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市广场舞是当今城市最流行的舞蹈之一,是人民群众出于某种原因和目的,自发的聚集在城市广场上开展舞蹈活动的一种广场舞蹈。这种形式的广场舞蹈不受人数、场地条件和技巧的限制和约束,散见于城市的各个角落,随着人民群众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这种自发式广场舞蹈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构成了当代城市广场舞的主体。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广场舞的发生因素及其审美价值。
关键词 城市广场舞;原因;审美价值
一、城市广场舞产生的原因
(一)当今社会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级的精神追求。城市广场舞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存在满足了人们的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诉求。自发地参与到城市广场舞蹈行列中的人民群众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自由的舞动身体,踏着轻快的舞步时,不但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同时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娱乐了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到了艺术表现的境界,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能得到调适和发展。”舞蹈作为一种人体有节律具有审美效果的运动形式,比我们通常认为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具有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价值功能。大多数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参与者通过舞蹈都达到健身的功效,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效果更加明显。许多中老年人参加广场舞蹈的学习,不光精神好起来,睡眠也得到极大改善。
广场舞蹈往往是借助于舞蹈动作的韵律和队形的变化,或轻或重活张弛或柔美或跳跃,对人的大脑、小脑、腰胯部及膝关节的灵活性起到一定的健身效果,而且对手臂的肌肉,胸部、背部的伸展以及生活中不经常运动的身体部位如后肩胛骨能起到健身效果。尤其是广场舞蹈一般都是简单易学、舒展大方、运动量适中,参与者在欢快的音乐中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所以,以舞健身、以舞健美、以舞怡情正是很多城市人参加广场舞蹈的最初目的。
同时,在这样的舞蹈活动中,人们已经在“无我”的情境中情绪得到了宣泄,心灵得到了净化,加强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相互适应和交往。舞蹈在促进人心理健康的同时还能促使人强身健体,因此,城市广场舞的出现和兴起的内在主要动因就是当代城市民众的身体和心理诉求,它不仅仅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外化形式和表现,也是人体自身健康的需要。
(二)社会因素对于城市广场舞的普及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广场舞蹈是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催生出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城市人对社会的一种能动的反应机制的综合体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当今,我国“银发一族”日益增多,国家一直倡导“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老年人安排好“第二人生”,使他们生活愉快、延年益寿。以舞健身正是老年人出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需要,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城市广场舞的主力军,这也是当前老龄化日趋严重这种社会因素直接作用的结果。
当前很多城市出现了大量的来自不同地域的外来人口。促生了大量的城市边际人,这种边际人需要得到城市的认可和肯定,需要融入到城市的结构体系中去,城市的公共区域成为了他们进入城市主流的一个重要通道。城市广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往、对话、沟通的公共空间。这种自发式的聚集行为,是这些“边际人”独立人格的形成的有效途径。因此,这些城市的外来人口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庞大生力军。诸多的社会因素叠加在一起,会催生或推动某个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也会带动它随着历史的进程一起前进,而自城市广场舞就是许多因素和力量综合作用的产物。
二、城市广场舞的审美价值
城市广场舞是一项吸引了这么多的人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是人们自觉地把舞蹈作为了审美对象,同时又自觉地把舞蹈作为自己自我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段。这种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的审美价值除了具备舞蹈审美最原初的基因外,它还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直接的美。鲁迅曾经说过,美的享受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失去了“直接性”,必然影响、损害“美的享受”。当代城市广场舞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美学特色主要区别在于,城市广场舞蹈的演出场地是在开阔的城市广场上,而不是在封闭的剧场里。已经摆脱了剧场“镜框式”的舞台束缚,而是融入到观众当中,观众可以直接的与广场舞蹈演员交流甚至参与表演,演员和观众相互交融,不分彼此。这種舞蹈表现形式使人们的感受直接、动人,能够很快的产生“快感”。
第二,斑斓多彩的个性之美。“城市是人类聚集自身的智慧、体力、精神和群体的团结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城市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的集合和增值,而是直接带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自城市出现那天起,城市就逐渐突破自身的原始功能,发展出它的自为性,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成为人类文明的缔造中心。城市同时也在不断的吸取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成为一个社会吸收和整合外来文化的载体。”这些广场舞蹈都是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赢得了广大当代城市市民的喜爱和青睐。
第三,即兴质朴之美。由于当代城市广场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因此城市广场舞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性和随机性,这就决定了城市广场舞相较于剧场舞台舞蹈有着难以企及的即兴质朴之美。城市广场舞,演员和观众没有清晰的界线,更是打破了阻隔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那堵墙,演员和观众更关注的是他们自身的心理情绪的释放和群体感情的交融。舞蹈的即兴性是指在舞蹈表演前没有经过事先的统一彩排和准备,表演者在现场舞蹈表演过程中根据自己情绪和现场各种因素临时作出或表现出来的与本有的内容和形式积极的有差异的特性。群众自发式城市广场舞蹈的即兴性是相对于舞台舞蹈程式性而言的,舞蹈演员没有固定人员的限制可进出自如,舞蹈服饰也没有统一的要求,舞蹈动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收放自如。因此,“随意灵活,变化自由,随情趣之所至进行舞蹈,也是广场自娱性民间舞的一大特色。广场民间舞是相对约定俗成的民间艺术,有着相对约定俗成的程式化动作,形成可见可感的广场民间舞的实体。但广场自娱性民间舞的参与者在这样的程式化的动作中,不仅不会被捆住手脚,恰好在其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自由、灵活、随意地宣泄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城市广场舞;原因;审美价值
