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本文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为例,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意义;对策
G623.5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新课程改革标准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才能,使得数学课堂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学情境可以变得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和生动化。
1.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料主要以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为载体,在内容上容易受到资源限制,在便捷性、可编辑性和交互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信息海洋中搜索各种各样的文本、图片、视频及三维虚拟现实等信息资源。如此一来,教学课件所蕴含的资料信息有了更加充分的保证,课件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具有纯真、好奇、乐观、可塑性强的优势,但也有抽象思维不足的一面。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一直是摆在小学数學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富于变换的屏幕形式、动态新颖的教学题目都可以使小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这也有利于用形象化的手段来表示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这些数学知识具有了一个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情境,细腻的图象、悦耳的背景音乐,栩栩如生的动画不仅有助于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在计算机等信息媒介的帮助下,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数学变化过程。具体而形象的数学知识取代了单纯的教师宣讲,主动学习淘汰了被动吸收,学习效率必将大幅度提高。
3.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有了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策略的优化上就能够得到有力助手。图、文、声、像等可以用来充实教学内容,网上丰富的教学课件可以用来改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将大大改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动画的渐变、叠加等效果来对分子分母、比例、统计等数学难点进行直观化演示,这不仅可以从感性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直观认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对于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改进教学策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首先,形式主义突出。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在课堂上加入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就万事大吉。这种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形式主义做法背离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有的教师将其他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直接拿过来使用,学生课上大饱眼福,课下懵懵懂懂。这种不经过审慎思考的“信息”教学模式无异于新型的填鸭式教学。
其次,学生差异问题难以处理。受家庭资源、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有的学生家里网络条件好,对计算机操作也有一定基础,教师一点即知、一教就会。个别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主要在于游戏方面,对于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學不感兴趣。存在在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差异无疑给教师造成了诸多困难。
再次,忽视师生交流。有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甚至产生了高度依赖。结果,课堂上正常的师生交流遭到冷落,学生被迫对着电脑进行学习。教师的角色成了信息技术操作人员而不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三、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化策略
1.革新信息技术应用理念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进步,它都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助手”而非“主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的应用总是需要教师来完成的。因此,教师理念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应新课改要求,主动革新信息技术应用理念,积极借鉴优秀教师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2.实行分层次教学
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素养调查,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差异尝试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要有目的地进行预先测试,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登记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突出的学生,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引导作用,塑造互帮互进的课堂风气;对于信息技术水平中等的学生,要注意课堂内容与其自身素养的匹配;对于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要给他们创造表现和改进机会。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在课余时间设置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进一步延伸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空间。从中也可以看出,分层次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是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路径。
3.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在信息时代,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具备必要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教师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不断改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提示、指导和建议,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对于学生的解题过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屏幕演示,以动态交互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全面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可以推动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并通过教学反思实现策略改进。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以及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1]沙景荣, 孙沛华.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叙事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44-46,43.
[2]王东海.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2009,(8):1483.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意义;对策
G623.5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新课程改革标准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才能,使得数学课堂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学情境可以变得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和生动化。
1.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料主要以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为载体,在内容上容易受到资源限制,在便捷性、可编辑性和交互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信息海洋中搜索各种各样的文本、图片、视频及三维虚拟现实等信息资源。如此一来,教学课件所蕴含的资料信息有了更加充分的保证,课件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具有纯真、好奇、乐观、可塑性强的优势,但也有抽象思维不足的一面。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一直是摆在小学数學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富于变换的屏幕形式、动态新颖的教学题目都可以使小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这也有利于用形象化的手段来表示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这些数学知识具有了一个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情境,细腻的图象、悦耳的背景音乐,栩栩如生的动画不仅有助于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在计算机等信息媒介的帮助下,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数学变化过程。具体而形象的数学知识取代了单纯的教师宣讲,主动学习淘汰了被动吸收,学习效率必将大幅度提高。
3.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有了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策略的优化上就能够得到有力助手。图、文、声、像等可以用来充实教学内容,网上丰富的教学课件可以用来改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将大大改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动画的渐变、叠加等效果来对分子分母、比例、统计等数学难点进行直观化演示,这不仅可以从感性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直观认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对于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改进教学策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首先,形式主义突出。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在课堂上加入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就万事大吉。这种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形式主义做法背离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有的教师将其他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直接拿过来使用,学生课上大饱眼福,课下懵懵懂懂。这种不经过审慎思考的“信息”教学模式无异于新型的填鸭式教学。
其次,学生差异问题难以处理。受家庭资源、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有的学生家里网络条件好,对计算机操作也有一定基础,教师一点即知、一教就会。个别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主要在于游戏方面,对于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學不感兴趣。存在在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差异无疑给教师造成了诸多困难。
再次,忽视师生交流。有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甚至产生了高度依赖。结果,课堂上正常的师生交流遭到冷落,学生被迫对着电脑进行学习。教师的角色成了信息技术操作人员而不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三、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化策略
1.革新信息技术应用理念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进步,它都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助手”而非“主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的应用总是需要教师来完成的。因此,教师理念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应新课改要求,主动革新信息技术应用理念,积极借鉴优秀教师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2.实行分层次教学
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素养调查,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差异尝试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要有目的地进行预先测试,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登记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突出的学生,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引导作用,塑造互帮互进的课堂风气;对于信息技术水平中等的学生,要注意课堂内容与其自身素养的匹配;对于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要给他们创造表现和改进机会。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在课余时间设置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进一步延伸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空间。从中也可以看出,分层次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是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路径。
3.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在信息时代,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具备必要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教师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不断改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提示、指导和建议,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对于学生的解题过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屏幕演示,以动态交互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全面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可以推动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并通过教学反思实现策略改进。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以及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1]沙景荣, 孙沛华.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叙事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44-46,43.
[2]王东海.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2009,(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