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农学院基础科学学院 天津 300191)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各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运而生。通过几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感觉目前在高职课程的建设中还存在课程结构老化、一刀切、专业个性欠突出、实践教学偏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对策探究
一、加强高职课程建设的全局性
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因此对基础课程设置的要求应体现这一点。应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怎样调整?不能简单的压缩或增加课时,要与专业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重新取舍、组合,需要我们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制定。课程体系要做全局性调整,课程内容的章节结构可能要变化,适时增加新内容,压缩旧内容,有的课程经实际教学检验可以归并的归并。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专业基础课中的统计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可进行归并,否则有的专业两门课同时开课使课时浪费,造成教学安排上的被动,而且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体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统一,使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适合本专业知识学习的整体的教学模块,打破过去传统的按学科体系编制的教学计划,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符合行业要求的模块式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按需施教,定准课程服务目标,探讨和优化课程建设,研究应采用的课程模式,寻求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课程建设要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问题首先是行业、企业提出来的,觉得中专毕业生、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某些方面满足不了行业与企业的要求。有些企业引进的新设备、生产线、技术以及国内许多新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可是高校毕业生除了有些人思想上不太适应一线的基层工作外,普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长处不能发挥而短处表现突出。即人才不适用。另外,中专毕业生又显得知识量不够,能力水平欠缺。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要突出其特色,课程建设不断改革完善,以“岗位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标准”作好教学改革工作,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明确几个观念:①培养目标按能力层次应是高级技术人才的规格,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②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知识结构上,只要求知识够用,不强调理论知识的储备;③要树立人才流动的观念,由于学生毕业后将通过“双向选择”就业,因而学生所学的知识面应宽,适应性较强,并强调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应用性,还要具备必要的公关知识、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丰富课程内涵
实践教学不仅限于传统的实验与实习,还应进行“打工”包括类似“打工”类型的谋生训练、技术项目服务、技能竞赛以及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动性课程。扩大实践教学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课程观念局限在正规的显性课程上,而应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课程”一词并不仅限于教学计划表中排列的各门课目,它也包括规定课目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校外社会活动。将实践教学课程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认为,包括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在内的能力是通过学习和练习而巩固了的操作和思维方式,需要反复学习、反复训练或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将基础理论课的实验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定性的和定量的实验,验证理论并加深理解,特别强调操作技能的基础训练,训练其准确观察现象的能力、对常规仪器仪表等工具的正确使用能力、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实验报告的表述和写作能力。对每门基础课程都应提出基础训练的明确要求,并列入考核范围。
四、开设对学生进行现代就业观教育的讲座课程
现代就业方式的大变革,使作为培养同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实用人才的培训实体——职业技术院校,应责无旁贷地加强学生现代就业观念教育,为学生毕业后正确择业、规范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树立现代就业观念,就必须了解现代社会的职业特点,这是现代观念形成的基础。现代职业的特点:一是单一与复合的统一。现代职业的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既要一专又要多能。一专必须是一种技艺比较精通、熟练,多能是具有与岗位职能相关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二是知识与技能的统一,也就是“能說会做”。纯理性的知识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能均不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必须是较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的结合。三是服务与服从的统一。劳动者从业后既为社会服务,也为自己服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经营管理的加强,劳动者必须无条件的依从岗位管理的约束,也就形成了社会效益上的服务与用人管理上的服从的融合。四是选择与强制的统一。现代职业允许业主与就业者有更多的双向选择自由,自由寻找合作的结合点。但一经选定,劳动合约签订,双方将严格履行劳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使学生弄清现代职业特点与现代就业观念的关系。因此有必要适当开设现代就业观念教育课程或讲座,其积极作用:一是有助于学生消除择业误识,树立正确择业观。二是有助于学生从业后的心理稳定和适应能力的提高。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和转岗的适应性。正确的现代就业观念在高职学生中形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列入课堂教育计划;结合专业,邀请有关用人单位的领导、管理者来校作报告;现身说法教育以及现场教育等形式使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务实的学习理念。
总之,当前高职课程建设有待于研究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改革和完善,通过搞好课程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适用型、技术型人才,开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
