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中的老王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善良之人,而我们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上也分明感受到她的善良,可是作者认为自己每当想到老王时,就觉心上不安,后来衍成内心的愧怍。不安源于愧怍,愧怍又是因何而起呢?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起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受到了愧怍。但是联系相关资料和文中杨绛先生的隐忍表达,我们觉得她和家人在文革时期受到了种种迫害,在精神的受难和物质的短缺间,前者的不幸更为深刻。由此我们觉得对杨绛先生的愧怍有再审视的必要,这不但关乎老王其人的道德之境在特殊社会中存在意义的冷静思索而且还关联这对杨绛先生的深入认识。基于此,教学上做了如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2.通过探究人物描写把握形象特征,解读关键语句所传达的丰富内涵。
3.感受老王道德自觉的意义,品读杨绛自省精神和担当意识,体味她宗教式的悲悯博爱情怀。
重点:通过细节感受老王形象,解读他内心渴望。
难点: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观照称谓,体认差异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称呼,比如喊一个姓王的人为“老王”,称另一个人姓王的人为“王老”,比较一下这两个称呼所传递的差异。
二、整体感知,自主解读
1.我们知道文章以“老王”为题,也就是作者所写的对象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作者在这篇和普通人有关的文章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明确: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理解老王这个不幸者的不幸。
明确:无组织归宿,无亲人,无依靠,身体残疾,被恶意揣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
3.不幸者对杨绛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对人物的描写说说自己的理解。可以以这样的句式为例:我觉得老王是一个 人,我是从 知道的。
明确:善良,淳朴,厚道,送冰,送钱先生去医院看病不要钱,临离开人世前给作者送鸡蛋香油等。
三、深入解读,合作探究
1.“我”是怎样对待老王的?从文本所叙写的内容里去体察,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常坐他的车以照顾老王惨淡的生意,对别人传播的和老王有关的恶意流言深觉不幸,女儿送鱼肝油给老王,送钱给老王等等。杨绛先生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2.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中可以明确她是善良的一个人,我们很难感受到杨绛做了什么对不住老王的事情,可是作者在文章结尾处为什么有“愧怍”之意呢?试着从文本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醒:可以从作者当时所面临的诸多和老王一样以登三轮为生的人与老王的比对中感知,还有可以从自己不敢乘坐三轮的隐性表达处深刻理解,联系时代背景(在文中有内容可以支撑),还可以从老王最后一次拿着香油和鸡蛋到杨绛家时,作者对他的外貌、语言这些细节处来感受老王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所得之间的差距原因上去探究。
明确理解:老王在黑白颠倒、人人自危,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的恶意,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是好欺负的主儿,他哑着嗓子悄悄的一问“你还有钱吗?”表现出了悲天悯人的品格和质朴道德情怀。而这完全出自朴素的道德自觉和坚守,对道德崩塌的社会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了震撼也看到了希望,更催生了杨绛先生的清醒和自觉,自我批判——“愧怍”也就由此而来了。
老王临终前对杨绛先生倾其所有和自己所得之间是不平等的。老王反复声称的不要钱,无不传递出他的内心是别有渴望的,联系前文对他孤苦身世遭遇的介绍,我们可以触摸到老王需要的是亲情,是依靠,是希望杨绛能把他当作亲人一样的看待,而这深度的内心渴望却没有完全被杨绛洞悉体察。这样的解读来源,我们可以从杨绛在看到老王时的惊不择言的客气话中以及后来的害怕得糊涂了的内心独语中感受到。这些内容无不彰显出自己和老王之间在心灵交往上是存在些许距离的。这距离的存在提醒着杨绛越过时间的磨洗后,自己对老王所做是亏欠的,因为亏欠而生出了愧怍之感。
3.杨绛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她是幸运的吗?
明确:补充资料(PPT资料显示),女儿的丈夫被迫害死,自己和丈夫被下放到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在是非不分的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自由、信仰、亲情、尊严被剥夺被损害。拓展相关资料,老舍在此时期投湖自尽,翻译家傅雷被逼上吊,学者胡风精神失常,沈从文被迫放下笔杆拿扫把去扫女厕所等。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癫狂。由此我们深味这样的遭遇对杨绛先生而言简直是精神的炼狱。这样的人生际遇和老王物质上的短缺——这样的待遇相比确实是更深的不幸。
4.她明明是一个不幸者,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呢?
