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思考,语文学科的功能难道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吗?如果是这样,那么语文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有何区别呢?从教学实践中,我找到了答案: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具有工具性的学科,还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真切地体会文本中的情感,探寻不同作者的人生之路。下面,笔者就以《登鹿门山怀古》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初读《登鹿门山怀古》,我深受感动,心中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即尝试进行情感教育,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我一直相信,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我尝试着以“追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孟浩然的“失意人生”,达到以情传情,让学生勇敢追梦的目的,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追梦的幸福。
众所周知,孟浩然一辈子没做过官。是他不想做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代读书人的最大梦想大概就是入仕为官吧!孟浩然自然也没有“脱俗”。于是,我开始着手搜集资料,了解孟浩然的人生经历。而他的“入仕之梦”也始于《登鹿门山怀古》这首古诗。
在带领学生解读诗歌时,我引导他们找出诗中的人和景,让他们将人与景联系起来,总结出人物形象的特征。学生边读边思考人和景之间的关系。最容易找到的人物形象是“吾”和“庞德公”。学生在读到“沙禽”和“浦树”时,也知道“沙禽”与“浦树”是作者在探寻的途中见到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又与诗人的心情有关。由第一句诗“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中的“兴”字,學生可以知道作者的心情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他们对此也很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找到了“山明翠微”“岩潭屈曲”“金涧芝术”“石床苔藓”等景物。在寻找景物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金涧芝术”“ 石床苔藓”与诗中的另一人物“庞德公”有关,描写的是庞德公生活的环境。随即便认为“山明翠微”“岩潭屈曲”与“吾”有关系。在这里,教师就要提醒他们注意一句诗“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岩潭屈曲”是哪里的景?是诗人“渐至鹿门山”后见到的,所以写的是鹿门山的景,即庞德公居住的环境。写景即写人,由清新典雅的居住环境,学生就能感受到庞德公的隐士之风。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有什么深远的含意?我便问道:“‘白云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道:“因‘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所以空留丹桂独自妖艳。”此时,我指导学生将这句诗与“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联系起来阅读。他们发现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来“白云”是追随“高风”而去了。
课上到这里也许就可以结束了,因为学生既学会了分析人物形象,又学会了寻找人与景之间的关系。可是,课真的结束了吗?
我认为这是一次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好机会,怎能错失良机呢?我又以“孟浩然来此探寻庞德公的目的”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孟浩然来这里仅仅是因为仰慕庞德公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我一起参与了后续的活动。
我展示了记录孟浩然一生重要经历的时间表。学生了解到孟浩然为了梦想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他醉心于做官,于是想学习庞德公以隐成名,只是他名声不够响,没有“伯乐”赏识他,空有满腹经纶却无人欣赏,“以隐而官”这条路便走不通了。无奈之下,他又选择“主动出击”。古人入仕,要么参加科举考试,要么请人举荐。这两条入仕之路,他走得太坎坷。年近四十的孟浩然参加了考试,却落榜了。内心无比煎熬的他发出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感叹,谁知这句诗竟然为他的梦碎埋下了祸根。
后来,他想求人举荐自己,便写了一封自荐信。在信中,他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借此表达了强烈的入仕愿望。张九龄非常欣赏孟浩然的才华,想推荐他去朝廷做官,只是此时的张九龄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满足了孟浩然的愿望,便邀请到他自己的幕府做官。可惜孟浩然实在不是做官的料,不到一年便辞职回鹿门山,踏上了永久归隐的道路。
听完孟浩然的故事,学生们都唏嘘不已。在他们感叹之时,我顺势提出问题:“孟浩然能名流千古仅仅是因为文学上的造诣吗?”学生们纷纷摇头。其中一名学生说:“他勇敢追梦,在漫长的求仕生涯中刻苦读书,虽然官梦破碎了,可他学到的东西为他的人生道路铺上了鲜花,我爱读他的诗歌,更欣赏他坚毅的品质。”