一、城市广场舞产生的原因
(一)当今社会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级的精神追求。城市广场舞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存在满足了人们的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诉求。自发地参与到城市广场舞蹈行列中的人民群众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自由的舞动身体,踏着轻快的舞步时,不但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同时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娱乐了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到了艺术表现的境界,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能得到调适和发展。”舞蹈作为一种人体有节律具有审美效果的运动形式,比我们通常认为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具有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价值功能。大多数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参与者通过舞蹈都达到健身的功效,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效果更加明显。许多中老年人参加广场舞蹈的学习,不光精神好起来,睡眠也得到极大改善。
广场舞蹈往往是借助于舞蹈动作的韵律和队形的变化,或轻或重活张弛或柔美或跳跃,对人的大脑、小脑、腰胯部及膝关节的灵活性起到一定的健身效果,而且对手臂的肌肉,胸部、背部的伸展以及生活中不经常运动的身体部位如后肩胛骨能起到健身效果。尤其是广场舞蹈一般都是简单易学、舒展大方、运动量适中,参与者在欢快的音乐中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所以,以舞健身、以舞健美、以舞怡情正是很多城市人参加广场舞蹈的最初目的。
同时,在这样的舞蹈活动中,人们已经在“无我”的情境中情绪得到了宣泄,心灵得到了净化,加强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相互适应和交往。舞蹈在促进人心理健康的同时还能促使人强身健体,因此,城市广场舞的出现和兴起的内在主要动因就是当代城市民众的身体和心理诉求,它不仅仅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外化形式和表现,也是人体自身健康的需要。
(二)社会因素对于城市广场舞的普及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广场舞蹈是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催生出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城市人对社会的一种能动的反应机制的综合体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当今,我国“银发一族”日益增多,国家一直倡导“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老年人安排好“第二人生”,使他们生活愉快、延年益寿。以舞健身正是老年人出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需要,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城市广场舞的主力军,这也是当前老龄化日趋严重这种社会因素直接作用的结果。
当前很多城市出现了大量的来自不同地域的外来人口。促生了大量的城市边际人,这种边际人需要得到城市的认可和肯定,需要融入到城市的结构体系中去,城市的公共区域成为了他们进入城市主流的一个重要通道。城市广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往、对话、沟通的公共空间。这种自发式的聚集行为,是这些“边际人”独立人格的形成的有效途径。因此,这些城市的外来人口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庞大生力军。诸多的社会因素叠加在一起,会催生或推动某个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也会带动它随着历史的进程一起前进,而自城市广场舞就是许多因素和力量综合作用的产物。
二、城市广场舞的审美价值
城市广场舞是一项吸引了这么多的人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是人们自觉地把舞蹈作为了审美对象,同时又自觉地把舞蹈作为自己自我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段。这种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的审美价值除了具备舞蹈审美最原初的基因外,它还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直接的美。鲁迅曾经说过,美的享受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失去了“直接性”,必然影响、损害“美的享受”。当代城市广场舞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美学特色主要区别在于,城市广场舞蹈的演出场地是在开阔的城市广场上,而不是在封闭的剧场里。已经摆脱了剧场“镜框式”的舞台束缚,而是融入到观众当中,观众可以直接的与广场舞蹈演员交流甚至参与表演,演员和观众相互交融,不分彼此。这種舞蹈表现形式使人们的感受直接、动人,能够很快的产生“快感”。
第二,斑斓多彩的个性之美。“城市是人类聚集自身的智慧、体力、精神和群体的团结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城市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的集合和增值,而是直接带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自城市出现那天起,城市就逐渐突破自身的原始功能,发展出它的自为性,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成为人类文明的缔造中心。城市同时也在不断的吸取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成为一个社会吸收和整合外来文化的载体。”这些广场舞蹈都是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赢得了广大当代城市市民的喜爱和青睐。
第三,即兴质朴之美。由于当代城市广场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因此城市广场舞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性和随机性,这就决定了城市广场舞相较于剧场舞台舞蹈有着难以企及的即兴质朴之美。城市广场舞,演员和观众没有清晰的界线,更是打破了阻隔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那堵墙,演员和观众更关注的是他们自身的心理情绪的释放和群体感情的交融。舞蹈的即兴性是指在舞蹈表演前没有经过事先的统一彩排和准备,表演者在现场舞蹈表演过程中根据自己情绪和现场各种因素临时作出或表现出来的与本有的内容和形式积极的有差异的特性。群众自发式城市广场舞蹈的即兴性是相对于舞台舞蹈程式性而言的,舞蹈演员没有固定人员的限制可进出自如,舞蹈服饰也没有统一的要求,舞蹈动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收放自如。因此,“随意灵活,变化自由,随情趣之所至进行舞蹈,也是广场自娱性民间舞的一大特色。广场民间舞是相对约定俗成的民间艺术,有着相对约定俗成的程式化动作,形成可见可感的广场民间舞的实体。但广场自娱性民间舞的参与者在这样的程式化的动作中,不仅不会被捆住手脚,恰好在其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自由、灵活、随意地宣泄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