逾万平米的国瑞购物中心地下二层已形成了较大的地下商业中心之一。地下商业作为社区商业配套之一,在北京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广德超级马克购物广场分区经营,内有农贸市场、服饰店、电器店、玉石店等,而苏小姐的茶叶店不过七八平米。“来这里的主要还是国瑞城小区居民。毕竟是新开业半年多的商场,人气不旺。”苏小姐坦言,一个月租金3000元,每个月也就赚个吃喝。
对于商场目前人气冷清,苏小姐认为物业有一部分责任。“物业每天早上8点就要求我们开店,一大早根本就没见几个人影。最不应该的是,晚上9点整个购物广场就停止营业,到8点半左右,大小店面陆续收摊了,而晚上八九点是大部分人刚刚开始逛街的时候。”
“现在是比较关键的养商期,人流量也逐渐增加了,生意会比以前好做一点。”苏小姐认为,除非旺铺,否则一般商铺前几年都在烧钱,要不也就没有养铺之说了。
按照业内观点,商业培育期一般需要3年至5年的时间。闫斌杰表示,养商期长短不可一概而论,比如中介门店的“养商期”,快的可能两三个月就盈利,现在因为调控影响,有的门店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万年花城一家便利店经营者潘先生告诉记者,附近的租金一般在每天每平米5元上下,自己的小店生意一般,是想找个火一点的铺位。但他找了一圈,发现租金都太高了。“关键是现在的铺位卖得太高了,好的地段一个几十平的铺位就是几百万,导致租金也走高,根本承受不起。”
上述潘先生表示,底商前几年就应该以低租金培养人气。但现在开发商卖商铺要价太高,一个铺子几百万,使得投资者陷入两难。租金低了可能几十年连本都收不回来,高了又租不出去,很多商铺在前期顶着高租金进来,最后也只能关门大吉,后面即便租出去了也一直换人。记者了解到,底商价格较高的如中海紫御公馆与远洋万和嘉园1号楼,其两个项目商铺售价均一度高达6万元/平米,而即将开卖的新景家园的底商甚至预计达到10万元/平米。
2l世纪不动产商业地产总经理蔡宇翔认为,中小型投资者如果缺乏市场认知,对后期商铺管理缺乏经验的话,很可能得不偿失。投资者想要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则必须对商铺所处位置、区域平均租金水平以及各业态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买的时候,商铺已经租给别人经营烟酒便利店,不过当时小区还没完全入住,人气不旺,但这两年店面慢慢地好转起来了。”投资者石先生说,三四年前他在木樨园附近小区买了一个十几平米的底商,只花了不到50万元。石先生当时的想法是,烟酒便利店赚不了大钱,但在小区还是站得稳脚跟,出租一般比较顺利。
“买商铺自营的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投资。我周围有一些炒商铺的朋友,说白了其实就是赚差价,跟炒房一个性质,只要缴纳物业费,等升值后转让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长期投资,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石先生认为,投资者一定先要想好这个商铺适合租给谁,因为不同的业态对商铺要求是不同的。他还举例道:“比如开餐饮的需要有上下水、燃气、排烟管道,如果有人想租了而你才知道铺子不具备这个条件,那就太晚了。”
跃谓底商,无非是楼上住人或办公,楼下经商。底商又呈现出居住类底商(即社区底商)为主,商务类底商并存的布局特点。国内传统的社区底商,一般以满足本社区居民日常消费的传统社区商业为主,主要购买人群即社区内的住户。
但是社区底商却往往让业主“很受伤”。传统底商业态无非超市、便利店、药店、餐馆、干洗店、美容美发、自助银行、移动营业厅等,基本无规划定位,也无主力店,对于崇尚“玩、乐、购”的现代人来说远远不够。而随着远郊大盘涌现,不少配套底商经营渗淡,甚至大量空置,使得购房者当初抱有的幻想一次又一次破灭。
