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在发育之中,因此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有时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作为老师应当在教学进程中,采用较为现代的科学方式,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进行日常教学的引入,辅助我们的数学教学。在生活案例之中,学生探索数学的眼睛以及好奇的想法,都试图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学生就会更加积极的学习数学,本文主要就采用生活化的策略进行数学学习的有效分析。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策略
1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巧妙的设问,这样课堂就会更为民主;通过小组的讨论,提升学生的热情;生活化的作业的安排,将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在生活中加以学习。以下是笔者多年的经验,希望能够为同仁提供参考。
2设问生活化,提升整个课堂的民主氛围
课堂开始导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例如,数学有一节课程为找规律,学习此节课程笔者先引入了生活味道浓重的生活对话:同学们,我们每天到教室,都要走楼梯,那么有没有同学数过每一层楼梯有几级台阶呢?是不是每一层的台阶数量都相同呢?这一提问,学生们主动展开了讨论,笔者提到的问题学生每天都在进行,但是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都在互相询问是否知道台阶数量,经过一番讨论,有的学生回答道为22级台阶,有的同学说每一层楼梯台阶数都是一样的。对于这两个同学的回答,笔者表揚了学生的细心,是生活中观察数学的榜样。紧接着笔者又提出问题,那么大家从第一楼走向第二楼时,踩了多少级台阶呢?同学们统一回答为:22级。趁着学生对于此问题还有一定的好奇心,我继续提问,如果走到三楼、四楼、五楼,我们一共走了多少层级台阶呢?学生通过计算,算出了三楼台阶数量为44级、四楼台阶数量为66级、五楼台阶数量为88级;每一层只要加上22就可以得出下一层的台阶数量。对于学生的回答,笔者予以肯定,最后给同学们一个提示,如果楼层为n,那么台阶数量是多少呢?之间有没有一个公式可以代替呢?我循循善诱加以引导,最后在大家的共同思考下,得出台阶数量和楼层关系为来(n-1)*22。这一案例就是通过连续的生活化提问来一步一步引入知识点,学生也就循序渐进的了解到了数学的相关知识要点。
3采用小组讨论,渗透生活化课堂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往往看到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在底下貌合神离的听讲,这种课堂对于一些主动好学的学生而言尚且有些效果,但是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学习效果较差,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没有很好的交流,学生学习也就缺乏热情,对于当前大力倡导的核心素养也就不能达标。因此要改变这种方式就要从课堂授课模式加以改变。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构建,离不开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将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进行讨论,就更加有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数学统计这一章节时,为了学习好此章节的内容,笔者通过提问:我们每天上学是怎么来的呢?那么其他同学上学的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呢?一提及此,学生就有了很大的积极性,于是见状笔者对全班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通过表格的绘制,统计班上学生的人数以及出行方式对应的人数,然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结果进行展示,由于学生有了自己的统计,也就初步对统计有了一定的感知,于是此时引入统计知识的讲解就更为顺理成章。
4作业布置生活化,提升实践能力
传统常规的作业一般都是课后习题,教师打印资料等,这些作业枯燥乏味很多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脱轨有关,学生也就不能很好的积累生活经验。如果此时在布置作业时,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小作业,通过动手以及实际操作,来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节时,学生们通过课堂的学习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些概念,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于是在课堂之下就布置了一个动手操作的小作业,课堂之下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材质自选。于是笔者进行了简要的指导,需要准备硬纸板、胶水、直尺、铅笔等工具。笔者提供了两种方式供学生选择,第一种方式,利用直尺绘制正方体的展开图,然后用剪刀剪开,最后用胶水粘住。第二种方式,就是在纸上画出完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用剪刀一一裁下,最后一个个粘起来,就形成了正方体。两种方法都可以做出正方体,通过这一动手操作的生活化作业,学生更加体会到课堂上的一些知识要点,也就加深了学习正方体的理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巧妙的提问、小组讨论以及生活化作业的布置等,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意识,进而顺应当前倡导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提升了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蔡秀丽.学生兴趣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63-164.