张金梅(1961.12— ),女,汉族,天津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各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运而生。通过几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感觉目前在高职课程的建设中还存在课程结构老化、一刀切、专业个性欠突出、实践教学偏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对策探究
一、加强高职课程建设的全局性
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因此对基础课程设置的要求应体现这一点。应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怎样调整?不能简单的压缩或增加课时,要与专业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重新取舍、组合,需要我们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制定。课程体系要做全局性调整,课程内容的章节结构可能要变化,适时增加新内容,压缩旧内容,有的课程经实际教学检验可以归并的归并。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专业基础课中的统计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可进行归并,否则有的专业两门课同时开课使课时浪费,造成教学安排上的被动,而且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体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统一,使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适合本专业知识学习的整体的教学模块,打破过去传统的按学科体系编制的教学计划,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符合行业要求的模块式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按需施教,定准课程服务目标,探讨和优化课程建设,研究应采用的课程模式,寻求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课程建设要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问题首先是行业、企业提出来的,觉得中专毕业生、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某些方面满足不了行业与企业的要求。有些企业引进的新设备、生产线、技术以及国内许多新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可是高校毕业生除了有些人思想上不太适应一线的基层工作外,普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长处不能发挥而短处表现突出。即人才不适用。另外,中专毕业生又显得知识量不够,能力水平欠缺。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要突出其特色,课程建设不断改革完善,以“岗位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标准”作好教学改革工作,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明确几个观念:①培养目标按能力层次应是高级技术人才的规格,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②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知识结构上,只要求知识够用,不强调理论知识的储备;③要树立人才流动的观念,由于学生毕业后将通过“双向选择”就业,因而学生所学的知识面应宽,适应性较强,并强调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应用性,还要具备必要的公关知识、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丰富课程内涵
实践教学不仅限于传统的实验与实习,还应进行“打工”包括类似“打工”类型的谋生训练、技术项目服务、技能竞赛以及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动性课程。扩大实践教学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课程观念局限在正规的显性课程上,而应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课程”一词并不仅限于教学计划表中排列的各门课目,它也包括规定课目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校外社会活动。将实践教学课程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认为,包括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在内的能力是通过学习和练习而巩固了的操作和思维方式,需要反复学习、反复训练或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将基础理论课的实验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定性的和定量的实验,验证理论并加深理解,特别强调操作技能的基础训练,训练其准确观察现象的能力、对常规仪器仪表等工具的正确使用能力、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实验报告的表述和写作能力。对每门基础课程都应提出基础训练的明确要求,并列入考核范围。
四、开设对学生进行现代就业观教育的讲座课程
现代就业方式的大变革,使作为培养同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实用人才的培训实体——职业技术院校,应责无旁贷地加强学生现代就业观念教育,为学生毕业后正确择业、规范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树立现代就业观念,就必须了解现代社会的职业特点,这是现代观念形成的基础。现代职业的特点:一是单一与复合的统一。现代职业的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既要一专又要多能。一专必须是一种技艺比较精通、熟练,多能是具有与岗位职能相关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二是知识与技能的统一,也就是“能說会做”。纯理性的知识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能均不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必须是较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的结合。三是服务与服从的统一。劳动者从业后既为社会服务,也为自己服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经营管理的加强,劳动者必须无条件的依从岗位管理的约束,也就形成了社会效益上的服务与用人管理上的服从的融合。四是选择与强制的统一。现代职业允许业主与就业者有更多的双向选择自由,自由寻找合作的结合点。但一经选定,劳动合约签订,双方将严格履行劳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使学生弄清现代职业特点与现代就业观念的关系。因此有必要适当开设现代就业观念教育课程或讲座,其积极作用:一是有助于学生消除择业误识,树立正确择业观。二是有助于学生从业后的心理稳定和适应能力的提高。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和转岗的适应性。正确的现代就业观念在高职学生中形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列入课堂教育计划;结合专业,邀请有关用人单位的领导、管理者来校作报告;现身说法教育以及现场教育等形式使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务实的学习理念。
总之,当前高职课程建设有待于研究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改革和完善,通过搞好课程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适用型、技术型人才,开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
张金梅(1961.12— ),女,汉族,天津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