不少社区内,居民楼底商由于被洗车店、汽车修理店、宠物店、餐馆等盘踞,导致噪音污染、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居民与底商的争执屡屡成为焦点。今年北京甚至出台了部针对社区商业的发展规范——《北京市社区商业服务业提升引导规范(试行)》,针对社区内小百货店、菜市场、小餐饮店和小食杂货店等7种业态进行调整和规范。
底商不旺,投资者和经营者们也很受“伤”。销售时,底商几乎都是一番火爆景象。但是几年后,营运起来半死不活。到处可见转租转售告示,有的甚至整栋楼都空着,沦为睡城、死城、冰城。做得好“一铺养三代”,做不好“三代养—铺”。
社区“伤”业
毗邻龙泽地铁站的新龙城社区,面积约60万平米,为回龙观最大的商品房住宅社区,也是北京二手房市场在交易量较大的楼盘之一。新龙城共分5期开发,从2006年开始迎来一期业主入住。随着越来越多住着中关村上班一族涌入,该区域目前房价多在2万/平方米以上,高的可达2.4万/平米不等,比昌平多数区域要高上不少。
在新龙城,许多底商经营状况不佳。8月3日,在三期商业街上,记者看到一家挂有“浩天台球馆”招牌的底商足足空了两层,再一路走去不是门庭冷落的店面,就是空着的底商。在一家面积约七八十平米的“宇飞门造型”理发店内,一名造型师告诉记者,这附近小区人流很大,但店内每天却只有30人左右的客流。因为商业配套一直没规划上来,很多店开了就倒。
相比之下餐饮却十分火爆,山西菜馆、成都菜馆以及烤鱼店、羊蝎子店,五花八门的小吃店紧凑分布在半条街内。“店租一年20万。”在一家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烤鱼店内,一名女店员告诉记者:“白天生意一般,主要集中在傍晚,通常一天至少能有三四千的营业额。”该店员表示,这靠着地铁站,上下班有很多人流,餐饮都很火爆,竞争也很激烈。除了吃的和用的,其他底商很难做得起来。
21世纪不动产商业地产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餐饮类商户中,能承受租金为3元/平米厌的商户占总量的7.4%,能接受租金为3—5元/平米/天的商户所占比例较大,占总量的56%,能承受租金为5元/平米/天以上的商户占37%。餐饮类业态是吸引人流消费的主力业态,由于行业经营的毛利润较高,租金的承受能力也相应较高。因此,餐饮类在社区商业中一直“长盛不衰”。
在新龙城附近,中介门店也十分多,鑫尊地产、我爱我家、链家地产等中介门店联排挨着。北京的中介门店历来数量众多,尤其是偏远区域,十商九“零落”,没有“零落”的那个往往是中介门店。链家地产一名经纪人告诉记者:“中介做的单子数额比较大,普通门店十来万足够支付成本。比如买卖单子,一进一出,店里至少就有几万的收益。就算是租赁单,一单也是几千的中介费。”
鑫尊置地市场总监闫斌杰认为,这充分说明了北京房地产市场需求火爆。尤其是目前人流被挤压向郊区,开发商也集中在五环外大规模建设住宅区。在回龙观,由于有大量新兴住宅楼盘,二手房业务频繁交易也带火了该区域数量众多的中介机构。
底商冷清的状况并非只出现在远郊,在东二环附近的新裕家园也出现了大量底商空置的局面,甚至看不到常见的餐饮店面,连“坚强”的中介门店也找不到一家。唯一不同的是,此处教育类门店占据上风,如“京翰教育1对1”、“致德教育”等。在附近居住的黄小姐告诉记者,一年里就看见楼下的底商来来回回换了好几家。“之前有户外用品店和服装店没几个月就关门大吉了,你看那儿的‘驰誉鞋’的鞋店,我在这上班一年多了还看见它空着。”
“这附近有个农贸商场,去年年底说是装修招商,但是没见动工。目前除了一家饺子馆,其他的全部关了。”黄小姐认为,尽管这里地段很好,但是光有人经过,没有人停留。“估计是开发商没规划起来,对面的新景家园还在建,底商好像刚开始卖没多久。”