[2]刘菊萍.简析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09):63.
[3]赵英.基于“蓬莱小镇”课程资源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4]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策略
1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巧妙的设问,这样课堂就会更为民主;通过小组的讨论,提升学生的热情;生活化的作业的安排,将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在生活中加以学习。以下是笔者多年的经验,希望能够为同仁提供参考。
2设问生活化,提升整个课堂的民主氛围
课堂开始导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例如,数学有一节课程为找规律,学习此节课程笔者先引入了生活味道浓重的生活对话:同学们,我们每天到教室,都要走楼梯,那么有没有同学数过每一层楼梯有几级台阶呢?是不是每一层的台阶数量都相同呢?这一提问,学生们主动展开了讨论,笔者提到的问题学生每天都在进行,但是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都在互相询问是否知道台阶数量,经过一番讨论,有的学生回答道为22级台阶,有的同学说每一层楼梯台阶数都是一样的。对于这两个同学的回答,笔者表揚了学生的细心,是生活中观察数学的榜样。紧接着笔者又提出问题,那么大家从第一楼走向第二楼时,踩了多少级台阶呢?同学们统一回答为:22级。趁着学生对于此问题还有一定的好奇心,我继续提问,如果走到三楼、四楼、五楼,我们一共走了多少层级台阶呢?学生通过计算,算出了三楼台阶数量为44级、四楼台阶数量为66级、五楼台阶数量为88级;每一层只要加上22就可以得出下一层的台阶数量。对于学生的回答,笔者予以肯定,最后给同学们一个提示,如果楼层为n,那么台阶数量是多少呢?之间有没有一个公式可以代替呢?我循循善诱加以引导,最后在大家的共同思考下,得出台阶数量和楼层关系为来(n-1)*22。这一案例就是通过连续的生活化提问来一步一步引入知识点,学生也就循序渐进的了解到了数学的相关知识要点。
3采用小组讨论,渗透生活化课堂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往往看到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在底下貌合神离的听讲,这种课堂对于一些主动好学的学生而言尚且有些效果,但是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学习效果较差,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没有很好的交流,学生学习也就缺乏热情,对于当前大力倡导的核心素养也就不能达标。因此要改变这种方式就要从课堂授课模式加以改变。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构建,离不开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将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进行讨论,就更加有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数学统计这一章节时,为了学习好此章节的内容,笔者通过提问:我们每天上学是怎么来的呢?那么其他同学上学的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呢?一提及此,学生就有了很大的积极性,于是见状笔者对全班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通过表格的绘制,统计班上学生的人数以及出行方式对应的人数,然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结果进行展示,由于学生有了自己的统计,也就初步对统计有了一定的感知,于是此时引入统计知识的讲解就更为顺理成章。
4作业布置生活化,提升实践能力
传统常规的作业一般都是课后习题,教师打印资料等,这些作业枯燥乏味很多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脱轨有关,学生也就不能很好的积累生活经验。如果此时在布置作业时,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小作业,通过动手以及实际操作,来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节时,学生们通过课堂的学习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些概念,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于是在课堂之下就布置了一个动手操作的小作业,课堂之下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材质自选。于是笔者进行了简要的指导,需要准备硬纸板、胶水、直尺、铅笔等工具。笔者提供了两种方式供学生选择,第一种方式,利用直尺绘制正方体的展开图,然后用剪刀剪开,最后用胶水粘住。第二种方式,就是在纸上画出完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用剪刀一一裁下,最后一个个粘起来,就形成了正方体。两种方法都可以做出正方体,通过这一动手操作的生活化作业,学生更加体会到课堂上的一些知识要点,也就加深了学习正方体的理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巧妙的提问、小组讨论以及生活化作业的布置等,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意识,进而顺应当前倡导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提升了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蔡秀丽.学生兴趣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63-164.
[2]刘菊萍.简析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09):63.
[3]赵英.基于“蓬莱小镇”课程资源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4]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