首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原文中的“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和修改后“一个幸运的人”之间在表意方面的区别。以及“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中所传递出的语言内涵。
明确:杨绛先生将一己的生活经验推广到一切人的生存体验,并在跟不幸者的对比中怀着对整个社会道德状态的忧虑和批判,清醒而自觉地进行自我批判和反思,然后传达出某种准宗教式的体认。愧怍感的诞生绝对不是前面亏欠感的简单重复,它已经历了充分的时光酝酿,包含了足够多的相关世相的体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情感境界。佛经里讲:任何人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关系,一切众生是我父母,视众生如一子。于是有这样觉悟的人就会生出无限慈悲之心,毅然以个体生命去担当人世的欠缺,以自己个体的孤苦和受难向世人呈现圣爱。杨绛先生在别人轻易释怀处始终无法释怀,并从亏欠修炼成愧怍这样的宗教情怀让我们看到一个无辜生命体对一切生命欠然状态的全力担荷。
5.胡河清《杨绛论》中这样评价她(PPT展示):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文章家能兼具对于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于东方道境体认之高深者,实在是少有能逾杨绛先生的。
四、拓展延伸,抒发感怀
关联生活谈谈我们自己身边的老王们,自己曾经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和眼光来对待他们的,现在重新捡拾回顾,自己又将怎样审视自我和他们的存在,思考我们该怎样去关照他们。带着一份自觉和清醒走近生活,体察人生,感受况味。
【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的教学,感到学生的思考随着老师的问题设计而走向了深入,摈弃了那些平滑的表面的认知,在文本细处寻找,在别人的思考中聆听并开拓自我对问题的深刻解读。这次教学使自己更加坚信我们的语文学习不是要告诉学生已经知道或者一览就知的东西,而是要开启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的精神走向丰盈。对话理论的开创者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告诉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要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荔港学校)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中的老王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善良之人,而我们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上也分明感受到她的善良,可是作者认为自己每当想到老王时,就觉心上不安,后来衍成内心的愧怍。不安源于愧怍,愧怍又是因何而起呢?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起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受到了愧怍。但是联系相关资料和文中杨绛先生的隐忍表达,我们觉得她和家人在文革时期受到了种种迫害,在精神的受难和物质的短缺间,前者的不幸更为深刻。由此我们觉得对杨绛先生的愧怍有再审视的必要,这不但关乎老王其人的道德之境在特殊社会中存在意义的冷静思索而且还关联这对杨绛先生的深入认识。基于此,教学上做了如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2.通过探究人物描写把握形象特征,解读关键语句所传达的丰富内涵。
3.感受老王道德自觉的意义,品读杨绛自省精神和担当意识,体味她宗教式的悲悯博爱情怀。
重点:通过细节感受老王形象,解读他内心渴望。
难点: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观照称谓,体认差异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称呼,比如喊一个姓王的人为“老王”,称另一个人姓王的人为“王老”,比较一下这两个称呼所传递的差异。
二、整体感知,自主解读
1.我们知道文章以“老王”为题,也就是作者所写的对象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作者在这篇和普通人有关的文章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明确: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理解老王这个不幸者的不幸。
明确:无组织归宿,无亲人,无依靠,身体残疾,被恶意揣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
3.不幸者对杨绛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对人物的描写说说自己的理解。可以以这样的句式为例:我觉得老王是一个 人,我是从 知道的。
明确:善良,淳朴,厚道,送冰,送钱先生去医院看病不要钱,临离开人世前给作者送鸡蛋香油等。
三、深入解读,合作探究