记者走访各大社区发现,事实上多数小区小面积底商的空置率并不高,尤其是一些适合做便利店、洗衣店、彩票站的小面积底商很抢手。是面积相对大的,则并不乐观,多数小区底商被餐饮和中介门店占据。
“传统上的社区底商,只要规划得好,成功案例有不少。但较大规模社区商业中心都还在养商期,能否成功尚待时间检验。”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认为,社区底商做不好,往往是前期规划和后期运营出了问题。开发商按照做住宅的思路做商业地产,没有好的规划和定位,往往规划做到一半甚至做完之后,才开始招商谈判。为求回笼资金快速销售,导致最后业态混乱,难以凝聚人气。
“华丽丽”的承诺
“四五年前买房的时候,售楼小姐说三期篮球场附近那条街会建成一条千米商业街,说是楼下底层都拿去做商业配套,会有几万平米底商。但是现在这条街根本就没什么人气,路上很少人走,都是车经过。”新龙城业主郑先生说,当时售楼小姐还说会有一个会所,但是后来都建成住宅卖出去了。
按照开发商当初的规划,新龙城社区内部的商业配套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物美超市、美廉美超市、大中电器城、港龙综合商业中心等。5年过去,新龙城却只有一片凌乱滞后的传统底商。郑先生抱怨,底商很乱,而且一直发展不起来,娱乐场所基本看不到,最近的购物广场是开车十多分钟才能到达的万意百货。
作为北京的大盘之一,位于丰台的万年花城也是如此。“万年花城已经开发几年了,当时售楼处描绘的那些商业街还是感觉很遥远。周边环境仍然很差,有很多小摊贩聚集地,一出门,到处都是尘土。”业主陈先生认为,开发商确实在引进,比如前两三年麦当劳和屈臣氏也进来了,但是整体感觉配套规模不大,而且档次普遍不高,这和南城环境比较乱也有关系。
在万年花城五期项目万年花城濠景附近,记者看到,尽管已有“上岛咖啡”、“味多美”、sPA会所等连锁品牌入住,但仍以小店居多,各商铺内的人气显得不足。据悉,万年花城曾力图规划“一心五区八模块”,即“一个区域商业中心,五大主题商业街区,八组便利模块,十二条特色商街,二百个专营店铺”的商业布局。但在慢城26岛项目负责人曹峰杰看来,万年花城就是底商规划过多的案例之一,商业规划了10万 多平米,导致现在很多底商都做不起来。他认为,南城现在发展的势头还是很快,具体要看开发商下一步怎么经营。
北京不少社区的商业名字都十分动听,如苹果社区的“22院街”、珠江帝景的“欧陆风情街”等。而随着北京向五环外扩,郊区大盘相继涌现,越来越多的郊区项目也动辄推出数十万平米的重量级商业配套。社区商业面积是政府提前规划的,开发商不是主体。位于通州的北京ONE更是试图打造百万平米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在规划中,国际高档购物中心、多功能休闲会所以及豪华国际酒店“应有尽有”。
曹峰杰认为,现在开发商对底商的规划已经过于贪多了,尤其是很多郊区盘,没定位好就大肆扩大商业面积。这导致很多社区底商经营不善,无法聚集人气。闫斌杰也表示:“现在新建的大盘,一般都是分几期开发,业主根据项目的进度分批入住。由于人气不旺,前期底商运营会更加困难。”
一项来自首都之窗关于社区商业网点的调查数据显示,73.8%的人认为种类少;超过四成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价格高、布局不合理;还有超过30%的人认为质量低,而且投诉困难。
胶着的养商期
“那一天,隔壁店有一个顾客一口气买了9000快的人参,我当时一激动,啪的就摔碎了一个杯子。”苏小姐感叹道:“9000元,是我现在一两个月的营业额了。”
苏小姐的“安溪铁观音茶叶店”位于国瑞城地下二层c区的广德超级马克购物广场。