“路漫漫之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的路上,教师要多多探索,不断实践,让语文课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教育集团东南中学)
初读《登鹿门山怀古》,我深受感动,心中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即尝试进行情感教育,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我一直相信,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我尝试着以“追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孟浩然的“失意人生”,达到以情传情,让学生勇敢追梦的目的,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追梦的幸福。
众所周知,孟浩然一辈子没做过官。是他不想做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代读书人的最大梦想大概就是入仕为官吧!孟浩然自然也没有“脱俗”。于是,我开始着手搜集资料,了解孟浩然的人生经历。而他的“入仕之梦”也始于《登鹿门山怀古》这首古诗。
在带领学生解读诗歌时,我引导他们找出诗中的人和景,让他们将人与景联系起来,总结出人物形象的特征。学生边读边思考人和景之间的关系。最容易找到的人物形象是“吾”和“庞德公”。学生在读到“沙禽”和“浦树”时,也知道“沙禽”与“浦树”是作者在探寻的途中见到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又与诗人的心情有关。由第一句诗“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中的“兴”字,學生可以知道作者的心情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他们对此也很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找到了“山明翠微”“岩潭屈曲”“金涧芝术”“石床苔藓”等景物。在寻找景物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金涧芝术”“ 石床苔藓”与诗中的另一人物“庞德公”有关,描写的是庞德公生活的环境。随即便认为“山明翠微”“岩潭屈曲”与“吾”有关系。在这里,教师就要提醒他们注意一句诗“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岩潭屈曲”是哪里的景?是诗人“渐至鹿门山”后见到的,所以写的是鹿门山的景,即庞德公居住的环境。写景即写人,由清新典雅的居住环境,学生就能感受到庞德公的隐士之风。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有什么深远的含意?我便问道:“‘白云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道:“因‘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所以空留丹桂独自妖艳。”此时,我指导学生将这句诗与“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联系起来阅读。他们发现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来“白云”是追随“高风”而去了。
课上到这里也许就可以结束了,因为学生既学会了分析人物形象,又学会了寻找人与景之间的关系。可是,课真的结束了吗?
我认为这是一次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好机会,怎能错失良机呢?我又以“孟浩然来此探寻庞德公的目的”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孟浩然来这里仅仅是因为仰慕庞德公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我一起参与了后续的活动。
我展示了记录孟浩然一生重要经历的时间表。学生了解到孟浩然为了梦想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他醉心于做官,于是想学习庞德公以隐成名,只是他名声不够响,没有“伯乐”赏识他,空有满腹经纶却无人欣赏,“以隐而官”这条路便走不通了。无奈之下,他又选择“主动出击”。古人入仕,要么参加科举考试,要么请人举荐。这两条入仕之路,他走得太坎坷。年近四十的孟浩然参加了考试,却落榜了。内心无比煎熬的他发出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感叹,谁知这句诗竟然为他的梦碎埋下了祸根。
后来,他想求人举荐自己,便写了一封自荐信。在信中,他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借此表达了强烈的入仕愿望。张九龄非常欣赏孟浩然的才华,想推荐他去朝廷做官,只是此时的张九龄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满足了孟浩然的愿望,便邀请到他自己的幕府做官。可惜孟浩然实在不是做官的料,不到一年便辞职回鹿门山,踏上了永久归隐的道路。
听完孟浩然的故事,学生们都唏嘘不已。在他们感叹之时,我顺势提出问题:“孟浩然能名流千古仅仅是因为文学上的造诣吗?”学生们纷纷摇头。其中一名学生说:“他勇敢追梦,在漫长的求仕生涯中刻苦读书,虽然官梦破碎了,可他学到的东西为他的人生道路铺上了鲜花,我爱读他的诗歌,更欣赏他坚毅的品质。”
“路漫漫之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的路上,教师要多多探索,不断实践,让语文课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教育集团东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