1.“我”是怎样对待老王的?从文本所叙写的内容里去体察,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常坐他的车以照顾老王惨淡的生意,对别人传播的和老王有关的恶意流言深觉不幸,女儿送鱼肝油给老王,送钱给老王等等。杨绛先生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2.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中可以明确她是善良的一个人,我们很难感受到杨绛做了什么对不住老王的事情,可是作者在文章结尾处为什么有“愧怍”之意呢?试着从文本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醒:可以从作者当时所面临的诸多和老王一样以登三轮为生的人与老王的比对中感知,还有可以从自己不敢乘坐三轮的隐性表达处深刻理解,联系时代背景(在文中有内容可以支撑),还可以从老王最后一次拿着香油和鸡蛋到杨绛家时,作者对他的外貌、语言这些细节处来感受老王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所得之间的差距原因上去探究。
明确理解:老王在黑白颠倒、人人自危,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的恶意,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是好欺负的主儿,他哑着嗓子悄悄的一问“你还有钱吗?”表现出了悲天悯人的品格和质朴道德情怀。而这完全出自朴素的道德自觉和坚守,对道德崩塌的社会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了震撼也看到了希望,更催生了杨绛先生的清醒和自觉,自我批判——“愧怍”也就由此而来了。
老王临终前对杨绛先生倾其所有和自己所得之间是不平等的。老王反复声称的不要钱,无不传递出他的内心是别有渴望的,联系前文对他孤苦身世遭遇的介绍,我们可以触摸到老王需要的是亲情,是依靠,是希望杨绛能把他当作亲人一样的看待,而这深度的内心渴望却没有完全被杨绛洞悉体察。这样的解读来源,我们可以从杨绛在看到老王时的惊不择言的客气话中以及后来的害怕得糊涂了的内心独语中感受到。这些内容无不彰显出自己和老王之间在心灵交往上是存在些许距离的。这距离的存在提醒着杨绛越过时间的磨洗后,自己对老王所做是亏欠的,因为亏欠而生出了愧怍之感。
3.杨绛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她是幸运的吗?
明确:补充资料(PPT资料显示),女儿的丈夫被迫害死,自己和丈夫被下放到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在是非不分的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自由、信仰、亲情、尊严被剥夺被损害。拓展相关资料,老舍在此时期投湖自尽,翻译家傅雷被逼上吊,学者胡风精神失常,沈从文被迫放下笔杆拿扫把去扫女厕所等。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癫狂。由此我们深味这样的遭遇对杨绛先生而言简直是精神的炼狱。这样的人生际遇和老王物质上的短缺——这样的待遇相比确实是更深的不幸。
4.她明明是一个不幸者,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呢?
首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原文中的“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和修改后“一个幸运的人”之间在表意方面的区别。以及“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中所传递出的语言内涵。
明确:杨绛先生将一己的生活经验推广到一切人的生存体验,并在跟不幸者的对比中怀着对整个社会道德状态的忧虑和批判,清醒而自觉地进行自我批判和反思,然后传达出某种准宗教式的体认。愧怍感的诞生绝对不是前面亏欠感的简单重复,它已经历了充分的时光酝酿,包含了足够多的相关世相的体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情感境界。佛经里讲:任何人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关系,一切众生是我父母,视众生如一子。于是有这样觉悟的人就会生出无限慈悲之心,毅然以个体生命去担当人世的欠缺,以自己个体的孤苦和受难向世人呈现圣爱。杨绛先生在别人轻易释怀处始终无法释怀,并从亏欠修炼成愧怍这样的宗教情怀让我们看到一个无辜生命体对一切生命欠然状态的全力担荷。
5.胡河清《杨绛论》中这样评价她(PPT展示):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文章家能兼具对于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于东方道境体认之高深者,实在是少有能逾杨绛先生的。
四、拓展延伸,抒发感怀
关联生活谈谈我们自己身边的老王们,自己曾经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和眼光来对待他们的,现在重新捡拾回顾,自己又将怎样审视自我和他们的存在,思考我们该怎样去关照他们。带着一份自觉和清醒走近生活,体察人生,感受况味。
【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的教学,感到学生的思考随着老师的问题设计而走向了深入,摈弃了那些平滑的表面的认知,在文本细处寻找,在别人的思考中聆听并开拓自我对问题的深刻解读。这次教学使自己更加坚信我们的语文学习不是要告诉学生已经知道或者一览就知的东西,而是要开启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的精神走向丰盈。对话理论的开创者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告诉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要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荔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