国瑞城的东家——北京国瑞兴业地产有限公司,是除了香港新世界地产以外,崇文门商圈另一大“地主”,其在该区域开发了百万平米的国瑞城和60万平方米的富贵园两个大型项目。2008年,位于崇文门外大街的国瑞城在招商不足的情况下匆忙营业,至今依然不敌火爆的新世界商场。但据一位业内人士估算,国瑞城对于新世界百货现有客流的分流,仍然超过1/4的比例。
依托国瑞城和新景家园两个规模庞大的社区,面积逾万平米的国瑞购物中心地下二层已形成了较大的地下商业中心之一。地下商业作为社区商业配套之一,在北京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广德超级马克购物广场分区经营,内有农贸市场、服饰店、电器店、玉石店等,而苏小姐的茶叶店不过七八平米。“来这里的主要还是国瑞城小区居民。毕竟是新开业半年多的商场,人气不旺。”苏小姐坦言,一个月租金3000元,每个月也就赚个吃喝。
对于商场目前人气冷清,苏小姐认为物业有一部分责任。“物业每天早上8点就要求我们开店,一大早根本就没见几个人影。最不应该的是,晚上9点整个购物广场就停止营业,到8点半左右,大小店面陆续收摊了,而晚上八九点是大部分人刚刚开始逛街的时候。”
“现在是比较关键的养商期,人流量也逐渐增加了,生意会比以前好做一点。”苏小姐认为,除非旺铺,否则一般商铺前几年都在烧钱,要不也就没有养铺之说了。
按照业内观点,商业培育期一般需要3年至5年的时间。闫斌杰表示,养商期长短不可一概而论,比如中介门店的“养商期”,快的可能两三个月就盈利,现在因为调控影响,有的门店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万年花城一家便利店经营者潘先生告诉记者,附近的租金一般在每天每平米5元上下,自己的小店生意一般,是想找个火一点的铺位。但他找了一圈,发现租金都太高了。“关键是现在的铺位卖得太高了,好的地段一个几十平的铺位就是几百万,导致租金也走高,根本承受不起。”
上述潘先生表示,底商前几年就应该以低租金培养人气。但现在开发商卖商铺要价太高,一个铺子几百万,使得投资者陷入两难。租金低了可能几十年连本都收不回来,高了又租不出去,很多商铺在前期顶着高租金进来,最后也只能关门大吉,后面即便租出去了也一直换人。记者了解到,底商价格较高的如中海紫御公馆与远洋万和嘉园1号楼,其两个项目商铺售价均一度高达6万元/平米,而即将开卖的新景家园的底商甚至预计达到10万元/平米。
2l世纪不动产商业地产总经理蔡宇翔认为,中小型投资者如果缺乏市场认知,对后期商铺管理缺乏经验的话,很可能得不偿失。投资者想要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则必须对商铺所处位置、区域平均租金水平以及各业态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买的时候,商铺已经租给别人经营烟酒便利店,不过当时小区还没完全入住,人气不旺,但这两年店面慢慢地好转起来了。”投资者石先生说,三四年前他在木樨园附近小区买了一个十几平米的底商,只花了不到50万元。石先生当时的想法是,烟酒便利店赚不了大钱,但在小区还是站得稳脚跟,出租一般比较顺利。
“买商铺自营的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投资。我周围有一些炒商铺的朋友,说白了其实就是赚差价,跟炒房一个性质,只要缴纳物业费,等升值后转让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长期投资,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石先生认为,投资者一定先要想好这个商铺适合租给谁,因为不同的业态对商铺要求是不同的。他还举例道:“比如开餐饮的需要有上下水、燃气、排烟管道,如果有人想租了而你才知道铺子不具备这个条件,那就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