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科学教育中,教师在追求外在的互动时往往忽略了与学生内在的思维互动,这种教学是貌合神离的。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实现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共鸣,真正实现实验教学有效性?主要针对改变实验材料,突破实验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进行案例分析,对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有效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突破难点;实例研究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堂的灵魂,几乎每一堂科学课都为学生呈现了不同主题的科学探究。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探究内容及目标,组织引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亲历过程,自主充分地开展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教学中经常能见到热火朝天的活动情景,学生争先恐后地实验,忙乱中损毁实验器材,气氛看似很热烈,我问自己这样的科学探究有效吗?在热闹的背后学生鲜有对知识的深化,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引起了我的思考。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教学实践从“选择合适材料,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实验开展”进行探讨。下面,我将从如何突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几项案例分析,探求策略。
案例1
如,在《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中,比较物体溶解的快慢。教材中,“哪一个溶解的快”中有两个实验,一个是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另一个是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而这两个实验采用了同一种实验材料——食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搅拌和加热能加快物质的溶解,而本节课延续使用前几节实验中用到的食盐,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食盐本身是一种透明的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无论是搅拌或不搅拌;抑或是常温水和热水,食盐溶解得都比较快,此外,两者都是透明的,观察起来,现象可能不是很明显。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这个难点,使实验效果明显,为此,本节课我认为将食盐替换成维C片来进行实验教学,效果会更好。首先,维C片在溶解之前是白色的颗粒状物质,但是当溶解在水中后,颗粒变小的同时,溶液的颜色会从透明转变成黄色。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能相当直观地从溶液颜色由透明慢慢变黄这一过程比较溶解的快与慢,从而验证他们的猜想。这个实验的改进,不仅使本节课的实验教学开展得更有效,突破了用食盐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这一难点,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案例2
又如,《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节教材,其中“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这一环节,教材中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让学生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从而验证他们的猜想,即热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向温度较低的部位传递的。首先在材料准备上,这是一个难点,火柴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因此让它悬挂并保持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每组实验至少要四根这样的火柴,上这节课,课前准备就需要很久,还不能保证火柴等完好地悬挂在铁丝下。而且一次实验之后,所有的材料都必须重新准备起来。如何攻破这一难点,使实验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呢?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原来有些材料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改变颜色,而如果我将这种材料用到这节课上,学生能通过这种材料的颜色变化,直观地认识到热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向温度较低的部位传递的。于是我从网上购来可逆热致变色材料,涂在实验的铁丝上,这是一种在低温下有色、高温下无色的油墨,随着铁丝温度的上升,其表面的颜色则慢慢变浅。使用这种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不仅解决了原本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课前材料准备这一问题;同时,这种材料是一种可逆材料,当实验结束回到低温后,它又会变回原来的颜色,下一次甚至下下次实验,能被重复实验;此外,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材料,重复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而且实验现象相当明显,能直观地让他们看到热传递现象,学习其中的科学知识。
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其实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成功的实验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本文,我主要以几个案例分析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种难点问题,去进行突破,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研究实验设计与改进实验操作时,我们应该注重取材、废物利用,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优秀的实验教学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加深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律,对于他们接受科学新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乐中求知,趣中求索,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成功地开展实验教学,还需要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王清.优化实验材料 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J].江西教育,2015(6):87-88.
关键词: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突破难点;实例研究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堂的灵魂,几乎每一堂科学课都为学生呈现了不同主题的科学探究。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探究内容及目标,组织引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亲历过程,自主充分地开展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教学中经常能见到热火朝天的活动情景,学生争先恐后地实验,忙乱中损毁实验器材,气氛看似很热烈,我问自己这样的科学探究有效吗?在热闹的背后学生鲜有对知识的深化,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引起了我的思考。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教学实践从“选择合适材料,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实验开展”进行探讨。下面,我将从如何突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几项案例分析,探求策略。
案例1
如,在《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中,比较物体溶解的快慢。教材中,“哪一个溶解的快”中有两个实验,一个是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另一个是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而这两个实验采用了同一种实验材料——食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搅拌和加热能加快物质的溶解,而本节课延续使用前几节实验中用到的食盐,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食盐本身是一种透明的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无论是搅拌或不搅拌;抑或是常温水和热水,食盐溶解得都比较快,此外,两者都是透明的,观察起来,现象可能不是很明显。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这个难点,使实验效果明显,为此,本节课我认为将食盐替换成维C片来进行实验教学,效果会更好。首先,维C片在溶解之前是白色的颗粒状物质,但是当溶解在水中后,颗粒变小的同时,溶液的颜色会从透明转变成黄色。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能相当直观地从溶液颜色由透明慢慢变黄这一过程比较溶解的快与慢,从而验证他们的猜想。这个实验的改进,不仅使本节课的实验教学开展得更有效,突破了用食盐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这一难点,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案例2
又如,《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节教材,其中“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这一环节,教材中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让学生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从而验证他们的猜想,即热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向温度较低的部位传递的。首先在材料准备上,这是一个难点,火柴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因此让它悬挂并保持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每组实验至少要四根这样的火柴,上这节课,课前准备就需要很久,还不能保证火柴等完好地悬挂在铁丝下。而且一次实验之后,所有的材料都必须重新准备起来。如何攻破这一难点,使实验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呢?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原来有些材料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改变颜色,而如果我将这种材料用到这节课上,学生能通过这种材料的颜色变化,直观地认识到热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向温度较低的部位传递的。于是我从网上购来可逆热致变色材料,涂在实验的铁丝上,这是一种在低温下有色、高温下无色的油墨,随着铁丝温度的上升,其表面的颜色则慢慢变浅。使用这种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不仅解决了原本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课前材料准备这一问题;同时,这种材料是一种可逆材料,当实验结束回到低温后,它又会变回原来的颜色,下一次甚至下下次实验,能被重复实验;此外,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材料,重复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而且实验现象相当明显,能直观地让他们看到热传递现象,学习其中的科学知识。
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其实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成功的实验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本文,我主要以几个案例分析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种难点问题,去进行突破,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研究实验设计与改进实验操作时,我们应该注重取材、废物利用,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优秀的实验教学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加深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律,对于他们接受科学新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乐中求知,趣中求索,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成功地开展实验教学,还需要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王清.优化实验材料 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J].江西教育,2015(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