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使语文课更加精彩。丰富的色彩、灵动的画面,配以激荡人心的音乐,无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那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积累和使用写作素材的几种方法。
一、借助“多媒体”,改变学生积累素材的方式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离不开素材。积累素材,功在平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提醒学生要留心观察生活,注意细节,多思考,多积累。但是,学生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精彩。尤其是部分高中生寄宿在乡村学校,每天过着“学校——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无法在生活中积累足够的素材。积累素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阅读。可供高中生阅读的作品是相当多的,除去古今中外的名家经典,还有市面上出售的各种作文书、一线教师辛苦整理的素材等。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积累素材时只靠四个字“死记硬背”。读不懂文章,只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素材,是无法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可能会更加畏惧写作,彻底失去表达的兴趣。语文教师花了大量时间,苦口婆心地劝说和指导,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对此,我们不妨利用多媒体技术助力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改变积累素材的方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国诗词大会》《我是演说家》《朗读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让他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积累素材。比如,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荣誉的有奉献大半生光阴、致力于敦煌保护的学者樊锦诗,有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有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外籍教师潘维廉,有创造世界大赛“十冠王”奇迹的中国女排……学生可以了解这些人物的经历,摘抄对其的颁奖词,将其作为素材记录到笔记本上。如“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一颁奖词写的就是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樊锦诗,语言简练,文辞优美,学生如果能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就能增添文章的美。
二、借助“多媒体”,提升学生使用素材的能力
只收集素材却不会运用,这样的积累便是无效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预先设置问题或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使用素材的能力。
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中国手作·木作》。《中国手作·木作》是一部以创新的视角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入当下生活,探讨匠人们是如何保持文化自信的纪录片。其中有人物,有艺术,更有情怀。在引导学生积累了其中的素材后,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写作任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文体自选。
棋盘上,每枚棋子都有自己的位置,且各具特点。但彼此配合,方能使车更勇、马更灵、相更稳、炮更猛……从而大获全胜。人、事、物莫不如此。
学生观看了《中国手作·木作》的第一集《榫卯智慧》,结合榫和卯在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作用展开了论证。
习作片段如下:
在中国传统的木质结构中,有这样两个构件:榫与卯。凸出的结构叫榫,凹陷的结构叫卯。两者有着不同的作用,却相依相存、不可分割。俗话说“榫卯万年牢”,榫卯结构在我国建筑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榫刚,卯柔;榫头千变万化,卯眼容纳百川。它们是最好的“搭档”。运用榫卯工艺建造出的房子即使没有一根铁钉,也能千年不倒,在人类的制造史上堪称奇迹。可以说,任何一座屹立于历史长河中岿然不倒的木质塔楼都有赖于榫与卯的完美配合……
当然,这样的训练活动不一定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去探索、挖掘,及时发现优质的视听素材,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提升积累和使用写作素材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一、借助“多媒体”,改变学生积累素材的方式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离不开素材。积累素材,功在平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提醒学生要留心观察生活,注意细节,多思考,多积累。但是,学生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精彩。尤其是部分高中生寄宿在乡村学校,每天过着“学校——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无法在生活中积累足够的素材。积累素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阅读。可供高中生阅读的作品是相当多的,除去古今中外的名家经典,还有市面上出售的各种作文书、一线教师辛苦整理的素材等。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积累素材时只靠四个字“死记硬背”。读不懂文章,只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素材,是无法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可能会更加畏惧写作,彻底失去表达的兴趣。语文教师花了大量时间,苦口婆心地劝说和指导,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对此,我们不妨利用多媒体技术助力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改变积累素材的方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国诗词大会》《我是演说家》《朗读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让他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积累素材。比如,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荣誉的有奉献大半生光阴、致力于敦煌保护的学者樊锦诗,有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有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外籍教师潘维廉,有创造世界大赛“十冠王”奇迹的中国女排……学生可以了解这些人物的经历,摘抄对其的颁奖词,将其作为素材记录到笔记本上。如“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一颁奖词写的就是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樊锦诗,语言简练,文辞优美,学生如果能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就能增添文章的美。
二、借助“多媒体”,提升学生使用素材的能力
只收集素材却不会运用,这样的积累便是无效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预先设置问题或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使用素材的能力。
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中国手作·木作》。《中国手作·木作》是一部以创新的视角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入当下生活,探讨匠人们是如何保持文化自信的纪录片。其中有人物,有艺术,更有情怀。在引导学生积累了其中的素材后,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写作任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文体自选。
棋盘上,每枚棋子都有自己的位置,且各具特点。但彼此配合,方能使车更勇、马更灵、相更稳、炮更猛……从而大获全胜。人、事、物莫不如此。
学生观看了《中国手作·木作》的第一集《榫卯智慧》,结合榫和卯在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作用展开了论证。
习作片段如下:
在中国传统的木质结构中,有这样两个构件:榫与卯。凸出的结构叫榫,凹陷的结构叫卯。两者有着不同的作用,却相依相存、不可分割。俗话说“榫卯万年牢”,榫卯结构在我国建筑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榫刚,卯柔;榫头千变万化,卯眼容纳百川。它们是最好的“搭档”。运用榫卯工艺建造出的房子即使没有一根铁钉,也能千年不倒,在人类的制造史上堪称奇迹。可以说,任何一座屹立于历史长河中岿然不倒的木质塔楼都有赖于榫与卯的完美配合……
当然,这样的训练活动不一定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去探索、挖掘,及时发现优质的视听素材,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提升积累和使用写作素材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